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谏太宗十思疏》的修辞艺术鉴赏

2022-07-11任彦华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魏征太宗君王

任彦华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创作的一篇谏文。在文章中,魏征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希望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为了能够说服对方,他在文章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问、引用等。文章言辞恳切,说理透彻,读来令人茅塞顿开。唐太宗看过这篇文章之后,深受感动,写下了《答魏徵手诏》,表示愿意从谏改过,并且将这篇《谏太宗十思疏》置于案头,时时阅读。下面,笔者就《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一、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多次运用这一手法来说明事理,陈述观点。在文章开篇,魏征便以“木”“水”作比,通过浅显的比喻来揭示深刻的道理。“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就要设法加固其根本;要想泉水流得远,就需疏通源头。他接连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两种事物以引起唐太宗的注意。接着,说明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树木生长”“源远流长”看似与“国家安危”并无关联,但魏征却巧妙地将三者联系在一起,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说明抽象的“治国之道”,堪称精妙。作者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第一段的末尾,他提到“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再次以“树木”“流水”作比,说明了“积其德义”的重要价值,使得文章的论点更加鲜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说明了事理,又拉近了君臣之间的距离。魏征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委婉地告诫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您如果不知晓“德义”的重要性,一味地放纵自己,就会影响国家的安危。

魏徵写《谏太宗十思书》是出于一片忠心。他力谏君王要“居安思危”,却并没有采用枯燥说理的方式,而是通过比喻来引出深刻的道理,令对方心服口服。

二、对偶

古人写文章讲究“骈散结合”,十分注重文章的形式美。魏征也是如此。在创作时,他写了大量的对偶句,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对。为国君者,开始做得好的很常见,但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却少之又少。上半句中的“始”与下半句中的“终”,前半句中的“繁”与后半句中的“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看似短短的两句话,却对历史史实作了高度的概括。语言凝练简洁,极具警示意义。又如,“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也是对偶句。当国君身处困境之时,他必定会竭诚地对待自己的臣民;可是当国君志得意满后,他就会放纵自己,轻视他人。前者与后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是对史实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警示。短短两句话却重如千钧。可见,魏征不仅熟悉历史,而且对治国安邦有独特的见解。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他以凝练的语言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并成功地引起了君王的注意。

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的结构更为严密,气势更加磅礴,如大江大河,一泻千里。魏征不仅学识丰富,深明大义,而且文思过人,笔力强劲。他虽身处高位,却常怀忧国之思,能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君主的过失,以中肯的言辞劝谏对方,希望引起君主的注意。

三、排比

排比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熟练地运用了这种修辞,赋予了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文章的第三段中,魏征连写了十个排比句,详细地陈述了何为“十思”。每一个句子的字数稍有不同,但结构却高度相似,语气前后连贯。他从君王的个人行为,谈到治家之策;从君王的道德修养,谈到对臣下的赏罚;从君王的吃喝玩乐谈到行事准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铺陈叙议,一气呵成,充分展现了魏征身为人臣却敢于上书直谏的磊落胸怀和超越常人的智慧及气魄。“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魏征不仅深知治国之理,而且深谙君王的心理。他上书唐太宗,希望唐太宗从自身言行、治国策略、用人之道等不同方面反思己过,“积其德义”“固其根本”,开创盛世,成为一代明君。这“十思”字字恳切,直指要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魏征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句来论述“十思”的具体内容,提醒唐太宗应当从各个方面观照自身,发现错误。又如,“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通过四个结构相同的短句说明了“能而任之,择善从之”的益处。国君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就会给国家带来灾祸,导致社稷动荡,天下纷乱;如果能时时反省自身,就能够得到所有人的擁戴,国家也会因此而变得安宁。

魏征不仅善于思索,而且善于为文。他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君臣之义、国之安危着手谈自己的所思所想,使得整篇文章具有排山倒海般的气势。

四、引用

古人在写作文章时也会引用前人的句子,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的内涵变得更加的丰富。魏征在写《谏太宗十思疏》时也引用了前人的句子。比如,在文章的第二段,魏征先对历史史实进行了一番分析,进而指出历史上的帝王在取得成功之后往往都会“纵情傲物”,导致怨声四起,进而影响国家的安危。为更好地说理,作者数次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词句。“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怨不在大”出自《尚书·康浩》,“惟人”出自《尚书·君爽》,“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这些都是前人对历史史实的高度概括,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供后人借鉴和学习。可以说,国君的命运、皇室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天下的兴衰,皆取决于民心的向背。魏征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词句,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简洁凝练,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警示作用。

魏征不仅博览群书,而且文思过人。在写作中,他引用儒家经典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劝谏君王的目的。

五、反问

劝谏的目的在于说服对方。而反问具有增强语意、引人深思的作用。因此,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魏征还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在文章的第一段,魏征先以“树木”“流水”作比,说明事理,然后反问:“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结合文章的内容看,他是想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先用陈述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设喻,然后再运用反问增强语意,使文章的句式也变得更加灵活了。在第二段中,魏征也使用了一个反问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这一句既承接前文,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在历史上,建功立业的君王不计其数,但能守业的君王却寥寥无几。难道是因为“取”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吗?在陈述道理的时候,魏征原本可以使用陈述句,但他有意转变句式,通过运用反问进一步突出自己的观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三段中,他先论述了“十思”的诸多益处,然后再次反问:“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言辞恳切,引人深思。魏征想君王之所想,为唐太宗描绘了一幅“政通人和,上行下效”的理想蓝图,又运用反问引起唐太宗的注意,从而达到“上疏进谏”的目的。

作为一国之重臣,魏征不仅深明大义,而且知道如何表达才能获得君王的认同。他在巧妙设喻、铺陈渲染、引经据典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达到了以理服人的目的。

纵观《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以一个“思”字贯穿始终,主线清晰,层次分明。为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劝谏君主的意图,魏征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脉络分明,条理清晰。

猜你喜欢

魏征太宗君王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身后的落寞
肱骨良臣魏玄成
姜太公钓鱼
太宗纳谏
烽火戏诸侯
敢于说真话的王珪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
老子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