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佛寺井田煤层气井生产特征研究

2022-07-09郭燕珩刘海涛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井田低产气井

郭燕珩,张 林,陈 龙,刘海涛

(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1 井田概况

大佛寺井田主体构造位置位于彬县背斜以北的大佛寺向斜区南翼,并向南跨越彬县背斜。总体构造为一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由三叠系基底继承而来。地层倾角平缓,一般3°~5°,最大17°~21°[1]。由于受同沉积构造作用的影响,煤矿内由北向南依次有安化向斜、祁家背斜、师家店向斜、彬县背斜等。据钻孔揭露,未发现断层(见图1),但据三维地震勘探结果显示,井田内存在小断层。

井田内延安组4 煤全井田可采,煤层全厚0~19.42m,平均11.65m,属特厚煤层。剖面上:自下而上含煤性变差,下含煤段含煤性好,中段次之,上段极差。平面上:井田周边向中心区含煤性变好,东部较西部含煤性好。

井田侏罗系以上地层未经受强烈的构造挤压和变形,构造简单,对煤体结构无重大破坏。各煤层均为细条带—条带结构,层状构造,煤层划分以原生结构煤为主,其次为碎裂结构煤,且4 煤渗透率为3.06~5.73mD,整体而言,该区煤层渗透率较好[2]。

通过对测试的瓦斯含量有效数据统计:4煤空气干燥基瓦斯含量为1.00~5.57m3/t,平均2.37m3/t;干燥无灰基瓦斯含量为1.19~6.29m3/t,平均2.75m3/t。甲烷浓度55.31%~89.8%,平均75.33%[3]。

总体而言,大佛寺井田煤层气地质条件比较优越,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2 煤层气井产能分级

科学合理的分级分类有助于生产管理,并能够为生产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按照稳产期的平均日产气量、日产水量及稳产期的稳定程度,把本区块煤层气井划分为4个级别:

(1)高产气井:气井的日产气量大于4000m3/d,稳产期一般相对较长,在4个月以上;

(2)中产气井:气井的日产气量在500~4000m3/d之间,稳产期较短或基本没有稳产期,排水期较短;

(3)低产气井:气井的日产气量在100~500m3/d之间,稳产时间很短,基本在产气量达到产气峰值之后就迅速下降;

(4)不产气井:由于投产时间较短,气井还处于排水阶段,未开始产气,产气量为零或投产时间较长,气井只产水不产气。

统计分析了矿区42口井的资料,高产气井9口,占22%;中产气井22 口,占52%;低产气井4 口,占9%;不产气井7口,占17%(图1、图2)。

图2 大佛寺井田产能分级图

3 不同类型井生产特征研究

3.1 高产气井生产特征

本井田高产气井通常稳产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大于4 个月),且峰值产量高(气井的日产气量大于4000m3/d)。同样,高产气井排水期也较短,一般在产水量达到最高值时才开始产气,之后产气量逐渐上升,产水量逐渐下降。

DFS-C02井为近端对接多分支水平井,煤层进尺累计3033m,煤层厚度17.5m,本井选井井位好,处于师家店向斜控制的中心地带,煤层含气量高,煤层厚度大,井眼轨迹上倾明显并且平滑,最大程度的符合了井位重力、应力和压力这三种力的控制[4],并且处在煤矿井下煤层开采扰动较远区域,煤层圈闭性较好,地质水文条件好。并且实施了欠平衡作业,欠压值为0.50MPa 左右,同时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口严重失返的情况下,依然采用清水钻进,实行边漏边补水边钻进,最大程度地防止了煤层污染和通道堵塞的情况,并且在完井后进行了清水洗井,进一步清洁了井眼,后期在排采过程中经过了长期的降水降压的过程,期间在排采制度上经过多方专家论证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修订和完善,逐步探索出适合于本区域、本井的排采制度,并且使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精度地控制了采气过程,这一点从产水和产气曲线的契合关系明显得到验证(图3)。因此本井取得了峰值日产气30537m3,累计产气1771×104m3的高产气量。并且在排采7 年时间后目前仍然维持在日产3500余立方的产气量。

图3 大佛寺井田DFS-C02井生产曲线图

DFS-05井为近端对接多分支水平井,煤层累计进尺3000m,煤层厚度17.29m,本井选井井位好,处于师家店向斜控制的中心地带,煤层含气量高,煤层厚度大,井眼轨迹上倾明显并且平滑,最大程度的符合了井位重力、应力和压力这三种力的控制,并且处在煤矿井下煤层开采扰动较远区域,煤层圈闭性较好,地质水文条件好。但从2017年4月份开始的排采制度不是太理想,井下动液面和压力不是太匹配,无法形成稳定和有效的解吸压降,不能建立有效的解吸压降漏斗,虽然不是太完美,但是瑕不掩瑜,本井从总体上评价还是属于理想的,最终形成峰值日产气13416m3,累计产气1581×104m3(图4),并且在排采将近6年时间,目前仍然维持在日产气2700m3左右。

图4 大佛寺井田DFS-05井生产曲线图

DFS-M68 为远端对接多分支水平井,本井属于DFS-CO2 井、DFS-05 井的区域拓展井,在 2 口高产井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化布井,符合以上两口井的布井优势,目前累计排采时间18 个月,日产气1 万余方,累计产气339×104m3。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后期制定并且严格执行合理的排采降压制度,以期在后面的排采中延续取得高的煤层气抽采气量。

3.2 中产气井生产特征

本井田中产气井的特征为稳产时间较短或基本没有稳产期,并且排水期较短,气井的日产气量在500~4000m3/d之间,峰值跨度较大,并且没有较强的规律性(图5)。煤层气井的峰值产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层的产气潜能,因此,对于这类井,可以通过煤层气井排采制度的优化(包括确定合理的压差、合理的排采速度等)、不同地质条件优选合理的排采组合方式等一些措施来提高气井产量。

图5 大佛寺井田DFS-124井生产曲线图

DFS-M124 井为近端对接多分支水平井,煤层进尺累计3000m,覆盖范围较大,煤层厚度11m,厚度较大,本井选井井位好,处于师家店向斜控制的中心地带,煤层含气量好,井眼轨迹总体上倾明显但主分支右侧分支末端稍有下倾,这会导致在煤层中钻进时井眼轨迹难以把握,造成井眼轨迹不平滑部分井段有水封情况发生,但总体符合重力、应力和压力这三种力的控制,并且处在煤矿井下煤层开采扰动较远区域,煤层圈闭性较好,地质水文条件好。

同样,还有DFS-C04 井为“V”型远端对接井,本井受祁家背斜控制,含气量高,煤层厚度大,渗透率好,日产峰值达到4408m3,距离设计日产峰值6200m3尚有空间,最终累计产气355×104m3。

3.3 低产气井生产特征

稳产时间特别短是低产气井的一个显著的生产特征,其产气量达到产气峰值之后就迅速下降,只有少数几口井在达到产气量峰值后能持续生产一段时间,大多日产气量在100~500m3/d之间。另外这些低产气井的排水期都较短,开始投产时地层压力等于临界解吸压力,煤层中本来存在游离气,只是气相不连续,随着水量的产出,地层压力下降,有越来越多的气体解吸出来,气体形成连续相,并伴随着产水一起产出,并且这些井的产气量低且波动较严重,生产不连续。

这种井多数属于储层中近井地带堵塞严重,砂堵加煤粉堵塞,难以在储层中建立有效的解吸压差,也不能迅速地扩大压降漏斗,造成产水少甚至不产水,无套压,产气少甚至不产气。

3.4 不产气井特征

本井田不产气井的产水量很小,每个月只有几个立方米到十几立方米,这类不产气井大部分是选井位置不适,井型设计方面尚需研究论证,完井方式欠佳,以及本身所处地质构造部位引起的,本身煤层中的含水量较少,周围供水量较少,这类气井的地层压力降低较慢,煤层达到临界解吸压力时间较长,因此排水期较长,对于这种井一般是开采一段时间后仍未有气体产出,就进行关井处理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4 小结

经过中外煤层气工作者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煤层气排采的八字原则:“缓慢、稳定、长期、连续”[5]。煤层气排采技术中最关键的三个控制是:液面控制、套压控制、煤粉控制[6]。根据这一原则,对比分析本井田的排采特征时发现,本井田在排采时出现了完全契合降压、解吸从而形成稳定的降压漏斗的特征,并且排采制度严格执行了这一制度,因此,排采效果整体良好。

统计分析了矿区42 口井的资料,大多排采时间在3年多,其中高产气井9口(>4000m3/d),占22%;中产气井 22 口(500~4000m3/d),占 52%;低产气井 4 口(100~500m3/d),占9%;不产气井7 口(<100m3/d),占17%。整体来看,本井田这42 口排采井高、中产气井数量占比高达74%,低产和不产气井占比36%,整体效果较好,对比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大部分生产井的排采时间达到6 年以上产气井98 口,其中高产井(>1000m3/d)24 口,中产井(500~1000m3/d)21 口,低产井(<500m3/d)53 口,低产井的数量达到一半以上的情况来看[7-8],本井田产能等级划分相比柿庄南区块高4倍;本井田低产、不产气井占比较柿庄南区块低产、不产气井低48%。和陕西韩城相比,效果更优。和全国其他煤层气区块横向对比,大佛寺井田煤层气开发表现出产气量高,高、中产井占比大,并且目前排采年限还较短,产气前景较大。

水平井井型产能贡献对于本井田总体产能建设贡献大,也为本井田后期井型布置提供了又一选井井型依据。

大佛寺井田已经研究透彻适合本地区煤层气解吸抽排的相关参数,摸清了相关煤层气排采规律,建立了完善、优化的排采制度。在后期的进一步排采过程中,要对排采制度进行持续优化、跟踪和调整。

猜你喜欢

井田低产气井
川南页岩气井控压生产制度优化方法研究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苏里格气田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淮北矿区芦岭井田污损土地防治对策研究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
浅谈山西省朔州市梵王寺井田9号煤层赋存特征及含煤岩系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