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曲《圣明乐》研究

2022-07-11庄永平

音乐探索 2022年3期
关键词:二度音阶小节

A STUDY ON TANG DYNASTY MUSIC SHENGMINGYUE

摘 要:《圣明乐》在[日]《五弦谱》中有1首,在[日]《三五要录》谱中有3首,这样,共有4首可用做参考研究,这对探明此曲的实质内容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据历史文献记载,《圣明乐》作为商调曲是唐代最为普遍运用的调式;在《三五要录》谱中,[黄钟调曲,琵琶风香调]曲音阶中既出现do音也出现do音,后者除作为下波音等运用之外,有时也处于节拍的强拍位置上,因而具有羽、商调式交替运用的性质。还有[同曲,返风香调]曲,它的谱面形式与《五弦谱》同曲相同,但调性相差五度。这4曲在结构与节拍、节奏方面大部是能对应的,但也可发现旋律中有抄错的地方。

关键词:《五弦谱》;《三五要录谱》;结构;節拍;节奏;固羽;重羽;雅徵;重商;雅商

中图分类号: 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22)03-0011-10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2.03.002

《圣明乐》在[日]《五弦谱》①中有1首(现文后谱例编号1),在[日]《三五要录》②谱中有3首(依次编号2、3、4),这样,共有4首可以用作研究参考,这对探明此曲的实质内容是有重要意义的。③此曲据《隋书·卷十五·志第十·音乐下》载:“六年,高昌献《圣明乐》曲,帝令知音者,与馆所听之,归而肆习。” ④又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圣明乐》题解:“《乐苑》曰:‘《圣明乐》,开元中太常乐工马顺儿造。又有《大圣明乐》,并商调曲

也。’” ⑤此曲在《三五要录》谱的曲名下有文字说明:“拍子十六。《长秋卿横笛谱》认此曲为大食调曲。《醉卿日月》云:‘开元中大(太)常人马顺(儿)造新乐。’” 看来,此曲先是由外族或外国传入,后经乐工改编的。《五弦谱》的《圣明乐》副题写有“大食”两字,不仅与《三五要录》谱曲名下的“大食调曲”完全相符,而且与《乐府诗集》题解的“商调曲”也是相符的。

一、乐曲结构与节拍、节奏比对

唐时乐曲结构是与节拍结合在一起的。《五弦谱》中没有出现节拍符号,但在《三五要录》谱中都标有“百”字,这是节拍的“拍”字之省或另写,为简略而通假用之。谱中每两个“百”之间为8个谱字,即开始谱字标有“百”字加上后面的7个谱字,称之为“八谱字拍”,相当于今天的8/4拍,且采用的是不完全节拍形式,现用当今的小节线划分表示之。这种节拍后来一直为我国北方较多采用,也就是所谓的“眼上起”的节拍形式,相对于南方较多“板上起”的节拍形式,这与唐代国度主要是处于我国今西北陕西(建都西安)和中原河南(建都洛阳)地区相吻合,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是一脉相承的。此外,乐曲开始不完全小节的4个谱字与最后第16小节的4个谱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八谱字拍,说明那时对这种不完全小节节拍形式,其概念与用法还是相当严谨的。

另外,经解译的《敦煌乐谱》中在乐曲结束时,已有将一个八谱字拍分解为两个四谱字拍的现象,以及在《三五要录》谱中有不同拍式连接与转换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节拍的分解早已存在。因此,对于现在的小节节拍,也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中有八拍,称为8/4拍。这个一拍(单位拍)可以称为小拍,是相对于一小节有八小拍的大拍。而在那时小拍是以谱字为节奏单位的,至于在这个节奏单位中如何再进一步细分,在那时以及后来相当长的时期中是并不很明确的。因为以(谱)字为节奏单位,字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半字或四分之一字等现象的存在。后来逐渐脱离了以(谱)字为节奏单位,才成为真正的音乐小拍形式。从乐曲结构与整体节拍上看,这四曲一致都是16拍(小节)。这样,至少在总体上说明这两本乐谱所记录的确实是同一曲。但是,在节奏部分即小拍的记录上,它们是有所不同的。其中,我们可以发现,《五弦谱》经解译的小拍(因原谱无“点拍”)可以认为是一种旋律骨干谱,也就是仅仅表示这种小拍(单位拍)时值而已,属于早期以(谱)字为节奏单位的情况,笔者曾将其命名为“字拍节”。当然,它可以采用“T”符号来用作延长小拍的时值,这可看作是后来突破以(谱)字为节奏单位的起始。《三五要录》谱的小拍上已有所加花,在[同曲·乐拍子]上则加花最多,说明到了《三五要录》谱时期,至少音乐上的小拍概念已有所形成,笔者曾将其命名为“音拍节”。①同时,也说明了《五弦谱》的产生大概是要早于《三五要录》谱。下面举例以示说明。

谱例1在谱字单位上仅一音,这是代表基础谱字单位节奏时值的,在后来的音乐节拍中,就转而成为小拍节奏的形式之一。至(2)出现了三音,但这种类似回音或下波音的装饰,实际上仍可看作是一种单音形式,也就是慢奏一个较长的音,同时加上左手较大幅度的揉吟,在谱中常就被记成波状的三个音(“下波音”),这种奏法与音响在日本传统音乐中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说明至少对于谱字单位节奏的突破来说已有所松动了。如果在(2)的基础上再另加上一个音成为(3)的四音,虽与(2)的作用接近,但于单位节奏细节上似乎已有撑足之感。直到(4)的上下音装饰方法的出现,就具有了新的旋律节奏进行的意义。

于是,在比对时又可反过来看,以一音为基础在对应多音的节奏中,只要有一个音与此音相同,即可认为是相对应的。如果在一个节奏单位中没有一音与此音相同的,就是不能相对应的。例如,《圣明乐》曲从第10小节第6谱字开始,一直到结束的第16拍,都应该视为是相对应的,其中就包括上述几种情况在内。而且,从整曲结构上看,通常这种16小节的乐曲大都分为前后基本相同的两个8小节乐段,这可以从《敦煌乐谱》所载诸乐曲结构中较多见到。但是,此曲中则没有明显分为前后两部分。首先,《五弦谱》的此曲从不完全小节4谱字起至第3小节—第4小节后4谱字至第7小节旋律基本相同;第8、9小节旋律基本相同;第10小节后4谱字至11小节—第14小节后4谱字至15小节旋律相同。其次,《三五要录》谱的前两曲(编号2、3),大致与上述情况一致,说明这三曲大部分还是基本对应的。由此,也可以发现,像《五弦谱》此曲第8、9小节,其第8小节第5、6谱字可能是抄低了大二度,即将“四、九”谱字抄成了“九、〡”谱字。因为《三五要录》谱前两曲第5、6谱字是相同音高的。这种谱字的校对在下节中,由于四谱调性上的差异,即可进一步检验出原谱以及抄谱上是否存在有错误。

二、音阶调性及旋律分析

在《五弦谱》(编号1)中,此曲五弦琵琶定弦EBdfa,唱名re.la.do.mi.sol,D调,结束在“七”谱字(唱名re),音阶音名e .f.g.a.b.c1.d1∥唱名 re .mi.fa.sol.la.si.do,为雅乐音阶商调式的“大食调”,符合文献记载。在《三五要录》谱中,此曲四弦四相琵琶(编号2、3)两曲[黄钟调曲,琵琶风香调]及[同曲·乐拍子],定弦Acea,C调,结束在“⊥”谱字(唱名la)。在编号2曲中出现谱字“七”(首调唱名fa)30个;谱字“ム”(首调唱名do)23个;谱字“ㄧ”(首调唱名do)8个;谱字 “ヒ”(首调唱名sol )38个;“マ”(首调唱名sol )5个。同样,编号3曲中出现谱字“七”(首调唱名fa)49个;谱字“ム”(首调唱名do)31个;谱字“ㄧ”(首调唱名do)7个; 谱字 “ヒ”(首调唱名sol )49个;“マ”(首调唱名sol )5个。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要节奏位置上大多用“ㄧ”(首调唱名do), 但也有用“ム”(首调唱名do)。再从包括《圣明乐》在内的全部15首《黄钟调,琵琶风香调》乐曲来看,大多数是用谱字“ㄧ”(首调唱名do)。另外,曲中主要用谱字“ヒ”(首调唱名sol),也出现“マ”(首调唱名sol),但多用作回音或下波音。《五弦谱》此曲所解是D调雅乐音阶商调式,《三五要录》谱编号2、3两曲,情况比《五弦谱》要复杂一些。首先是总体上比《五弦谱》此曲要低大二度调(D调→C调)。再是旋律中除了用do音外,也出现do音;用sol音也出现sol音(fa音作为雅乐音阶音可不计)。由于旋律中主要用sol音,因此do与do音的出现,确实具有羽、商调式交替运用的特点:①音名A.B.(c . c.)d.e.f.g/唱名la. si. do. re. mi. fa. sol,C雅羽调式;②音名A.B.(c. c .) d. e. f. g/唱名(固)la. si. do . re. mi. fa. sol,C“固羽”调式=唱名(首)re. mi. fa . sol. la. si. do,G “首商”即G雅商调式。也就是当旋律中用do音不用do音时,这种谱面就是一种类似今固定调的羽调式,笔者暂称为“固羽”调式。但从商调式看,就构成首调的雅商调式,故暂称为“首商”调式。当用do音不用do音时,作同主音转调就是C雅羽调式= G清商调式了。这些,在琵琶上常是通过同弦相差半音的两个相位变化实施的。当然,曲中以羽音为首运用do、sol替代do、sol音时,就使调性高了大二度,调式低了大二度,实际就转为是一种雅徵调式,类似今固定调的羽调式,现将之暂称为“重羽调式”,即C重羽=D雅徵。这是由笔者命名在相差大二度关系的两调中,高者调性用低者调性加上两个升号的,采用类似今天固定调谱面来表示,这种音阶笔者称为“重乐音阶”(即重叠两个升号音),亦可称为“重商调式”,①这里就扩大运用之,将相同情况的羽调式称为“重羽调式”。问题是日本雅乐并不认同唐的雅乐羽调式,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从调首宫音出发来看待其他调式的。这样,唐的“雅(乐)羽”调式la . si. do. re. mi. fa. sol=日本“特(殊)宮”调式do . re. mi. fa. sol. la. si,说明他们依旧保持着隋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对应时,音阶上“三声不同”的局面之故。

其次,编号4的[同曲·返风香调],四弦四相琵琶定弦GAdg,唱名re.mi.la.re,结束在“⊥”谱字(唱名re),F调,符合文献商调式的记载。此曲谱字“ム”(首调唱名fa)6个;谱字“下”(首调唱名低八度fa)22个,合计28个;谱字“マ”(首调唱名do)41个;谱字“乙”(首调唱名

sol)23个;谱字“也”(首调唱名sol)4个。运用音阶音名G . A.B.c.d.e.f∥唱名F调re . mi. fa.

sol. la. si. do=唱名G调do . re. mi. fa. sol. la. si。由于曲中运用了sol与do两音,以雅乐音阶为准,虽然标明是F调商调式,却转为G调宫调式了。另一方面,日本雅乐对越调与双调等商调,存在着将商调式转为宫调式的误判。总之,在日本雅乐中“琵琶风香调”应该是“律调”羽调式,“返风香调”是“吕调”商调式。正如〔日〕林谦三认为的:“风香调、黄钟调、清调是适应‘律’(羽、角调)曲的,返风香调及黄钟同调异名的返黄钟调是适应‘吕’(宫、商调)曲的,其用法散见于《三五要录》。”②现用表1示之。

《五弦谱》编号1即是律调的商调大食调;《三五要录》编号2、3是律调的羽调黄钟调[琵琶风香调];编号4是[返风香调],但编号1是落商音的,编号2、3是落羽音,作羽、商调式交替运用时,其商调比编号1低了五度。编号4是落商音的,但误判为宫音了。由于日本雅乐是以羽调为正调,以商调为返(反)调,这与唐乐以商调为主概念正好相反。这里面调性上的相差,以及正反调的概念,还需作专门的研究,现不赘。

那么,再从谱面旋律进行上来看,编号4与编号1虽然调性相差五度,但作为首调谱面旋律应该是一致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例如,从第10小节第6谱字起至第16小节结束,二者旋律是能基本对应的。虽然此两曲与编号2、3的两曲,由于谱面音阶调性不同不太容易察觉,实际上这一部分是四曲最为一致的地方。于是,也就形成了编号1、4为一方;编号2、3为一方,前二者落商音,后二者落羽音比较一致。《五弦谱》编号1为D调商调式,但《三五要录》谱编号2、3、4总体低了大二度,编号4又误判商调式为宫调式,这样原F调商调式就转为G调宫调式,这样也就相差五度了。问题是编号4的定弦GAdg,比正宫等的标准音高(a)定低了大二度。我们只要看看《三五要录》谱中的[双调,琵琶返风香调]曲的《春庭乐》《柳花苑》两曲,它们都是定GAdg,不过,此两曲是明确出现了具体乐调的名称——双调,而在编号4的[同曲·返风香调]中却没有出现双调名。由于双调在正宫定弦中是处于中弦二相位置,这样势必中空弦出现偏音唱名si,因此不便于演奏。于是,为了使双调主音处于子空弦上,就必须将子弦标准音高降低大二度(定g),且另行调整各弦的关系,这就是定GAdg的由来,这也为后来日本留存唐乐的五种六式定弦法所证实。①返风香调也有F双调与G水调大二度的相差。看来,此谱中的[同曲·返风香调]就是双调曲,但日本雅乐误判了双调,将商调式转为宫调式了。

另外,从上面四曲编号1、4与编号2、3的调性与音阶调式的对峙,可以用来甄别各自旋律用音的正确与否。例如,一开始不完全小节的第1音,编号2、3与编号4是相对应的,即前mi音=后la音。于是,可以发现它们三者与编号1有所舛差,即后者除第2音外,第1音谱面si比la高了大二度;第3、4音谱面都是la音,比实际的re音又低了四度,这么一比对就发现编号1可能是抄错了音,但对于它们自身而言是发现不了此类错误的。再以第1小节为例,第1音编号2、3中的si=编号4中的fa,显然是对应的,但与编号1的re就不能对应。第2音可以说是相互对应的,即编号1、4的re对应编号2、3的la,编号3中的si可仅看作是装饰音。第3音编号2、3的la对应编号4 的re,这样编号1的mi音就无音可对了。第4音的对应则非常有意思,编号1的si与编号3的fa是对应的;而编号4的re与编号3的la音又是对应的,它们各自取了编号3中的一音,但编号2上却只有la音,相比之下编号1有抄高大二度的可能。后面的四个音,编号2、3、4比较一致,其第5音编号2的la=编号4的re;但编号1的do音只能解释为是对应编号2、3的sol音。第6音编号2、3的sol. fa=编号4的do. si相对应,但与编号1的re音不合。最后,第8音编号2、3 的mi=编号4的la,而编号1用si显然又抄高了大二度。总之,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甄别其他小节旋律用音或抄写上是否正确,这样,就可以对应出一份相对比较准确的乐谱来。

① [日]《五弦谱》抄本,上海音乐学院中日音樂文化交流中心藏。

②[日]《三五要录》谱抄本,上海音乐学院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中心藏。

③ 庄永平:《唐乐琵琶古谱考辨与校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20,第67、468~473页。

④ [唐]魏徵等撰《隋书》,第二册卷十三至卷二十一(志),中华书局,1973,第379页。

⑤ (引自)吉联抗《古乐书佚文辑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第93页。

① 庄永平:《唐乐琵琶古谱考辨与校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20,第122~123页。

① [引自]丘琼荪遗著、隗芾辑补《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299页。

② 庄永平:《论〈敦煌乐谱〉的乐调性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① [日]林谦三著、钱稻孙译《东亚乐器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第274页。

注:对此曲再次进行全面校阅,笔者发现书中有3处失校:

1)编号2—第9拍第8小拍第1音。

2)第14拍第6小拍第2音。

3)编号3—第15拍第8小拍第2音。以上均应由B音更正为A音(现谱例中已改)。

收稿日期: 2022-03-06

作者简介:庄永平(1945—   ) ,男,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1103)。

圣  明  乐

选自《五弦谱》《三五要录》谱

庄永平 校译 组合

猜你喜欢

二度音阶小节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和声小调音阶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快把我哥带走
图说·“梅”开二度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剪辑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