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德育工作园本化实践探索
2022-07-11陆秋慧
陆秋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潛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呢?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以心理学为切入点,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依从性、情境性、内隐性、移情性,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开展了园本化的实践与探索。
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其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通常幼儿的模仿对象为成人与同伴,其中同伴对幼儿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主要表现为幼儿对同伴的依从性,即能根据同伴的看法或行为修改自己的意见或行为。也就是说,幼儿通过和同伴的交往,在道德发展的过程中,能逐步从他律转为自律,学会自我评价并修正自我行为,了解社会规则并自我遵守。因此,同伴的力量在德育工作中不容小觑。
我园一直秉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早在1932年,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小先生制”,他认为“小先生”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要大,很小的孩子也可以当“小先生”,这和幼儿心理发展的依从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我开始尝试将“小先生制”教育思想运用到德育工作之中。
那么,如何开展“小先生”的评选活动呢?一般要有以下准备:一是评选要求的制定。幼儿可以通过同伴之间的共同讨论商定出一个互相认同的结论,“小先生”的评选要求也应当从幼儿的讨论中逐步凝练诞生。需要注意的是,“小先生”的评选要求应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幼儿近期的发展进行阶段性调整。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做幼儿讨论过程中的旁观者,同时也要做引导者,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帮助幼儿发现近期班级里发生的事件,并与“小先生”评选要求产生关联,以此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同伴间的互相学习。
案例1 偷偷消失的玩具
最近,班级里总有孩子来告状,说自己柜子里的玩具消失了,每个地方都找遍了,就是没找到。起初,我觉得肯定是孩子们玩得太起劲,丢在某个角落里忘记了,没太当回事儿,直到小玲奶奶与我的一次谈话,让我突然发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离园时间,小玲奶奶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老师,你看看,这两天她天天带玩具回家,说是小朋友送她的,一开始我们觉得挺正常的,可这连续带了一个多星期,昨晚家里大人觉得奇怪又问了一下,才知道是她从别人柜子里拿的。我们担心是她自己偷偷拿的,老师你能关注一下吗?”我立刻联想到近期多个小朋友因玩具找不到的求助,开始有些警觉:“小玲奶奶,你先别急,给我一点时间,我先观察一下,如果有什么情况我再跟你联系。”
随后的两三天里,我开始留意小朋友起居室内柜子的情况。果不其然,有一天,我发现小玲趁人不注意时悄悄打开别人的柜子,还拿了一个东西塞到了自己的柜子里。
分析:小玲的行为在奶奶看来是一种类似“偷窃”的行为,但我跟踪调查后发现,小玲拿走柜子里的玩具追根溯源只是因为她喜欢这个玩具,且在跟别人索要玩具的过程中遭到了拒绝,因此才萌发了偷偷拿走玩两天,过阵子再还给小朋友的想法。其行为确实不够妥当,如不及时加以干预可能会逐步形成不好的习惯与品质。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小玲知道如何正确和别人共享玩具的方法,前提是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可以尝试用“交换玩具”的方法和同伴商量。其次,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既要尊重幼儿说“不”的权力,也要鼓励其“分享”的意识与行为,及时表扬乐于分享的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过渡环节引导幼儿共同阅读相关绘本,学会分享。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利用过渡环节,隐去幼儿姓名将事件与孩子们展开讨论,伴随着对这件事情的热议,幼儿也发现了“小朋友的行为并没有恶意,她只是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如果下次这个小朋友来跟我要玩具,我会跟她交换的”“只有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才会更开心”……小玲的行为得到了正向干预,孩子们也懂得了分享的意义。本期“小先生”的评选要求也通过讨论尘埃落定——“乐于分享小先生”。
林崇德在《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曾对“幼儿道德发展”作出以下阐述:“幼儿的道德发展具有情境性,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具有很大的具体性与表面性,容易受情景暗示。”蒙台梭利也曾提出“吸收性心智”,她认为儿童的学习与成人不同,他们不是用大脑而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直接获取知识和经验,根据周围环境,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塑造性格。因此,环境对幼儿德育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里的“环境”一般指两类:一是物质环境,二是精神环境。那么,如何将幼儿园德育工作与环境充分融合?幼儿园提出了“环境中的故事”实践方案,即让环境中充满与幼儿生活相关的故事,使幼儿能和环境充分互动。例如,在主题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学习逻辑线,将活动照片、作品、调查问卷等呈现在墙面上,使幼儿通过主题墙就能够看到自己学习的轨迹,同时,借助这面主题墙帮助幼儿梳理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路径,通过自我发现、寻求同伴及成人的帮助展开实践,这样具有故事性的主题墙也帮助幼儿逐步养成了爱探索、勤实践的良好品质。
除此以外,“环境中的故事”还可以使幼儿更加独立自主,更加敢于表达与创造。例如:幼儿园曾经开展过一次“我给幼儿园的环境起名”的活动,幼儿通过自己对园所环境的理解与认识为它们起名,因为东操场的地胶上有颗大海星涂鸦所以叫它“海星操场”,因为园长妈妈会像超人一样保护小朋友所以园长妈妈的办公室叫“超人房”……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体会到了被尊重、被欣赏的感觉,真正成为了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除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以外,精神环境也同样重要。这一般通过师幼和谐有效的互动来得以实现,让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温馨、有爱,使幼儿在环境中逐步习得良好品质。例如,每天入园时,教师主动向幼儿问好,引导幼儿从刚开始的怯于开口到学会主动问早;师幼在阅读绘本时,轻声交流,通过长期的环境影响使幼儿养成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的良好习惯,学会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在节气习俗中体验中华传统美德
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為相矛盾的现象。例如,幼儿明明知道争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合适的,但当想要得到自己心仪的玩具时还是会和同伴发生争抢冲突。
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内隐学习”的概念,总的来说,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自动化的学习过程。为了帮助幼儿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整合,逐步达到言行一致,幼儿园德育工作应当融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而不是单独为之。节气中除了蕴藏着大自然的变化,还有许多人文习俗等美好品质的体现与传承。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以节气活动为特色,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节气活动,引导幼儿在“玩一玩”的深度体验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饮茶则是谷雨节气的习俗之一,幼儿园在谷雨节气到来之日,开展了“品佳茗,赏茶艺,话茶文化”的活动。幼儿们纷纷穿上汉服,与同伴共品茶,并将茶敬给自己最想感谢的人。通过实际体验与感知,幼儿懂得了感恩,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来向他人表达感谢,习得了敬茶的礼仪,知道了用双手奉茶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2.利用多媒体设备换个角度看问题
移情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人(被观察者)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过程。由此可见,移情也是一种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因此关注幼儿移情品质的迁移,也是幼儿园德育工作实践的路径之一。
从3岁开始,幼儿自我意识逐渐萌发,往往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为了帮助幼儿学习转换角度看待问题,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以多媒体设备为媒介,尝试拓宽德育工作的新视角。
案例2 急急忙忙的后果
户外游戏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很兴奋,他们快速地收拾着玩具,可是娃娃家的衣服没有分类,全部塞到了一个抽屉里,美工区的画笔没有盖上笔盖,直接塞到了笔筒里,操作单仍然铺在桌子上……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幼儿们并不是不会收拾,只是急于收拾,但如何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呢?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一过程录制下来,通过视频回放,引导幼儿一起观看、回顾、分析。
幼儿1:“我们班里真是太乱了。”
幼儿2:“我今天急急忙忙地收拾玩具,都没注意,差点被椅子绊倒。”
幼儿3:“我看到陆老师跟在我后面收拾了好久,老师好辛苦。”
教师:“如果你是客人老师,来到这样的班级,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幼儿4:“觉得我们不爱干净,乱七八糟的。”
幼儿5:“可能不喜欢我们了……”
幼儿6:“这样的班级想找什么东西都找不到,乱乱的,都看不到东西在哪里。”
教师:“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班级,我们应该怎么办?”
……
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纷纷表示喜欢干净整洁的班级,也提出了收拾玩具时不能急躁,要按照分类标签把玩具宝宝送回家的想法等。
分析: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录制活动现场,通过回放引导幼儿从当事者的角度切换为第三者的角度,对其自身的行为展开观察与分析,鼓励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自身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不便,并积极反思调整自身行为。由此可见,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帮助幼儿从主观角度走出来,站在他人的视角思考问题,并展开自我反思,从而优化自身的道德行为。不仅如此,多媒体设备还具有留痕功能,教师可以将所拍摄的视频保存至德育工作数码资源库中,不断累积,使德育活动的视频素材更丰富多元,帮助幼儿通过移情法开展自我评价与调整,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德育工作,将德育内容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树立良好品德,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责任编辑:牛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