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案例在卫生毒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09冯斐斐陈小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毒理学三聚氰胺毒性

冯斐斐,薛 源,陈小玉,张 巧,巴 月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郑州 450001)

卫生毒理学是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如何运用毒理学数据来形成国家决策,进而保护环境、保护公众的健康是其重要任务。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卫生毒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多且繁杂、信息量大,教学缺少趣味性。因此急需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在近年备受推崇[1],特别是含有思政元素的案例[2-3],将案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和党史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获得优秀的道德品质。以下将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及其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例进行思政案例的陈述。

1 案例简介[4]

2008年5月,一位网民揭露他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顺县城一家超市里买的三鹿奶粉有质量问题,该奶粉令他女儿小便异常。2008年7月,徐州儿童医院一名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留言系统里反映2008年婴儿双肾结石导致肾衰的病例大量增多,且大多饮用三鹿奶粉。2008年9月8日至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已有1名婴儿死亡,之后中国多省相继发生类似事件,引起外界关注。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奶粉。中国卫生部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中国卫生部开展了全国的调查,发现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的婴幼儿累计39 965人,正在住院的12 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 579人,死亡4人。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继而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进行检验,发现全国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均检出三聚氰胺,事件迅速恶化。

2 思考题

(1)三聚氰胺是什么?为何会出现在婴幼儿奶粉中?(2)有学者发表言论指出:三聚氰胺属于低毒化学物,毒性很小,民众可不用担心。这一表述合适吗?为什么?(3)如何对一种化学物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与国家安全标准有什么关系?

3 分组讨论

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10 min,之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4 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案例分析

4.1 三聚氰胺是什么? 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无味的结晶粉末,分子式为C3N6H6(图1),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同时还可用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

图1 三聚氰胺结构式

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7%,而一般蛋白质含量在16%左右,三聚氰胺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测值。三聚氰胺含氮量虽高,可这种氮却不能被人体吸收,而且,人如果长期摄入会导致泌尿系统疾病,例如膀胱、肾产生结石,并可诱发膀胱癌。1983年在美国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高剂量的三聚氰胺可使雄鼠患膀胱结石。因此,美国早已明令禁止向动物饲料和人类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

4.2 为什么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目前,行业普遍采用一种相对简单的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凯氏定氮法[5]。这种方法仅检测含氮量,依此推出蛋白质的含量。因为三聚氰胺含氮量高和白色无味的特性,使得三聚氰胺成为不法分子的理想“添加剂”。

4.3 该案例与毒理学的关系 有学者发表言论指出,三聚氰胺属于低毒化学物,毒性很小,民众可不用担心。这一表述合适吗?为什么?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内的毒理学专家快速进行了三聚氰胺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6],通过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28 d喂养试验确定三聚氰胺在体内各器官分布,三聚氰胺毒作用剂量范围,是否有遗传毒性及毒作用靶器官。结果发现,三聚氰胺雄性、雌性半数致死剂量(lethal dose 50,LD50)均为 5 840 mg·kg-1·bw-1,无遗传毒性。以肾结晶体形成为毒性观察终点,三聚氰胺雄性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为12.5 mg·kg-1·bw-1,雌性 25.0 mg·kg-1·bw-1,毒作用靶器官为肾脏。该毒理学评价为三聚氰胺中毒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制定三聚氰胺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一项毒理学试验[7]探讨了三聚氰胺对小鼠的急性毒理(设置8个染毒剂量,观察小鼠1周内的中毒表现,计算其LD50及95%置信区间)和蓄积毒性(以1/3 LD50固定剂量连续染毒,在试验期内观察记录动物死亡数,当试验组动物累计死亡达50%时结束试验,计算蓄积系数),结果发现,三聚氰胺小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为2 958.69 mg·kg-1·bw-1,LD5095%置信区间为2 187.00~3 981.07 mg·kg-1·bw-1。蓄积毒性试验的蓄积系数为4。参照我国食品安全性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三聚氰胺为低毒物质,有中度蓄积毒性,可造成肾、肺、肝及脾等内脏器官的损害。

一直以来,国内外缺乏对化学物毒性大小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统一标准和参数。目前常采用化学物急性毒性实验得到的LD50评价化学物毒性。但急性毒性实验的终点指标是死亡;而慢性毒性实验由于终点指标不同,无法比较。此外,急性毒性实验的对象是动物,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人。三聚氰胺事件中,已经使多数婴幼儿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显示该物质在一定剂量下对人有危害,慢性毒性非常明显。所以专家提出“三聚氰胺属于低毒化学物,毒性很小,民众可不用担心”的言论是错误的。作为专业人士,发表言论需要谨慎,不能误导大众,要根据专业知识为政府决策服务。

4.4 如何对一种化学物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与国家安全标准有什么关系?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8]主要通过体内、体外试验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阐明化学物的毒性及潜在危害,以决定其是否可以进入市场或阐明其安全使用的条件,达到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由于各种化学物的暴露方式和途径等不同,安全性评价的程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通过遵循分阶段试验的原则。第一阶段试验:在了解化学物的理化特性,查阅相关文献和评价结构-活性的基础上,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获得LD50。第二阶段试验:在第一阶段试验提供剂量设计参考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短期重复剂量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通常依据其遗传学终点确定组合试验。第三阶段试验:包括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与发育毒性试验和毒物动力学试验。第四阶段试验:包括慢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通过以上毒性试验,结合化学物的毒作用特点、性质、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性质、剂量-反应关系分析,以及人群暴露监测、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中毒事故调查和志愿者试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评价其安全性。安全性评价的标准需要通过一系列毒理学试验,获得“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LOAEL,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NOAEL和LOAEL是评价化学物毒作用与制订安全限值的重要依据。安全限值=NOAEL/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考虑到物种间差异(×10)和个体间差异(×10)两个安全系数的乘积设定的,通常为100。该安全限值可应用于人群,用于制订国家安全标准。

食品中某物质的安全性评价除了必须进行传统的毒理学评价外,还需要进行人体研究、残留量研究、暴露量研究、膳食结构和摄入风险性评价等。而NOAEL也是制定食品安全性评价中最重要的基本参数。卫生部经过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于2011年4月6日制订了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最新限量值[9]。公告如下: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黏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有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9]。为确保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在总结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公告(2008年第25号公告)实施情况基础上,考虑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已提出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标准,特制定我国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 mg·kg-1,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 mg·kg-1,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4.5 中国政府如何应对“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三鹿集团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快速响应,国家部委各部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紧急处理该事件[10]。卫生部紧急、免费救治患儿;国家质检总局启动应急管理机制,检测所有奶制品;工商总局坚决追回、销毁全部“问题奶粉”,避免任何一包“问题奶粉”危害人民;农业部从源头把关,从奶牛饲料到养殖企业全方位质量检测,切断不合格牛奶的源头;政法部门快速侦破,还受害人公道,三鹿奶粉事件所有涉事人员均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5 该案例中的思政元素

5.1 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从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对三鹿集团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应对和处理,我们不难看出“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务院启动“I级响应机制”,自上而下发出了维护人民生命安全、捍卫人民健康的坚决号令。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在积极行动,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担起守护人民健康的职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5.2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中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11]。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大健康不仅要求已病后能够治愈,更意味着增强未病时的预防能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健康管理需要关口前移,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目前全世界正在使用以及新出现的化学品数以万计,涉及药品、食品、化妆品、农药、杀虫剂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毒理学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的战略和理念,在制定化学品卫生标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助政府制定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法律方面做出自己的全部贡献,为“人民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

5.3 教育学生要“为人诚信” 诚信是为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要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就是诚信丧失的典型案例,为了追求利益,失去为人最基本的道德,以次充好,造成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还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通过该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真正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有诚信、有担当的人。

6 结语

通过对“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这一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将经典案例分解成学生可接纳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课件等直观方式进行讲解,经小组形式的探讨、分析与交流学习,使教学内容于具有实践意义的具体问题情境中融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资源整合、自主学习、团队协作、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此外,在案例分析中融入思政元素,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意识、社会责任等要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猜你喜欢

毒理学三聚氰胺毒性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的相关议题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天然活性化合物松萝胺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中国毒理学会启动毒理学家资格再认证工作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名单及资质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