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探究

2022-07-09

甘肃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住户空间设计屋顶

陈 琨

(甘肃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近些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渐增强,在建筑领域也开始流行生态建筑设计概念。公共空间是人们开展各种活动、交流沟通时广泛接触到的外部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服务的同时,还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生活、娱乐需求等。在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情况下,将设计感、人文性呈现出来,结合周边环境打造出具有特殊性的公共空间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空间环境是本研究的重点。

1 公共空间设计意义

公共空间属于城市住宅区域的重要构成,能够将住宅特点呈现出来,而且公共空间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优化城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于居住者而言,住宅的舒适度是选择住宅时的重要因素,公共空间作为人们生活和娱乐的场所,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1]。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宜居性和舒适性设计理念融入设计文稿中,尽可能在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居住的情况下,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舒适性体验。同时,设计公共空间有助于提升城市质量,实现空间合理性设计,完善城市功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也能推动城市住宅区域的发展。

2 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

2.1 对周围空间进行融合

在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将公共空间和周围空间进行融合,保证城市规划和主体文化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尽管相关部门在建设城市住宅时已经意识到周围空间会对住宅公共空间设计造成影响,很多住宅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居住人口、土地资源、设计师等因素的干扰,容易出现公共空间和周围建筑不协调的问题,例如一些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城市,北京、西安等,现存有大量的古建筑,但随着外来人口逐渐涌进,人均占有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城市规划不得已占用古建筑土地。或者在古建筑周边区域建设住宅小区,不仅会影响城市规划的协调性,还会提升公共空间设计和建设的难度。

2.2 对当地文化进行融合

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进度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区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住宅从设计到建设、应用投入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为了保证住宅小区建设的效率,很多设计师在对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套用以往使用过的设计方案,这样会导致城市中很多住宅小区的公共空间建设较为类似,不具有自身的特色[2]。然而,我国建筑已经经过了5 000 多年的发展史,建筑中也饱含着浓浓的地方文化,不同阶段古时期建筑的特点会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等,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都将当地的住宅公共空间特色呈现出来。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即使不同地区的住宅建筑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具有一定特色,但是这种千篇一律的问题依旧存在,没与城市文化巧妙的结合起来,导致公共空间建设缺乏特色。

2.3 空间利用效率不高

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城市住宅公共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在公共空间中,人均使用面积低于40 m2,而且人均占有率和实际评价数据相对比,差距较大。公共空间同住宅居住空间一样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娱乐休闲需求,对公共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提升利用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

3 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3.1 标准层的公共空间设计

3.1.1 楼梯空间设计

楼梯空间是城市建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消防疏散通道,也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建设。城市住宅设计人员在住宅最初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将其作为邻居交往和休息的主要平台,就能有效提升楼梯空间的利用价值。

3.1.2 走廊空间设计

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住户的隐私性问题,采用双廊式设计,满足住户的交往需求和隐私需求。而且在内廊设计的基础上将入户门厅设计融入其中,能够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保护隐私性;通过外廊设计为居民提供运动场地和交往场地[4]。

3.1.3 入户空间设计

在城市住宅公共空间中,入户空间属于隐私性最高的空间,通常会被认为是室内面积不足而占用公共空间。相关学者通过对集合住宅、北京四合院等类型的住宅进行调查,发现住户并不是由于居住面积小而将杂物堆放在户外,而是这一种普遍自发的行为,住户会下意识占用公共空间来扩大自己的空间,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问题就会凸显出来[5]。因此,在对城市住宅建筑中的入户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在设计时让每一家的入户口都向后退1.3 m,构建一个1.3 m×6 m 的“U”型入户空间,将这一空间作为过渡空间来应用,能够实现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的递进。对这个低于10 m2的入户空间进行设计,能够促使公共走廊处于一个具有合理性的范围内,保护隐私和促进交流。同时,入户空间设计和走廊空间设计可以应用不同的地面材料、天花板材料等进行区别,突出空间区域的划分,将空间层次感体现出来,确保空间具有延续性。另外,为了符合不同住户的不同审美需求和居住需求,可以对每一户设计具有特殊性的标志,提升入户辨识度。

3.2 屋顶花园空间设计

屋顶空间设计优点包括以下3 个方面:第一,假如将屋顶作为公共空间,能够在不占用土地资源的状况下,满足各个住户对公共空间活动的需求。第二,能够缓解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热岛效应。经过环保组织调查研究发现,假如城市屋顶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大于70%,大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量将会减少80%以上。第三,有助于提升环境保护效率。合理应用屋顶的公共空间,能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压力。

屋顶公共空间设计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交通,如何让住户有效的到达屋顶成为设计的重点内容。对此提出2 种设计方法,第一种是利用每栋楼的电梯和楼梯通道到达屋顶;第二种是采用双螺旋式外廊的方式到达屋顶,如图1 所示。这2 种方式都能解决居民到达屋顶的交通问题,也为屋顶公共空间设计提供可能。

图1 双螺旋式外廊设计

另外,除了对屋顶到达方式进行设计之外,还需要让屋顶花园内部设置完善,具体可以对屋顶公共空间设计为4 个部分,分别为观赏区域、运动健身区域、休闲区域、聚会区域等[6]。

(1)观赏区域。主要是进行绿化设置,并不是让居民活动,能够为其他区域的居民活动提供一个观赏景色的条件,而且还能对整体建筑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2)运动健身区域。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运动需求,具体可以分为3 个板块。针对儿童来说可以设计儿童游乐玩耍的区域;针对青少年需要运动健身的人群来说可以设计一些锻炼器材;针对老年人群来说可以设计运动广场,为其提供跳广场舞、练太极拳的空间。同时,可以在运动健身区域旁边设置休闲区域,满足住户运动健身之后休闲放松的需求。而且整个运动健身区域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与螺旋式外廊衔接起来,保证整个住宅中运动健身区域空间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立体性。

(3)休闲区域。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该区域设置目的,重点为居民提供休息、交流的空间,可以设计具有防腐性的木制地面,设置休闲桌椅等,凭借天然条件为居民提供温馨的露天交往环境。

(4)聚会区域。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将其划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性和隐私性的围合式空间,邻居之间创造交流环境。还可以设计露天电影院,创造良好的聚会氛围。

3.3 中心绿地空间设计

对于围合形式的城市住宅建筑来说,在整体建筑的中间位置有一块空间上的中心区域,对此可以对该区域进行绿地空间设计,创造良好的住宅环境。在对中心绿地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以低矮的植物为主,比如低矮灌木、花卉、草地等,也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景观小品,提升该区域的观赏性。同时,采用人性化设计原则,设计景观步道,对整体中心绿地进行划分,满足居民行走需求的同时,还能让居民深入其中进行绿色环境体验,让整个城市住宅更加的生态和环保。

4 结语

总之,在对城市住宅进行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居民,尽可能保证设计的初衷是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采用舒适性、生态性和人性化设计理念,让居民体会到不一样的居住环境,并且还能通过公共空间加深邻里之间的交往,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住户空间设计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屋顶屋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简单的高招
屋顶的雪(外四首)
射频感应电子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