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教育,让教育更有“戏”

2022-07-09叶逊谦

教育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夏洛克音乐剧剧场

叶逊谦

近年来,戏剧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与戏剧教育有关的高峰论坛、戏剧节等活动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走进了戏剧艺术的大门。戏剧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哪些思考与体验?我从事戏剧导演和戏剧教育工作已有25年,致力于让孩子体验艺术和教育兼备的学习,通过不同的戏剧教育形式,推动孩子全面发展。

戏剧教育主要有三个不同的方向和形态:一是戏剧教育,让孩子体验和学习戏剧的知识和技巧,通过编剧、导演、表演、设计、制作等演出和创作的经历,提升创意、沟通、合作、表达、思考等能力;二是教育戏剧,是以戏剧作为教学的方法,重点并不在于戏剧本身,而是强调通过戏剧化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了解特定主题,比如通过戏剧学习语文、英文,也包括对人文、社会、科学等主题进行探索和学习;三是剧场教育,是以专业的戏剧演出作为载体,孩子们作为观众,通过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情景,引发对特定主题的思考,演出一般會设定不同形式的互动,让孩子从被动的观看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学习者。

“戏剧进校园”引发深入思考

戏剧通常以“剧场教育”方式走进校园。演出可以在学校的报告厅、多功能厅、教室甚至是体育馆发生,这是让戏剧走近孩子们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我看过很多校园演出,大部分只把知识点、价值观灌输给观众,演出太“说教化”了,孩子们看得昏昏欲睡。如何让作品既“好看”又有“意义”呢?我曾经导演了十几部不同教育主题的演出。在剧本创作初期,我会和编剧反复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演出带给孩子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决定了我们的演出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俯身平视地与孩子们交流和对话。

以几年前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的“教育剧场”项目为例,我们想让孩子们对“人”有更多元的思考。对于我身边人的一些“标签”,我们期待孩子们看见他人“标签”背后不一样的内心世界。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对莎士比亚经典戏剧进行了改编,以莎士比亚笔下《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为主线,排演了一部名为《夏洛克》的作品,希望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发对自己和家人、朋友之间关系的思考。

对于夏洛克的性格特征,很多孩子并不陌生,书本给予的“标准答案”是:爱财如命、心胸狭窄、冷酷无情、贪得无厌、刻薄、一毛不拔……作为一个“人”,夏洛克就只有这些负面“标签”吗?

我们以孩子们可能比较熟悉的“法庭戏”的片段作为序幕,引导孩子们思考:

夏洛克为什么要固执地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呢?接下来,我们带领孩子们经历夏洛克生命的“旅程”。夏洛克的仆人朗斯洛特,因为觉得主人刻薄而萌生逃跑的念头。夏洛克待字闺中的女儿杰西卡,隐瞒父亲跟威尼斯人洛伦佐准备私奔。朗斯洛特极力说服夏洛克参加晚宴,其实是让杰西卡有充足的时间逃离父亲。在友人杜伯尔的口中,夏洛克得知女儿已经逃到了热那亚海岛,不但挥霍从家里偷走的钱财,还把夏洛克跟妻子的定情信物变卖。夏洛克在重重打击下变得歇斯底里,杜伯尔问他,真的要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吗?夏洛克的回答,是莎士比亚众多作品里最精彩的独白之一:

一磅肉!即使他的肉不中吃,拿来钓鱼也好!

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

讥笑着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

侮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

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

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

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

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

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

……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会对夏洛克的行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当夏洛克最后在法庭上,被迫摘下小圆帽、脱下黑色长袍、背弃自己的信仰和民族……台下的孩子们有诸多感触。通过戏剧,我们希望孩子们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身边的“夏洛克”们,看到“标签”背后的“人”。

家庭音乐剧推动亲子交流

在校园以外,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专业的剧场观看演出。面向孩子们的戏剧,常常被冠以“儿童剧”的标签,我并不太喜欢这个标签。在观看戏剧时,孩子们通常有家长的陪伴,如果演出内容只适合孩子,家长便会无聊地坐在一旁玩手机、打瞌睡,甚至有一些家长把孩子送进剧场以后,就坐在外面等散场,这个时间其实很可惜。

近年,我创作并导演了一些家庭音乐剧。我们希望跌宕起伏的剧情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产生共鸣。以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玛蒂尔达》为例,家长和孩子看完演出后,除了问孩子“你觉得好看吗”以外,其实还可以分享与音乐剧相关的一切内容。比如音乐剧中的一首歌曲《当我长大》的歌词:

当我长大,

我会长高,我就能够得着树枝,能爬那些大人才能爬的树了。

当我长大,

我就会更聪明,我就能回答那些,在我长大之前必须回答的问题了。

当我长大,

我每天上班路上都可以吃糖,而且还可以每天晚上很晚才睡了。

当我长大……

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他们想象中的长大、聊一聊孩子的梦想。“梦想”不一定是孩子未来的职业,我们不要期望孩子们回答医生、老师、科学家等职业。此外,无论孩子说什么,我们都不要以批判的心态回应,比如“好好说,再说一遍”。这种态度会使孩子产生恐惧,从而限制孩子最珍贵的想象力。无论孩子说什么,家长都要积极回应,比如“谢谢你愿意跟我分享你的想法”或者“你好有创意呀”。家长也可以怀着好奇心,引导孩子说得更多。比如,“你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呢”或者“如果梦想成真了,你会做什么呢”。

我曾经将这首歌融入“戏剧教育”课程。跟孩子们聊完“梦想”,我抛出了一个思考题:没有梦想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随后,我给孩子们一张纸和不同颜色的笔,请他们在纸上表达想法。之后,我请孩子们自由组合,用肢体语言表演“没有梦想的世界”。这个过程,我称为“从平面到立体”,有助于锻炼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接下来,我以“没有梦想的世界”作为开头,让孩子们根据《当我长大》的歌词风格创编歌词。在此和大家分享二年级的孩子们写的歌词:

没有梦想的世界,万物都会哭泣。

没有梦想的世界,绿叶伤心变黄。

没有梦想的世界,地球会变冷漠。

没有梦想的世界,星星也会变暗。

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梦想!

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不然,

没有梦想的世界会再次到来,万物都会再次哭泣。

这些诗歌是完全“无添加”的,教师没有改过一字一句,孩子们有能力用文字、语言表达和创作。作为家长、教师,应引导孩子们创作,尊重、鼓励孩子们表达。

戏剧教育,无论在剧场、在课堂,还是在家庭,都是让“对话”发生的“舞台”。可以是成人与自己的对话,思考自身的问题;也可以是成人与孩子的对话,分享感悟,探讨想法。其带来的思考与对话是丰富的、珍贵的。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夏洛克音乐剧剧场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看穿假象
快车上的讹诈
开心剧场
看音乐剧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