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建设单位角度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022-07-10李飞

四川建筑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程变更建设单位项目管理

李飞

[摘  要]:文章从建设单位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建设单位开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对项目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环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建设单位; 项目管理; 设计; 工程变更

TU712.1A

1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工作的意义

建设单位是项目测绘、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总组织者和总集成者,是项目各参建单位的组织核心。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任务就是用最少资金投入,达到建设工程既定的质量、工期、安全、技术等目标要求,实现工程最优,建设利益最大化。所以建设单位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2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重点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项目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做好项目决策工作,即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立项工作。项目决策确定了项目的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而在项目决策时建设单位应重点加强设计阶段的工作管理,建设单位对设计工作管理的优劣决定项目的工程造价和建设阶段的管理难易。而对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而言,其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影响很大,且直接决定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工程造价等目标的实现。

3 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工作

3.1 做好项目立项工作

3.1.1 落实项目资金

有了资金保障,后续各项建设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以前出现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建设后落实项目资金,工程完成后无资金支付施工单位,导致工程迟迟不能正常移交建设单位使用。建设单位按照约定及时支付工程价款是其责任和义务,只有建设单位按时支付工程价款,施工单位才能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3.1.2 协调处理好相关单位

立项期间涉及发改、自然资源、环保、乡镇政府、派出所等多部门。涉及相关部门和人员较多,工作协调难度大。按时完成项目立项工作需妥善处理好相关单位的政策要求,需投入较大精力处理协调工作。

3.2 做好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

依据国内外相关专家对建筑工程案实例的研究分析,认为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程度高达95%以上,施工阶段最多占比为10%。而在设计阶段对节约工程项目投资的可能性约占88%,施工阶段占比却不足12%。所以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加强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和后期使用的经济效益。如关圣街棚户区综合整治项目出过一些问题,由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勘察资料不够详实,部分施工图与施工现场不符,导致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较多,图纸改变多,新增工程多,工期延后。只有重视设计阶段管理才有利于项目成本和工期控制。

3.2.1 精心做好项目前期设计工作

设计工作是项目可研、立项、初设这3个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工作,而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是建设单位应会同测绘、勘察、设计、预算等单位就如何提高设计质量,确保设计最大限度满足建设单位对项目投资、功能和质量的需求。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测绘、勘察、设计等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踏勘项目现场,真实准确详尽地收集设计项目所需相关基础资料,设计单位在充分详细的基础资料上提出科学的设计路线方案,通过反复比选设计路线方案后确定最优设计方案。未进行充分比选的方案很多时候会出现设计工艺、技术落后,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达不到施工要求,或者后期出现经常修改图纸、变更设计内容等情形,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工期和投资。例如在关圣街棚户区综合整治项目中就出现了施工道路污水管网直径为400 mm,而碰管对接的污水管网为300 mm,导致工程重新改变该段污水管网排水接纳点位置,直接新增污水管网100 m,影响工期2周,增加工程造价约8万元。只有勘察单位与设计单位配合融洽,勘察资料的详尽齐全才是设计质量高的基础条件。勘察资料的详尽需要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的现场调查和多方收集基础数据资料。

3.2.2 选择高水平的设计单位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复杂性等特点,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项目建成后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根據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相关统计数据资料分析,约有40%的工程质量事故问题都是因为设计质量问题所引起。而设计缺陷问题往往在施工阶段才表现出来,弥补难度较大,工程进度和投资影响较大,容易影响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同时设计质量缺陷问题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内容的多少,而设计变更索赔责任往往由建设单位承担。所以建设单位在选择设计队伍时应注重设计队伍整体素质、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及设计单位各专业的配备和协同情况等,只有好的设计团队才能出优秀的设计成果,只有高品质的设计成果才能有效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建设出高品质的工程。

3.2.3 审查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的优劣关系到工程施工过程的索赔,业主方对施工图预算的审查主查从几点入手,一是审查预算是否有漏项。二是审查工程量计算准确性。三是工程定额取费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施工实际要求。通过核实工程量及单价,确定工程项目造价,降低项目建设造价偏离控制目标。如果漏项较多、工程量计算不准确、施工工艺不符合现场实际等问题,增加施工方的工程变更索赔,无形增加业主方的总投资,对业主方的投资控制不利。所有建设单位应做好施工图预算把控工作,准确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防止工程预算超设计概算和投资估算情形,最终实现高效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资金的有效利用。

3.3 做好施工单位选择与过程管理

3.3.1 做好施工招标工作

工程施工招标是建设工程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模式,建设单位应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在招标阶段应做好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确保投标人具有法人资格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有与工程建设规模相匹配的资质等级证书。建设单位应鼓励参与过类似项目建设或有类似获奖项目建设的优秀施工单位参与竞争,同时在招标文件中适当增加工程业绩的综合评审因素占比权重。

3.3.2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过程管理

有实力的施工单位是实体工程质量的保证,建设单位公开选择施工单位后要督促其按照相关要求配齐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项目经理和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出勤率,确保项目施工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人员到岗履职尽责。

3.4 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管

建设单位应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还应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加强质理管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同时建设单位应理顺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关系,结合建设工程项目实际,建立施工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企业监理、建设单位负责、政府职能部门监督"四个层次"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践证明,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好坏优劣与建设单位是否参与管理及管理的精细程度直接相关。只有建设单位重视项目质量管理,工程项目坚固、安全、耐久、美观的目标任务就能实现。

3.5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5.1 建设单位应加强工地安全管理工作

在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应与施工单位书面签订施工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1)要明确施工单位要为项目购买工伤保险、安全责任险和为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2)要定指导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等工作,坚决制止施工单位野蛮施工、违章施工作业。

(3)要指导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并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4)应做好施工过程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拨付及使用,确保安全措施费真正用在安全技术措施上。

(5)牵头组织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安管人员进行工地现场安全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解决。只有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工程项目才能如期安全完工。

3.5.2 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和川建行规[2018]3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的要求,履行建设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责任,保障危大工程施工安全。

3.5.3 落实设计方的施工安全责任

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要督促设计单位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和措施。

3.6 做好“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1)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企业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绿色施工。

(2)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编写省部级工法,进行专项课题研究,提炼申报专利和科研成果。

3.7 做好工程项目变更造价的管理

工程变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遇见,且大多数变更事项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的投资和进度。所以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在发生工程变更时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3.7.1 重视工程变更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在前期工作中对工程项目现场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够详细,施工图设计难免会有缺陷,导致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图与工地现场实际有差异,如施工现场重要节点高程有出入、市政排水管网接纳点位有误或偏差、项目用地红线和场地尺寸与施工图纸不符等情形,造成经常进行工程设计变更,严重情形可能出现影响工程投资和工期的重大变更事项。所以建设单位应尽可能控制非必须的工程变更,对影响工程造价和进度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采取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来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7.2 严格计量管理

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量的认定工作,准确计量是减小工程变更对项目造价影响的关键,甲方现场代表和监理人员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最了解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能准确记录变更工程量,且准确计量是建设现场代表和监理人员工作职责,工程量计算较为准确。

3.7.3 科学确定变更单价

工程项目变更费用由工程变更数量和变更单价确定,所以确定变更单价是关键。变更单价的确定应依据合同进行,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价格执行;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参照类似价格执行;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施工单位结合当地市场价格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确认后执行。单价变更应做到科学合理,有依据。

3.8 做好工程资料的归档管理

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完整的工程档案资料是为工程的竣工验收评定和后期维修、管理、使用及改建扩建提供重要依据。所以建设单位应按照当地城建档案馆的要求,牵头组织汇总施工、监理、设计、勘察、检测等单位资料,规范标准地进行组卷装档并移交当地城建档案馆保存。

3.9 做好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最重要的措施是组织措施,而人的管理是组织措施的核心组成。所以建设单位应做好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

3.9.1 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建设單位应在项目开始阶段组建项目管理机构,明确机构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岗位职责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按时完成组织下达的工作任务。

3.9.2 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明确工作标准

项目实施的好坏并不一定代表甲方管理水平的优劣,但问题项目在一定程度确能客观反映甲方项目管理的管理水平。多数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工程现场的管理经验,对把控整个项目实施的能力较差。如乡镇道路建设项目经常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乡镇负责监管,村主任一般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现场代表,很少能详尽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目标,经常出现增加工程建设内容等情况,工程项目按即定目标实现较难。建设单位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明确工作标准,通过合理考核方法,甄别出工作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通过选用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工程项目的目标才能全面实现。

3.9.3 配备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四川省住建厅于2021年12月印发川建行规【2021】16号文件《关于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若干措施》,要求建设单位应配备具有工程建设类执行资格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管理人员来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所以建设单位应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单位有什么人就用什么人,能干多少事就管多少事的方式来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按文件要求落实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实现专业人管专业事,建设工程项目就能实现既定各项目标任务。

4 结束语

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是各参建方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我们不但不能忽视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还应该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系统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最优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只有建设单位重视项目建设,重视项目管理工作,重视项目管理中管理人员的核心地位,项目管理才能朝着健康平稳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旭波,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思考[J].工程造价管理,2011(2): 41-45.

[2] 陈钦,浅谈工程建设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2(3): 224-2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S].

[4] 川建行规[2018]3号,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S].

猜你喜欢

工程变更建设单位项目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工程变更对工程结算造价影响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措施讨论
建设单位修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从工程结算审计角度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
工程变更引起的措施费调整研究
核设施土建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与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