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卢沟桥事变的“活历史”
2022-07-12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27期
今年91岁的郑福来,被人们称为“卢沟桥事变”的“活历史”。1937年7月7日,伴随着卢沟桥上的枪炮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那天清晨,炮弹就落在了6岁的郑福来家旁边。“战争是残酷的,这个铁路两旁的道儿,一堆一堆的死人。”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郑福来老人都忍不住掉眼泪。
解放战争后期,他投身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1949年10月,18岁的郑福来以卢沟桥镇政府民政委员、治安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两年后,郑福来出任卢沟桥镇的第一任镇长。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修复卢沟桥,修复宛平城。修复宛平城的时候,有邻居问郑福来,说这个弹坑需不需要填上?郑福来当时就否定了,他说这是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罪证,不能填。正因为当初的一个决定,70年后,这里的片片弹痕依然清晰可见,时刻提醒着后人,勿忘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
“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这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精神……”1951年,美国友好人士、著名记者爱泼斯坦来卢沟桥参观,郑福来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向他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当地军民的抗争。从那时起,郑福来先后为70多个国家、数以万计的游客义务讲解卢沟桥的抗战往事。这一讲就是70多年。
从历史的见证者到诉说者,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守護着刻骨铭心的抗战记忆,传承着伟大的抗战精神。
(据新华社 7.7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