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神舟再访天宫
2022-07-09钱航周春晓
钱航 周春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前,装有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和样品材料、备品备件及部分载荷等物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于5月10日凌晨成功发射。
5月29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要实现 火箭和飞船的整体“搬家”并非易事——火箭、飞船、整流罩、逃逸塔在技术区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于5月26日完成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箭船罩塔组合体;对各系统进行箭体清封舱确认,也就是确认可以关闭相关舱门,具备垂直转运的条件;在垂直转运前,还要进行飞船推进剂泄漏浓度监测、技术安全检查。
整体“搬家”后,工作人员还要对其进行垂直度校准(即对转运好的火箭进行校准)、各系统状态准备、功能检查、接口匹配测试和全系统发射演练。经全系统质量评审和发射决策后,运载火箭加注推进剂,进入临射检查程序。最后才是火箭发射,以及发射结束后发射台回技术区。
长征火箭家族被称为航天员的“专属列车”。为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起,科研人员采取了“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为此,2021年下半年,“哥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执行任务期间,“弟弟”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就完成了基础级的总装测试,并以竖立状态封存于技术区厂房内。同时,整流罩(半罩)和逃逸塔也整装待命,封存于各自的厂房内。可以说,“弟弟”见证了“哥哥”总装测试、转运和发射的全过程。
从2021年10月16日,“哥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3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结束183天的太空“出差”顺利返回地球,“弟弟”才结束应急值班“站岗”,进入应急转正常的发射流程,为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做准备。而“弟弟”在技术区厂房竖立超过8个月,成为竖立时间最长的火箭。
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空间站的3个舱段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之后,还将实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載人飞船发射任务。
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均由3名航天员组成,都将在轨飞行6个月,并将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和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10天。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蔡旭哲(左)、陈冬(中)、刘洋(右),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刚)
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载人航天工程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另外,还将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既高大上,又要接地气”的伟大事业。未来,中国空间站还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等一大批科学实验和新技术验证,有望在科学探索和应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同时,这些技术会更多地转化,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
(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