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我做主”——大班云上主题课程开发与实施
2022-07-09刘园园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雍景新城幼稚园
文/刘园园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雍景新城幼稚园
雍景新城幼稚园的花园课程以“主题”为主要组织形式。“主题”的来源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包含了学科领域、社会生活事件、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文学作品等。新冠肺炎疫情让师幼开启了居家生活,我们开始思考——怎样让幼儿的居家生活更有意义?居家期间的生活与开学后能否建立联系?我们可以让幼儿在居家期间为开学的毕业季做准备吗?如果我们开展主题活动,主题的来源是什么?教师、家长做什么?怎么做?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徐州市教育科学院学前教研员与园长、业务园长、资源管理员进行了第一轮课程审议。经过讨论,我们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价值判断:第一,家庭和幼儿园协作一致的指导,会使幼儿的居家生活更有意义;第二,课程开发如果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并且服务于特殊时期幼儿的发展,是具有研究价值的;第三,教师和家长要有正确的课程观、儿童观,明确课程开发是在居家条件下积极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挑战、做事的空间。
第二轮课程审议在大班组内召开。大班组教师对居家期间的课程开发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她们提出:居家生活结束后,大班幼儿就要毕业了,一些家长和幼儿已经通过班级群、电话等渠道,向教师询问还有没有毕业典礼、毕业照、毕业活动等。“怎样毕业”“什么样的毕业典礼”是不是孩子生活中的关键事件?毕业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什么价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毕业活动如何组织?经过集体的讨论,大班组教师一致认为:“毕业主题”是大班幼儿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指向幼儿的感受与愿望,又是与幼儿的生命成长息息相关的,围绕这个主题可以设计和组织多领域的活动,能够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究和真实体验,激发幼儿的多种情感。因此,毕业活动是具有多种价值的主题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生活化、经验化的操作过程,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强调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居家期间如何让幼儿的生活成为学习、行为成为经验,如何使家长成为课程实施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是本次课程开发思考的主要问题。因此,居家期间我们云上主题课程的开发从“激发—回应—发生—看见”四个阶段展开,每个阶段都通过微信群指导家长形成密切协作,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提供支架。
一、激发——发现幼儿与“毕业”的关系
1.居家环境激发幼儿对“毕业”的期待。
幼儿的家庭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构成。在这个环节,家长与幼儿通过讨论列出清单,共同准备书包、文具、闹钟等入小学的物品,并讨论这些物品在上小学后有什么用、怎么用,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准备与讨论的过程,也营造了对毕业、入小学的积极心理环境。我们鼓励家长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谈话交流,比如:对升入小学有什么期待?对幼儿园教师、小伙伴有什么想说的?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交流自然而然地激发幼儿对“毕业”的理解与期待。
2.家园互动支持幼儿对“毕业”的表达。
大班教师在资源管理员推荐的绘本清单中选择了《小阿力的大学校》《我上小学了》等优质资源,提供了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在开展有质量的亲子阅读的同时,指导家长利用视频、文字等记录形式把幼儿对于“毕业”的表达、期待、疑问收集起来,为班级主题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回应——建立幼儿与“毕业”的关系
课程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判断,以及随之采取的教育策略。本次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通过线上审议、线上指导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了解幼儿发展状态、收集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与家长形成一致的教育策略,以积极的回应帮助幼儿与“毕业”主题建立关系。
案例1:大三班教师邀请了10名家长代表参与线上审议。教师首先介绍了毕业主题活动的背景及目标,并提出探讨问题:如何满足幼儿对于“毕业”主题的兴趣?毕业季的活动内容可以有哪些选择?家长们各抒己见、热烈互动,有的家长想邀请专业人士给幼儿拍毕业照,有的家长想给幼儿办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并提出幼儿可以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展示自己等。听完家长的讨论,教师在群里分享了资源管理员提供的文章《对大班毕业典礼活动的几点思考》《浅析如何在幼儿园毕业活动中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请大家阅读后再讨论。家长们阅读后表示,确实忽略了幼儿的感受,不能用成人的想法和期待去规划幼儿的毕业典礼,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幼儿,让他们自主设计、策划毕业活动。通过这个环节,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观、儿童观上达成了一致,也为后续活动的组织打好了基础。
教师和家长探讨的主题最终集中在:如何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如何让幼儿主动探索、设计、策划?大家认为可以利用调查访谈、视频、表征等方式提前收集幼儿对于“毕业”的零散经验,然后家园之间开展一次云端见面会,幼儿分享对于“毕业”的理解和想法。
大三班的第二次课程审议是以家园云端见面会的形式开展的,参与者为班级教师、幼儿、家长。这次的见面会上,每个幼儿都分享了对于“毕业”的理解以及“毕业”活动的期待,教师及时记录并形成了主题目标、梳理了主题脉络。
通过两轮审议,家长深刻体会到他们不仅是幼儿居家期间的陪伴者,更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支持者、参与者。他们明确了要尊重幼儿的想法,要敢于放手。班级教师也深刻感受到协同一致的家园合作,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基础。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家长、教师发展的价值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案例2:大二班在实施“制作毕业礼物”的活动过程中,不少家长向教师求助,表示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互动。大班组教师经过讨论,认为家长与幼儿的回应确实需要一定的专业方法,于是决定通过录制微课的方式指导家长。大班组教师向家长提供了一系列微课,包括“如何引导幼儿创作毕业礼物?可以提供哪些创作材料?如何搜集材料?”
微课发布之后,教师又开始了新一轮思考:家长能否做到放手?幼儿真的能够自主吗?如何引导家长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于是,第二轮微课围绕“幼儿艺术作品欣赏与评价”展开。教师们认识到,我们不仅要随时对家长的指导进行分析、诊断,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课程理念进行反思、诊断。
三、发生——拓展幼儿与“毕业”的关系
“毕业季”主题课程最终成为班本化的课程,从主题核心“毕业季”到各种逐渐细化的课程网络分支过程,是幼儿愿望被关注、被尊重从而产生新主题、新活动、新方向的动态过程。
以大三班“留住时光——我的毕业照”居家活动为例。家长与幼儿共同策划毕业照的拍摄方案,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想和谁一起拍毕业照?想怎么拍?在哪里拍?准备哪些道具?穿什么服装?有的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了调查问卷,有的幼儿通过绘画表征自己的愿望,有的家长用视频记录幼儿的想法,还有的幼儿提出自己拍毕业照。家长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幼儿惊人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他们开始求助班级教师如何回应、发生新的学习。教师适时抛出陈鹤琴先生的观点——凡是儿童能做的,都应让儿童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能想的,都应让儿童自己去想。在班级的亲子平台呈现出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有的幼儿发现自己要先学习拍照才能拍出漂亮的毕业照片,于是家长与幼儿在家学习各种摄影的技术;有的幼儿提出想穿花瓣裙拍毕业照,于是花瓣裙的设计制作活动开始了。在教师的积极指导和鼓励下,家长们选择发现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让幼儿的探究与创新行为不断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理念不断转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评价能力也不断提升。让幼儿有问题可问、有事情可做成为家园一致的认识。
四、看见——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看见的寓意即为“分享、共享”,让幼儿看见自己的经验萌生自我认同感,让幼儿看见同伴的经验形成多元欣赏与评价的能力。云上主题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探索出课程展示、分享的新途径、新举措:展示、分享不仅可以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家园联系平台、幼儿园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进行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展示、分享;分享的主体可以是幼儿、家长、教师、园长等。本次主题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已经逐步将居家期间记录幼儿学习与探究过程的视频、照片、作品等进行分享,开展了“云上设计”等活动;后续我们还将对课程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优选部分进行数字化处理,收录进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在幼儿复课后的毕业典礼上进行分享,让幼儿体验到完整的“毕业季”活动,最终课程落脚点回归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