“酒喝不炒”,让白酒回归商品本质
2022-07-12包敏
│文 包敏
近日,“一瓶茅台拍出100 亿元”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一瓶产于1992 年的“汉帝茅台酒”首次开启线上竞拍,起拍价为3999 万元,加价幅度100 元,最终报价接近100 亿元。最后,商家以“有用户涉嫌恶意竞拍,导致拍卖价格以远超估值”为由紧急叫停此次竞拍。
对于一瓶酒喊出百亿天价的闹剧,不少人质疑是平台和商家为博人眼球、赚取流量的营销炒作,其二次上架后流拍便是证明。
继“房住不炒”之后,“酒喝不炒”成了近年来的新名词。就连茅台集团前董事长李保芳也曾呼吁:“茅台酒是拿来喝的,不是拿来炒的,请不要做‘黄牛’,不要非法倒卖茅台酒。”
话虽如此,但业界关注名酒价格变化的趋势,已成为普遍现象。一些平台每月统计各大名酒批发行情,记录价格变化,以供投资者参考。今年3 月,有相关机构发布《2021 年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分析“后疫情时代”全国白酒价格指数的运行特点。白酒变身“理财产品”,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各类名酒都有官方指导价,但消费者想原价入手并不容易。今年初,茅台推出的虎年生肖酒刚发布就被热炒,官方市场指导价格为2499 元/瓶,一度被炒到8000 元/瓶,而年关一过,价格近乎腰斩。尽管如此,其至今也高于市场指导价格。自2014 年起,茅台每年都会发布一款生肖酒,年年的价格走势大致如此。
春节后本是白酒市场的淡季,但茅台在3 月推出数字营销APP“i 茅台”之后,又迎来一波申购热潮。有信息显示,某地一家门店出现5 万人抢4 瓶茅台的场面。还有爆料称,一些地方有“黄牛”拉群指导群众申购,中签了直接加价收走。平台看似免去了中间商哄炒价格,但毕竟资源稀缺,还是让“黄牛”有了钻空子的空间。
白酒本身并不是一个信息对称产品,消费者无法简单通过产品判断其价值,而主要通过价格来衡量价值。同时白酒也是一种社交礼品,其“江湖地位”也很重要,“买者不喝、喝者不买”现象较为普遍,开瓶率一直是个谜。
此前,茅台为了稳定终端市场价格,提高开瓶率,实施了号称100%拆箱销售的“拆箱令”,但结果却是“按下葫芦起来瓢”,飞天茅台原箱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丝毫没有出现降价的趋势,甚至一个2020 年茅台酒纸箱都被炒到800 元。去年12 月,实施了346 天的“拆箱令”宣告夭折。
此番情形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度被炒到每公斤6000元的东阿阿胶。这款驴皮制品一步步从药品变成贡品、奢侈品,13年内累计提价17次、涨价34倍,前期造就了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双赢,后期则因一味压货提价,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导致囤货量剧增。2019年左右,随着平价阿胶进入市场,东阿阿胶价格中的水分被慢慢挤掉,遭遇巨额减值的“滑铁卢”,最后不得不以大幅压产展开一场昂贵的自救。
毕竟阿胶的保质期只有5 年,“药中茅台”的美称终究没经住时间的考验。有人认为,白酒是为数不多越放越值钱的商品,普通消费者也买得起。因此,在所谓“稀缺价值”和“增值空间”的引导下,不少消费者跟风投资,成为给名酒炒热“身价”的帮手。
网上还曾有人提出“囤名酒养老”,每年花2 万元买一箱存在家中,几十年后白酒就成了年份酒,估计涨到10倍以上,然后每年卖一箱。这是典型的“后视镜逻辑”,看到近年来高端白酒“涨”声一片,就用过去的经验推测将来。试问谁能保证几十年后的市场环境不会变呢?
任何商品只要金融化,就是与泡沫博弈。炒高端白酒看上去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生产商或经销商囤货居奇,阻碍市场流通,影响供需平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在提案中建议,用税务工具给“高价酒”降温,征税要覆盖全产业链,不仅是制造端,还有流通端。他认为,酒水的高利润,致使大量投机性质的资本充斥行业,导致虚火中隐藏着乱象、表象繁荣背后暗藏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