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粟”说历史 “粟”然起敬

2022-07-11赵晓娇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谷子小米

赵晓娇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藏品库房里收藏着这样一件文物,它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新石器时代绳纹灰陶罐,但里面盛放的东西可大有来头——它们是出土于我国内蒙古敖汉地区距今8000年前的碳化小米颗粒标本。这些8000年前的碳化粟标本,为何要收藏在博物馆里,我们还要从粟的诞生说起。

“粟”是古人对谷子的书面泛称,谷子属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北方,去壳后俗称小米,由狗尾草人工驯化而来。狗尾草也叫莠,它的植株形态和谷子十分类似,幼苗很难区分,所以就有了“良莠不分”的说法。粟在古代位于五谷之首。五谷指稷、黍、麦、稻、菽,其中“稷”就是古人对谷子的另一种叫法。稷为百谷之长,本义为稷谷,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在古代,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语,社稷就是国家民生,所以“江山社稷”逐渐演变成国家的代名词,由此也看出粟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在小麦和水稻被培育之前,小米肩负着养育华夏儿女的神圣使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同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小米不需精制,保存了维生素、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熬成粥素有“代参汤”的美誉,不仅调养脾胃、滋阴补血,还能助眠安神、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本草纲目》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脾胃不和百病生,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体生命的盛衰,可见小米的养生作用显著。

粟哺育了中华民族,滋养了华夏文明,也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数千载而依然灿烂辉煌。金黄色的小米滋养了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等,温润的小米粥是喂养中国北方古文化源源不断的乳汁。夏朝和商朝因广泛种植粟又被称为粟文化王朝。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有很多关于谷子的记载,当时的谷子泛称“禾”。在两千多年前的著名农书《氾胜之书》里,谷子被列为五谷之首;公元6世纪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里,谷子仍然排在五谷之首。明代以后,由于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及玉米、甘薯的引入,谷子的种植才相对减少。但是,谷子在我国北方地区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现有证据已经证明“粟”是在中国最早被驯化的。1976年,考古人员在太行山东麓、南洺河北岸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石铲、石镰、石墨盘、石墨棒等远古生产工具。通过碳14的测定,确定其年代为距今7400年左右,其时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随后的发掘中,陆续出土的粮窖震惊了世界。在遗址范围内,共发现窖穴548个,其中有8个粮食窖穴里面还有粮食遗存物,多以粟和黍为主,当然它们都早已碳化成粉末。生活在内蒙古敖汉的远古先民,春播、秋收,率先沐浴在文明的旭日下,早在近万年以前,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粟的种植。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曾说:“敖汉,是中华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2002年,植物考古学家在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早期村落遗址发现了1000多粒粟和黍的碳化标本,经鉴定,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谷子和糜子,距今8000年左右。2012年8月,敖汉旗的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2014年至2021年,敖汉旗连续召开八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会议达成共识——敖汉旗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小米起源地。近年来的考古研究以及各类实验证明,无论是东亚还是欧洲,当地的小米都来自中国北方这个起源地。因此,小米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更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实证,它为游牧民族转化为农耕民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上旱死粟”,说明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现实中的小米源远流长,更滋养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在武装革命斗争时期,小米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粮食,成为党领导全国军民取得战争胜利、建立人民政权的重要物质基础,堪称“红色作物”。党中央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13年中,陕北小米滋养了我党无数革命战士,战士们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毛泽东在1946年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指出:“我们依靠的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1947年3月,毛主席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时深情地说:“长征后,我党像小孩子生了一场大病一样,是陕北的小米,延河的水滋养我们恢复了元气。”转战途中,警卫员弄来一点小米,蒸了一碗小米干饭给毛主席送去。在那种特殊情况下,主席要与同志们同甘共苦,哪怕是一碗小米干饭,他也不肯接受。1973年6月,周恩來总理来到延安,午餐时,他端起小米汤喝了一口感叹道:“真香啊!”随后他满怀深情地说:“延安的小米好啊,是延安的小米哺育了我们,哺育了革命。”当延安人民为了表达心意,送给他一点小米和豆子时,他按价如数付了钱和粮票。延安的人民群众都激动地说:咱总理还是“老延安”!小米不仅好吃,其革命故事更是让人深受感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永葆艰苦奋斗本色。

不仅如此,人们耳熟能详的“小米加步枪”一词在当时承载的更是一种我党在艰苦条件下,凭借人民群众的支持,率领军民自力更生、为中华民族解放和自由顽强战斗的革命精神。1945年8月13日,毛主席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讲演《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时说:“你们吃饱了面包,睡足了觉,要骂人,要撑蒋介石的腰,这是你们美国人的事,我不干涉。现在我们有的是小米加步枪,你们有的是面包加大炮。你们爱撑蒋介石的腰就撑,愿撑多久就撑多久。不过要记住一条,中国是什么人的中国?中国绝不是蒋介石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总有一天你们会撑不下去!”1947年,贺龙同志转述晋绥军区建军会议总结报告再次说道:“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依靠群众来建党、建政、建军,来战胜一切敌人。没有阶级性、群众性的单纯建设军队,是不行的。毛主席说,我们的力量就是小米加步枪,如果看不见小米,即群众力量,这支步枪,一定不会有任何作用。”

“小米加步枪”蕴含着毛主席对我党获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两个必要因素高度概括且通俗的语言艺术,即小米代表的经济手段和步枪代表的军事手段在革命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小米代表的经济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米与屯垦戍边。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在1936年后,新四军、八路军等部主要驻扎在陕甘宁边区。从农业发展水平和军事地理格局来说,北方农田尤其是山地的灌溉条件较差且没有足够肥料,不足以产出大量粮食满足军队需求,于是屯垦制再次兴起。小米作为当地最耐旱的一种主粮,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地之气最厚,成为我党军队最可靠的粮食来源,屯垦生产的重点也围绕它进行。二是小米与“粮本位”政策。小米营养丰富、外壳坚硬、贮藏长久,晾干后的体积和重量之间比例相对稳定,自古就是“战备粮”的首选。1941年,为摆脱太行根据地的经济困境、改善军工人员生活,我军后勤部将以货币为单位计算工资改为以实物为单位计算工资,并为此发明了专有名词——饻,寓意将衣食结合在一起,说明了我党始终将老百姓最实际的问题——衣、食放在心上。正是有了这种新交易模式的出现,我党才能在那段最困难的时期生存下来。抗日战争的政治经济条件也促使我党从抗战中期开始,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将小米作为唯一的“通货”。随着战争不断获得胜利,我党长期依赖小米建立的“粮本位”财政体系也继续推向大城市。1947年后,解放军攻占中等城市和周围的平原地区,控制大片麦田和玉米地,但“小米本位”依然维持较长时间。后来,因工资制在全国施行,以实物为基础的小米本位制才在历史上彻底消失。

小米是中华民族起源和发展的主要种植作物,更是营养价值高、环保价值高的双高作物,重要指标皆优于大米、玉米、小麦等主粮;因其抗旱耐瘠、水资源利用程度高、适应性广等特性,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上,小米将为中国农业发展继续作出独特贡献。近年来,小米借力养生潮的东风,从粗粮升级为营养品,成为我国主粮里单价较高的品种。据统计,我国现在大约种植各类谷子2100万亩,其中大部分在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亩产量300~1000斤不等,总产量约500万吨,同比2000年种植面积稍小,但产量大幅度提高,主要是通过节水灌溉和杂交谷子创新取得亩产量提高。

由古至今,地位跌宕起伏的小米其实是中国社会变迁和国民生活水平发展的实物见证。小米留给后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智慧更加激励我们走好新时代的农业发展奋斗路,用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猜你喜欢

谷子小米
汾珍香 小米香
晋中国家农高区谷子研究所2个谷子新品种通过国家登记
传递
晒谷子(外一首)
寻妻
懒洋洋的兔小米
小米找毯子
发酵
小米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