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字赋能下印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2022-07-11熊桂芳

印染助剂 2022年6期
关键词:印染数字化数字

熊桂芳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使得社会逐渐从以原材料和机械为标志的工业时代迈入以互联网、计算机、信息化为标志的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的人工、机械技术和管理难以适应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市场,各行各业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传统印染行业存在生产工艺复杂、周期长、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难以为消费者提供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服务。然而,在新技术、新经济、新环境的影响下,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品质和审美要求不断提升,高品质、个性化、舒适、健康、环保等逐渐成为纺织产品发展的新方向[1]。因此,传统印染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渐被淘汰,数字印染技术成为印染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科技、时尚”成为印染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以构建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环保规范的现代化产业。数字赋能下,印染行业会渐渐改变传统的生存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逐渐适应当前市场对小批量、个性化、高质量、快反应的需求,逐步由产业数字化转变为数字化产业,推动中国纺织工业成功转型升级,提升印染行业在国际市场环境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1 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印染行业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发展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传统印染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重污染产业,其对能源的消耗和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在工业领域遥遥领先,逐渐成为国家实施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行业。随着节能减排、环境污染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传统印染行业面临着产能下降的问题,对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印染行业整体产业链分为原料、生产和应用3 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印染产业链

上游原料产业主要为染料和坯布,通过中游企业扎染或浸染为纺织产品着色,而印染得到的成品会被下游企业制作成纺织包袋、服饰、床上用品、布艺等流入市场进行销售。总体而言,近几年印染行业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虽然受到疫情、汛情、原材料价格上涨、限产限电等因素影响,但印染行业产量仍旧稳步增长,而且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但值得注意的是,印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阻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1)印染行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原材料、染料、环保和用工成本逐年攀升,使印染企业整体经营成本增加,导致印染企业出现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部分企业新增投资项目转向海外,限制了国内印染行业的发展。(2)目前全国范围内印染企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发展现象。存在一批大规模、高质量的印染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较高的科技和环保水平,并且拥有一定的创新开发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另一部分印染企业保持着传统经营模式,未对技术、管理等进行引进或者创新,导致产品不受消费者关注,企业经营效益逐年降低,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总之,国内印染行业生产设备和技术整体较为落后,仅占据全球先进水平的1/3,大约1/5 的生产设备使用已经超过10 年,甚至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和技术仍旧在使用,导致印染行业污染控制、节能减排工作实施难度增加。(3)数字赋能,国内外消费水平、消费模式等都发生了较大改变,传统印染行业使用的标准化、大批量生产、销售模式导致大批纺织产品失去个性,难以吸引消费者眼球[3]。随着3D 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小批量、个性化成为印染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为印染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2 数字赋能印染行业的必要性

印染行业是丰富纺织品花色、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数字赋能下,印染行业必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实施与现代社会经济相符的管理理念,才能突破印染行业当前的发展瓶颈,紧跟纺织行业发展步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获得可持续发展。

2.1 数字赋能助力印染行业突破瓶颈

印染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许多传统印染技术,为其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受到印染原材料、印染技术、印染设备等影响,传统印染行业给人们留下了味道刺鼻、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的印象,虽然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但产品较为单一,难以拓宽销售渠道[4]。而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够帮助印染行业紧抓互联网优势,推动印染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平衡纺织领域的各个板块,突破行业整体发展瓶颈。例如,高端纺织印染产品的后整理企业多数分布在苏南、福建、广东等地区,对于中北部印染企业而言,物流运输成本增加,且会对交货期产生影响,对纺织印染产品品质、质量等的跟踪和监管也不够及时。对于纺织印染产品而言,后整理是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对产业链效益有非常大的影响,而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部分企业突破向高端发展的瓶颈,整合纺织产业链,缩减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运输成本,提升印染行业经济效益。

2.2 数字赋能使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结构调整、转换驱动方式、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是新常态3 个明显特征。对于印染行业而言,必须通过调整自身经营结构,主动了解新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其发展规律,才能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如果不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依旧使用传统企业拼环境、拼资源、拼劳力、拼价格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则会在发展过程中被淘汰。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印染行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状态,通过模式创新、突出重点等方法,提高印染产品的质量,丰富纺织产品的功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高端市场对纺织品的标准逐渐提升,而低端市场涌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竞争不断加剧,只有严格对标高质量发展标准,利用数字赋能提高纺织印染商品的利润率和附加值,才能进一步提升印染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推进企业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

随着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印染行业在产业链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是整个纺织产业提升品质、创造价值、践行责任的关键。为迅速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印染行业必须合理应用数字技术,形成纺织产业集群,提升国内印染企业的自我调节能力,借助虚拟平台将纺织产业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5]。此外,数字技术可以作为枢纽,将印染技术、工艺和资金进行整合,重新激发传统印染行业的活力。在国内企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上,数字技术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将国内印染企业供应链向国际市场延伸,提升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掌控能力,降低市场单一化结构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发展风险,进一步开辟多元化的供应与营销渠道,提升企业在国际大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

3 数字赋能下印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背景下,国家更加注重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对印染行业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印染企业经营标准,通过产业政策对印染行业进行引导,企业也积极学习和应用数字印染技术、数字软件技术、新型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推动印染行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向智能化、数字化产业方向发展。

3.1 数字印染技术的发展

从国内纺织产品消费市场来看,无论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大众消费纺织商品,还是仅受部分人喜爱的小众消费产品,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主导。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印染技术已经突破了传统印染技术的局限,赋予纺织产品更加丰富的色彩,使其更具空间感和视觉效果。从宏观角度来讲,数字印染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数码喷印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小众化的需求,对印染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6]。因此,数字印染技术是印染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关从业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3D 技术、新型数字印染设备,不断完善数字印染技术对于色彩、墨水等的作用,在保留传统印染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印染商品时尚性与现代感,推动印染行业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发展趋势。

3.2 数字软件技术的应用

传统印染工艺经过岁月的沉淀,为服饰等纺织物增添了诸多魅力,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优秀的传统印染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印染行业必须利用新技术对传统印染工艺进行传承和弘扬,赋予传统工艺新的时代特征,结合数字软件技术展开创新设计[7]:(1)利用数字软件技术模拟仿制传统印染工艺,突破传统印染工艺在技术层面的局限性,克服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如利用PS 软件仿制传统蜡染图案,分析图案特征,突出传统蜡染工艺的文化内涵。(2)在传承传统印染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印染技术和时尚元素,对传统印染图案进行创新设计,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因此,数字软件技术的融合也是印染行业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3.3 印染行业数字化管理

面对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传统行业必须抓住机遇转型升级,重新激发企业的创新力和活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制高点,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印染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面临着“破”与“立”的双重困境。传统行业存在时间较久,形成了固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途径,想要构建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破除传统。而采取怎样的方式构建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联系,则是印染企业“立”的核心。数字化管理一般会使用定量化、模型化技术解决印染企业存在的问题,会对企业实施智能控制,具有集成性,能够将企业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数字赋能下,印染行业必然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或系统,帮助印染企业各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展开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

4 结语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 的出现,都代表着新的科技时代已经到来,而各行各业也面临着产业变革,作为纺织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印染行业虽然在生产控制、技术监测等方面已经获得一定的成就,但是想要实现数字化控制、连续运行、个性化、实时监测等,还需要加强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从数字化产业逐步转变为产业数字化,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印染数字化数字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纺织业印染废水治理技术应用及改进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印染书香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