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能与散能: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塑造与推广

2022-07-11朱铁军

关键词:玉器遗址文化

朱铁军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言

凌家滩遗址是一处已明确被列入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该遗址位于现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其距今已5800-5300年,已探明的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

凌家滩遗址出土了大量纹样特异且工艺精湛的玉器,如玉人、玉鹰、玉戈、玉管微雕、玉龙、玉版、玉勺及玉虎首璜等,“给人以目瞪口呆的感觉和强烈震撼”[1]。 “器形主要有工具、武器类、装饰品类、动物或人物形象类、特殊形制类等”[2],其无论是在选料、磨制、抛光等玉料加工方面,还是在造型、钻孔、雕刻等设计环节,工艺之高,设计之精,均令世人震惊,附载于玉器之上的纹样装饰更是独具一格。凌家滩遗址玉器纹样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深蕴着早期华夏文明独特的艺术审美观和社会文化内涵,将凌家滩遗址玉器纹样付诸当代运用,不仅是将这种具有历史特定意象的视觉符号体系与当代设计进行渗透、交汇与融合,也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无限的艺术形式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方式。

二、新异与根祖:凌家滩玉器文化特质

(一)祭礼滥觞

凌家滩遗址的正式发掘始于1987年6月,在首次试掘中,考古队员即发现了一处人工构筑的祭坛遗迹,并于1998年10月的第三次发掘中予以确认,此外,第三次发掘还发现祭祀坑3个,积石圈4处。2007年5月开展的第五次发掘亦在祭坛东部发现了约20平方米的石头遗迹,初步推断与祭坛和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祭祀区域周边,历次考古发现了数个大墓,如87M4号墓、87M15号墓、07M23号墓等,不仅出土了玉人、玉鹰、玉版、玉龟、玉猪、玉龙等与祭祀和图腾崇拜直接关联的玉器,而且还有玉璜、玉戈、玉钺、玉璧、玉圭等一系列高规格的玉礼器。“古人用玉往往与礼仪有关,《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3]众所周知,周朝的礼玉文化已为成熟的体系规章,但中国的礼玉文化究竟最早可以上溯到何时何地,目前仍没有定论。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同时凌家滩遗址作为已确认的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可以确定,其出土玉器的形制、纹样、数量以及发掘地点等信息无一不承载着中华文明起源阶段丰富的祭礼文化内涵。

(二)聚落营建

祭礼文化在凌家滩人思想意识中的树立,直接反映到其行为方式和制度体系之中,简言之,主要体现在事亡与事存两个方面。事亡已毋庸多言,上述大墓数量多且规格高的玉器的出现已给予了有力的证明,且经考古发掘,共计有墓葬68座,玉器发掘出土的规律是距祭坛越近的墓葬玉器数量越多,规格越高,反之,则少见,甚或没有。此种墓葬和玉器的设置格局,是凌家滩社会逐步发展和凌家滩文化不断积淀的结果,既形成了系统稳定的凌家滩人的事亡礼俗,亦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玉敛葬制度。

“凌家滩遗址是中国第一个以地势分层次建筑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其极有可能是中国城市,甚至是国家的最早雏形,功能多样、精美绝伦的礼制性玉石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凌家滩人口的繁盛,中心与周边的等级分化十分明显。”[4]凌家滩遗址共有三个功能分区,从地势高低来分亦形成了三个“台阶”,最高处为墓葬祭祀区,往下依次为聚落活动中心和部落首领“宫殿”区、普通部落成员居住区,如图1所示。在后两处区域尚未发现玉器,在聚落活动中心和部落首领“宫殿”区发掘出土了少量陶器,而普通部落成员居住区则出土了大量陶器,但这一现象恰好证明当时的玉器牢牢掌控在部落首领或是已出现阶级分化的贵族阶级手中,墓葬祭祀区大墓丰富精美玉器的出土则佐证了凌家滩人在部落首领及贵族死后,以玉敛葬,故而居住区未发现任何玉器,因此,玉器的管控和使用与凌家滩人地势层次划分、聚落营建布局息息相关。

图1 凌家滩遗址地貌图

事亡和墓葬的布局是如此,事生和聚落的营建亦离不开玉器的身影。第一次考古所发掘的祭坛虽位于墓葬区,但祭祀是凌家滩人一项极为重要的事生活动和部落仪式,祭坛所在地位于含山县最高峰太湖山之正南,这一高地不仅是凌家滩人认为的距离上天“最近”之所,而且正南方位亦是中国古代祭祀天神和祖先之正位。

(三)权力象征

“在古代,生产由统治阶层所掌控,玉和玉器的使用权亦由其控制,因此,玉已经成为等级和权力的代表符号。”[5]凌家滩遗址大墓均紧邻祭坛,尤其是07M23号墓(图2),其墓址竟占据了祭坛的部分地块,其墓共出土玉器200件,凌家滩遗址总计出土玉器1 100余件,这墓就占到近1/5(参见表1),其出土器物不仅有代表图腾和财富且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玉猪(重达176斤),又有用于占卜用的玉龟以及大量的玉钺等礼玉随葬,可以推断出墓主的显赫地位,其应该是一位集族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的最高首领级人物。因此,凌家滩玉器在凌家滩社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和权力象征。

图2 07M23号墓

表1 凌家滩遗址部分大墓出土玉器数量及占比

(四)意象特异

考古学界认为,在距今约5500至4000年左右,中国的制玉以及用玉都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这其中虽然公认以良渚文化之玉器为代表,但凌家滩文化要早于良渚文化,且出土的玉器造型别致、纹样独特、玉材丰富、分布集中、寓意深刻、技艺精湛,不仅在使用的玉材的种类上比良渚文化玉器多元丰富,分布空间上也较为集中,最为重要的是其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的器型和纹样表现,鹰首猪翼的玉鹰、双面雕饰的环状玉龙、喇叭形的玉饰、极具抽象意味的玉冠,以及最具代表性的五官表情鲜明、形体姿态奇特的玉人,这些都不曾在良渚文化玉器中有所发现,寓示着凌家滩人特有的图腾崇拜、审美格调和理解方式。“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大批精美玉器有别于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的特征,表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华玉器文明。”[6]同时,惊人的玉器出土数量和高超的制玉技艺,也证明了凌家滩人从玉器的采料、加工到设计、制作都具有了组织性和专业化的特征,单独从事玉器加工设计的玉匠有时间、空间、精力和动力来开展玉器的精心雕饰和意象演绎,故而也成就了凌家滩玉器的旷世经典。

三、聚能: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塑造

(一)精准定位国家品牌发展战略

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塑造中,品牌定位是关键。“传统文化的精髓决定了国民的精神面貌。国家的历史文化铸就了国家品牌的基调,国家品牌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文化精神的滋养。”[7]凌家滩祭礼文化和玉敛葬制度对后世礼玉制度有着源起性影响;掌玉控玉为表征的阶级分化以及依此以地势分层次营建聚落,从而奠定中国城市乃至国家机构最初格局。同时,分化出了用以专门治玉的工种和人群,发明创造出了特有的制玉器具,制作出了形美、纹殊、意丰的系列玉器,开创了玉器设计甚或是玉器文创产品开发的先河,诸多方面突破和颠覆了今人对于那个时代的认知。凌家滩遗址的惊世发掘和凌家滩玉器的璀璨现世,使得其直接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并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因此,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的定位和塑造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大遗址保护发展规划,要从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文化形成的宏观视野和战略眼光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充分发挥凌家滩玉器文品牌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用以深化社会公众对中华文明壮丽源起、悠远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进而在新时代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贡献力量。

(二)全力深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的,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8]。鉴于凌家滩遗址的惊世价值和巨大影响,2013年12月,其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有关凌家滩遗址国家层面的有效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展示正式拉开帷幕。

根据建设规划方案,占地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的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由四个功能区构成,分别是遗址展示区、管理服务区、预留区、相关资源展示区(图3)。据笔者2020年1月的调研,当前园区建设包括墓葬祭祀展示设施在内的遗址展示区、凌家滩文明探源展、农耕体验展示馆、考古工作站、研学游基地等都业已建成并对外开放,周边环境治理、土地征用流转、路堤整修工程以及拆迁安置项目等也均在稳步推进之中。经访谈当地主管部门负责人得知,除上述工程外,还将启动建设一座规模在8 000平方米的凌家滩遗址专题博物馆,未来将朝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方向发展。

图3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效果图和实景图

结合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展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的创建和塑造,既是借势依托,更是融合互促。通过大力深化和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深度落地和建设的持续推进,将凌家滩遗址整体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的完善、多元功能的集中与文旅产业相融合,从而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不仅将成为向百姓民众理解认知中华民族文明肇始和宣扬传播中华文化鲜明特征的重要基地,成为向世界集中展示中国灿烂辉煌历史文明进程和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平台,更将成为向海内外彰显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形象与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

(三)深度研发根脉相通之文创产品

凌家滩人在制玉领域所表现的出类拔萃的能力和聪明才智,深深地震憾着世人。考古发掘标本和资料可以强有力地推断当时已出现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制玉匠人以及管理制玉流程的领班,但限于史前图腾崇拜、祭祀礼仪以及等级制度等因素,玉匠其实并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设想,依据灵感奇思妙想般地开展玉器设计与创作。一件件精美玉器显示,一方面是当时社会分化虽已至高级阶段,但礼玉制度仍处于初创阶段,未能形成稳定的玉礼器的造型、纹样和组合,另一方面其背后反映出的则是凌家滩人重于交流、强于观察、乐于创新、善于总结的社会状态和个性品格。诸如遗址墓葬区发掘出土的大量玉芯,经考古人员将其与所有出土玉器上的孔洞进行比对,无一相符,虽然不排除与这些玉芯相关联的玉器尚未出土,但从已发掘情况看,此种情况可能性较小,因此很大可能是这些玉器已交流交换出去,故而可以得见当时的凌家滩社会安定,先民对外交流频繁,“在周围多方强势文化冲击下,汇聚成了璀璨夺目,别具特色凌家滩玉文化;成熟的凌家滩文化又融入文明起源的洪流中,向四周辐射,与周围文化交流、再次融合”[9];又如1987年考古发掘出土的玉龟和玉版,其中玉龟的背甲尾部对钻有两个小圆孔,而腹甲的尾部则在中间对钻有一个圆孔,玉版一长边有9个圆孔,另一长边有2个圆孔,两条短边各5个圆孔,且正面纹刻有圆圈、方心八角角纹和圭形纹,虽当今学者对其考究认知尚未达成一致,但大家都公认这些有规律排列的孔洞以及奇特图纹是凌家滩人经过对宇宙自然的入微观察和内在规律的系统总结而得出的智慧经验以及认知表现;再如,将代表勇猛刚健的鹰形象和代表丰收财富的猪有机融合制作出的鹰首猪翼的玉鹰,亦反映了凌家滩先民原始的认知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凌家滩当代文创产品的研发必须要在深度认知凌家滩文化、洞察明晰凌家滩先民行为和精神的基础上借势而为,而凌家滩玉器文品牌的塑造也只有借助此类真正理解和吃透凌家滩文化本质和精髓的文创产品,才能扎根并茁壮成长。

(四)凝练叠加多维时代特色意象元素

原生态的特色意象和精神内核元素在凌家滩玉器文品牌中处处闪现,这些历经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而积淀下来的深邃内涵势必成为凌家滩玉器文品牌的品牌标识,对这些经典特质元素的解读、诠释、升华和宣扬也必然成为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塑造的重中之重。然而,当今全球化各民族各类文化交流碰撞的大背景下,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塑造能否脱颖而出,未来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另一个关键性因素则是多维时代特色意象的叠加和交融,这并不是要附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色元素,而是要以发展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的塑造路径,即传递彰显出其传统精髓,又渗透融入时代语境,拓展到新时代文化、新时代艺术、新时代审美和新时代价值体系当中综合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全力释放出传统当代紧密交织而迸发出的文化力量和文化激情。举例而言,在第一次考古发掘中,87M9号墓出土了一组龙凤玉璜,之所以称之为一组,则因玉璜居中分开,由龙端和凤端共同组成,该玉璜不仅造型抽象,立意巧妙,更重要的是其传递出“龙凤和合,互结连理”的意象,被认为是中国龙凤文化之源头,此合婚信物同时亦表明凌家滩人已与外族人通婚联姻。龙凤的吉祥寓意和婚俗传统赋予了凌家滩玉器得天独厚的文化内涵,但仅仅如此,在异域文化、快餐文化、网红文化充斥的今天,其塑造力则显乏力。因此,需要既叠加新时代中国宏观性的民族复兴、国富民安、龙凤腾飞的意义,又要包容微观层面的当代新型合婚信物,如宠物形象、定制的个性化物品等,甚或是网络文化语义和故事情节,以更显生机活力和时代特色。

四、散能: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推广

(一)营设凌家滩玉器文化消费季活动

文旅品牌推广虽然需要强有力的宣传策划,但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消费,这就如同信息传播,如果只有强力的信号和多元的渠道发送,而没有或仅有力量微弱的受体,则无法保证收效和传播。因此,需要“以促进文化消费为目标,着力培育文化消费理念,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业态,引导消费行为,释放消费潜力”[10],此举既可以使普通民众获得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又为品牌推广奠定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凌家滩玉器文化虽然灿烂辉煌,历史地位极其重要,但毕竟历史悠久,远古的气息如若接不上当今的地气,则必然无法生生不息,无法在当代扎根,在当代深入人心,所以,直通社会民众生活的凌家滩玉器文化消费策略必须要营造得浓墨重彩,有声有色。凌家滩玉器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内涵、意象、情结已完全渗入中国人的心境情思之中,灿若星河般贯穿于中国历史文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舞台中亦是一支独秀。

基于此,营设专题性的凌家滩玉器文化消费季活动是科学可行的,主场地可设在马鞍山市或含山县,分场地则要设于大城市,诸如安徽省省会合肥,以获得最大化的群体效应,同时活动季全程应不少于一个月,以最大范围且持续性地强化凌家滩玉器文化在民众眼中的精彩印象。诚然,活动的多样丰富是关键,为避免引发审美疲劳和乏味厌烦,可有以下具体做法:一是精心策划开季彩头,开季日可结合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纪念日,融合开园纪念庆典大型的凌家滩先民祭祀舞蹈表演性活动、共同祭拜凌家滩先祖的互动性活动和以仿制的凌家滩玉器为道具的吉庆讨彩式游戏性活动如猜谜等,让民众身临其境且震撼性地感觉古老神秘又充满奇趣的凌家滩文化,要起到直击重点先入为主的效应。二是专心营设多元活动,且形成既单独成块又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如“观”系列:观展、观影、观演、观景等;“品”系列:品美食、品文创、品历史、品文化、品学术等,要起到渐进渗入潜移默化的效应。三是倾心打造闭幕环节,尾声活动千万不能草率马虎,有时甚至还要比开季来得漂亮,因为不能令民众感觉活动就此结束收场了,而是要让其在内心深处形成期待,感觉此前的精彩仍浮现眼前,不绝于耳,要起到余味悠长、萦绕心头的效应。一方面同样结合大型情景式演出,另一方面穿插惠民赠礼环节,如赠送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年票、赠送凌家滩玉器文创产品、赠送凌家滩文化丛书等,令民众在饱享视觉和文化精神盛宴的同时,更能得到物质上的回馈和实惠。

(二)凌家滩玉器文化专题游项目设计

无论是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还是凌家滩当代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均离不开旅游平台的支持和旅游产业的促动,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推广更是要着力于设计凌家滩玉器文化专题游。“‘专题旅游’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经营方式,有利于激发游人多次参观的欲望。”[11]结合凌家滩遗址的玉器文化属性,可以考虑打造以下特色旅游主题:一是考古游。可利用原有的凌家滩文化村建设休闲旅游地块,开辟野外真实场景中的考古发掘游。二是穿越游。配合考古游路径,开发野外探险游,并在丛林深处营建原生态的凌家滩远古村落,令游客形成时空穿越错觉,感受真切的穿越体验,在留下刻骨铭心美好记忆的同时,充分感知古老而拥有无尽魅力的凌家滩文化。三是农耕游。当前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虽设有农耕体验展示馆,但经笔者实地参观,馆内多静态陈列着农耕器具,互动体验版块欠缺,因此,可穿插个体农耕器具辨识猜题与体验农事耕作、团体农耕竞技游戏等环节,以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四是科技游。在规划建设的博物馆项目中,建议充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设立科技游版块,例如利用人工智能人机对话技术,结合声光电的数字媒体技术,设计游客与远古凌家滩先人的时空对话体验项目;又如利用物联网和VR、AR等技术,使游客可用手机扫描凌家滩玉器展品介绍上的二维码,既能显示该件玉器的全部信息,又能出现与该玉器功能或内涵相关联的数字动漫图景或小游戏,通过全新科技支撑,打造出高科技的数字博物馆,带给游客新奇体验和科普认知,令其趁兴而来,愉悦而去。五是研学游。拓展丰富现有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研学基地,积极与高校和中小学联系设立实践基地,融合上述专题游项目,专门打造分别适合大、中、小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的针对性强的系列科普课堂和研学方案;对于致力于凌家滩文化和凌家滩玉器研究的人群,可借助定期举办的学术专场与应邀而来的相关领域专家面对面,或是进入专题凌家滩文化线上研学平台与专家在线研究论证,既研又学;对于前期已有一定认知,热衷爱好并有浓厚兴趣深入了解凌家滩文化的人群,可以利用研学基地平台对接研学群体,与志趣相投之人探讨交流,其中穿插系列凌家滩文化解读专题讲座和考古游等专题知识性较强的旅游路线,既研又游;对于刚刚接触了解凌家滩文化的人群,可以参与主题游体验和主题日科普培训,既游又学。六是体验游。上述的专题游线路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体验项目,此处的体验游主要针对于文创产品开发与体验。凌家滩玉器钻孔技术高超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可设计玉器钻孔体验、砣机解玉体验等玉器加工体验环节,同时提供多样凌家滩玉器特质元素和仿玉石等材料,配合运用相关科技手段,再加上游客的个性元素,令其亲自体验玉器文创产品设计,既能充分感受凌家滩人制玉场景,又能收获深度创意体验的满满乐趣;既能无限丰富别致新颖、个性鲜明的文创产品,又能给凌家滩玉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带来源源不断的思路和启发;同时,游客体验设计的文创产品多会购买回家,既能给园区带来经济收益,也必然扩大了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专题游类型与内容设计详见表2。

表2 专题游类型与内容设计一览表

(三)凌家滩玉器文化产业链全域整合

“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12]文化产业亦是如此,凌家滩玉器文化产业必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以形成全域融合,才能集中力量形成合力,产生规模效应和良性的互动机制。凌家滩玉器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型的文化综合体,既要涵盖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和凌家滩玉器的全部讯息,又需包容漫长历史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流变和脉络发展,更要注入当下新时代文化理念与价值。基于此,凌家滩玉器文化全产业链的分工应当是:上游产业对应凌家滩玉器原生态文化内容的提取、凝练、传递和彰显;中游产业对应凌家滩玉器文化历史积淀和传承过程中的分支出的变迁文化和演绎文化的疏理、厘清、叠加和交融;而下游产业对应凌家滩玉器文化新时代使命责任和价值观念的思考、理解、融汇和重塑。明确了分工,其完整的产业链条构成也自然水到渠成:上游产业主要布局和关联于承担史前凌家滩玉器文化基因和密码解读与破译的研究机构和发布平台;中游产业主要布局和关联于涉及凌家滩玉器文化子文化领域和因历史流变而产生的分支文化的研究单位以及营业单位、服务单位等;下游产业主要布局和关联于服务当世文化包装、营销策划、科技展示、时尚设计以及形势解析的行业机构与企业市场。围绕上述产业链条的构成,其全产业链的整合与融铸应当注重“生态化”“脉络化”和“重塑化”。

特色性内容是文化产业最为核心的要素。凌家滩玉器文化独树一帜的意象表现和内涵情结,为其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生态化”就是要使上游产业所涉单位尽可能地保持凌家滩玉器文化原生态、原汁原味,随着专题研究的不断深化,持续地为社会为民众提供重磅原始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象,同时也提升其品牌内涵和品牌价值。中游单位势必要扮演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产业“脉络化”就是要求中游产业所涉单位的研究成果或是文化产品一方面要积极对接上游产业单位,强力支撑凌家滩玉器文化核心特质元素,不能出现路径偏差和意象流失变味,另一方面要关联下游产业单位,在凌家滩玉器文化之根上开枝散叶,秉承传统基因、挖掘历史故事、强化经典演绎、营设主题氛围。“重塑化”就是要求下游产业所涉单位重新审视和积极创新,打通历史与当代的隔障,在深刻领解传统意象和时代旋律的基础上,以科技化、数字化、创意化、时尚化赋予凌家滩玉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进而全力提升凌家滩玉器文化产业链的水平、优势和竞争力。

(四)凌家滩玉器文化形象牌组合出击

凌家滩玉器文旅品牌推广必须依托强大鲜明的凌家滩玉器文化形象,其形象树立的全过程也是宣传推广和效应落地的实质性过程,评价品牌树立和品牌推广的最高标准是品牌忠诚,“建立顾客品牌忠诚至关重要”[13],而要达至这一至高境界,其间伴随的是不间断的品牌内容丰富和品牌实力升级。丰富品牌内容此前已专题阐述,现就如何组织实施品牌升级战术,进而全力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感召力展开论述。

一是亮名片。凌家滩遗址已然是国家级的“大遗址”,凌家滩文化是国字号的根祖文化,其子文化玉器文化是其间的主角。要其增亮添彩,除了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还需要有地方政府层面的全力支撑。安徽省于2012年公布实施了《凌家滩遗址保护规划》,2016年专门出台了《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马鞍山市政府亦在积极推进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除了保护和建设,还应进一步深化“亮名片”工程,让凌家滩玉器文化成为马鞍山市的主打名片、安徽省的特色名片,进而成为国家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

二是设符号。凌家滩玉器文化意象深奥,内涵丰富,对其文化形象的最为直观的展示则是将其符号化,“人的世界就是经由行为建模、语言建模及其他符号建模活动共同塑造的”[14],虽然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设计有标识系统,但凌家滩玉器文化尚未有系统的符号表征体系,因此,提炼设计系列符号,以有形符号展现无形文化,以最直观快速有效的方式让凌家滩玉器文化形象深入人心。

三是建体系。凌家滩玉器文化符号化建设需要密切联动和无缝对接凌家滩玉器文化知识体系的营建,知识体系层次主要分为系统专业知识、通识文艺知识和专题科普知识,只有构建广博精深的系统专业知识,才能站得住脚,直得起身,不惧推敲和质疑,令国际社会信服;只有挖掘、发挥、升华与凌家滩玉器文化相关的文艺知识,才能将凌家滩玉器文旅化品牌演绎得更加生动和精彩;只有深入浅出地向普通百姓讲述令其听得懂道得明的凌家滩玉器文化科普知识,才能在其心头占据重要位置,在其心中树立鲜活的形象。

四是添活力,通过讲寻根、讲故事、讲温度、讲情怀,令凌家滩玉器文化有魅力、有活力,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是讲共生。一家独大,恶性竞争势必两败俱伤,与其他相关产业行业和相关特色文化共生共赢,不仅能实现差异错位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合力、借力、聚力,可形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格局。

五、结语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所以把距今5500-5000年定为中国文明初期阶段的原因,是主要以凌家滩为支点的。”[15]凌家滩文化和凌家滩玉器虽深藏地下逾五千年,但一经揭开尘封,其璀璨夺目的光芒正如其族徽玉鹰及其太阳图纹寓意,令世人瞩目,如此独一无二的文化,必须要大力传承弘扬和开发利用,必须要塑造凌家滩玉器文化国家品牌形象,而其塑造和推广必须在“特”字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完美诠释和演绎别具一格的凌家滩玉器文化,而其塑造之“特”在于定位明、层次高、寻源准、意象丰,其推广之“特”在于全方位、全域游、全产业、全组合。

猜你喜欢

玉器遗址文化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上京遗址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西汉玉器的鉴定
谁远谁近?
千年遗址 追寻炎帝足迹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