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课堂提问的“三忌”与“三要”
2022-07-11王庆
王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美国教育学家克罗威尔说过:“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中国科学院专家杨卫平提出过这样的疑问:“现在我们一不缺钱,二不缺仪器设备,三不缺勤奋努力,为什么到头来原创性成果还是比不过别人?”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指向“思维能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对此,笔者就谈谈提问的“三忌”与“三要”。
一、“三忌”
1.忌模糊
教師所提的问题过于模糊,就不能引导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在语文课上,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空泛、模糊。学生听了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思考和回答。如:在《赤壁赋》中,江月对作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2.忌僵化
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僵硬”,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其思维能力。
3.忌简单
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文体是什么?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这类问题太过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往往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直接找到答案。
二、“三要”
1.指向要明确
以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的《屈原列传》为例。结合课后的学习提示,某教师想要引导学生了解评传。
教学片段如下:
师:读了《屈原列传》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1:文言文太难了,不容易读懂。
生2:屈原太悲惨了!
生3:怀王太昏庸了!
生4:渔父的选择也不错。
……
教师不得不重新提问:这是一篇很特别的传记,大家看出它的特别之处了吗?
学生一脸茫然。
教师只好说:这是一篇评传,大家看出来了吗?什么是评传呢?大家知道评传吗?
之后,教师自行解释何为评传。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太大,开放性有余,指向性不足,导致学生给出的答案远远偏离了教师的预设。为了指向教学目标,教师又抛出第二个问题。但这个问题过于空泛,难以帮助学生找准思考的角度和方向。教师不得不直接告知他们:这是一篇评传,并随口问了一连串无需思考的问题,几乎属于无效提问。
如果教师能稍作调整,让学生阅读《孙子吴起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两篇文章与《屈原列传》在内容、结构上有何不同,效果就会好很多。结合文本,他们就能够明确思考的范围和角度,而后辨别出《屈原列传》“叙中有评,评中含情”的特点,进而了解何为评传。
2.问题要有新意
以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诵读单元的《将进酒》为例。围绕文本中的“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李白能够时空穿越,你觉得他会把此句中“陈王”换为谁?为什么?
“时空穿越”这一话题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思维的广度,让他们不受历史时空的限制,脑洞大开,掀起一场“头脑风暴”。他们争先恐后地喊出心中的名字:苏轼、李贺、辛弃疾、毛泽东、孟浩然……
之后,他们选取了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从家庭出身、经济状况、作品风格、性格爱好、思想情感等角度,将之与李白、陈王作比较,逐一分析李白换用这些人物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极思考,充分调动了日常的知识储备,知人论世,在比较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再以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的《屈原列传》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按照《屈原列传》文末的假设,如果屈原“游诸侯”,是否真会有“何国不容”的可能?屈原的人生有没有改写的可能?自沉汨罗是不是屈原唯一的人生选择?
这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司马迁、贾谊等人的观点,让他们对屈原的人生走向进行大胆的假设。在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从主观上来看,屈原对楚国的忠诚,使他不可能“游诸侯”;从客观上来看,屈原“楚之同姓”的身份,一定会令各诸侯国对他心存疑虑,不可能委以重任。之后,他们结合历史背景,改写屈原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懂得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敢于质疑书中的观点,敢于大胆地想象,学会小心求证,以充足的论据、严密的逻辑支撑自己的观点,有效地提升了思维能力。
3.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以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诵读单元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围绕文本中的“凄凉”一词,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作者在词中写道:“无处话凄凉。”何处可以读出“凄凉”之感?
这个问题的难度较小。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从词中找到“尘满面,鬓如霜”“明月夜,短松冈”“千里孤坟”等句,读出凄凉之感。
(2)谁“话凄凉”?
针对这个问题,学生有了分歧。有的认为是东坡“话凄凉”,有的认为是王弗“话凄凉”。通过辩驳和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是夫妻二人互话凄凉。二人互话凄凉,相互衬托,更显凄凉。
(3)为何“无处话凄凉”?
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原因:十年之隔,千里之隔,生死之隔,梦境与现实之隔,导致他们“无处话凄凉”。
这组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地深入文本,加深了对词作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上要点,精心设计各种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