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册亨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孕灾条件及防治措施
2022-07-08吴志强石瑞武张贵发
吴志强,石瑞武,张贵发
贵州省册亨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孕灾条件及防治措施
吴志强,石瑞武,张贵发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贵阳 550018 )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本文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简述了册亨县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论述了册亨县地质灾害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针对特征和成因,提出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册亨县;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防治;
贵州省地质环境条件十分脆弱,各类地质灾害频发,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张建江,2009;杨森林等,2011)。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要求,2018年3~12月贵州全省开展了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在充分收集资料基础上,以遥感解译、地面调查、无人机航拍为主要手段,册亨县完成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基本查明全县地质灾害隐患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危害对象以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其主控因素,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建议,为下一步制定防灾规划和风险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表1 各类型地质灾害点统计表
1 册亨县地质灾害特征
1.1 规模特征
截止2018年10月31日,册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6处(小型145个,中型26个,大型5个),详见表1。
1.2 空间分布特征
全县12个乡镇街道办中均有分布,冗渡镇、坡妹镇、巧马镇、丫他镇、者楼街道办较为密集,八渡镇、弼佑镇、百口乡分布比较少。
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巧马-丫他近东西向构造变形区、册亨-洛帆北东-南西向构造变形区;滑坡多分布在碎屑岩分布区,崩塌主要分布在坡妹镇和冗渡镇一带碳酸盐分布区,其次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成带出现。
1.3 各种类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1.3.1 滑坡
全县大部分为土质滑坡。两类土质滑体:第一类由强风化粘土岩、砂岩、粉砂岩等组成滑体碎块石滑坡,为册亨县滑坡主要类型,有一定层理构造,下覆粉砂质粘土岩隔水性能好,上覆第四系及强风化层透水性强;基岩与上覆强风化层的接触面或层理面利于地下水汇集形成软弱滑动面,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第二类是由第四系残坡积物和土组成的土质滑坡,在雨水作用下,土层与基岩接触面易形成滑动面。
1.3.2 崩塌
全为岩质崩塌。可划分为碳酸盐岩崩塌和碎屑岩崩塌。
册亨县崩塌41处主要发育于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中38处;分布在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碎屑岩中3处。以上三种岩性构成了册亨县境内岩质崩塌的危岩体。
1.3.3 泥石流
按流域形态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5处泥石流量化表结果,泥石流为中等易发—低易发,地形高差100~600m。
1.3.4 地面塌陷
册亨县矿产主要为砂石矿、锑矿和金矿,以露天开采为主,无地下采空区塌陷。1处为岩溶塌陷,位于冗渡镇慢纳村灰岩、白云质灰岩分布地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接触带附近,与降水、岩溶发育程度密切相关。该区岩溶发育,强至中等岩溶化。
2 地质灾害孕灾条件和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孕灾条件),其形成条件十分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密切相关(李金柱等,2015;向小龙等,2015),这几方面的因素亦控制着地质灾害的分布。
表2 不同坡度的地质灾害点统计表
2.1 地形地貌
工作区地貌单元上属黔桂边境高中山、中山区,发育有河谷、冲沟,无较大谷地、台地及坝子。受南、北盘江及支流切割,沟谷纵横,峰峦起伏,形成了切割强烈山地地貌,地势北西高,东南低。地貌成因划为三种类型:碳酸盐岩区岩溶地貌、碎屑岩区侵蚀剥蚀山地地貌、河流侵蚀堆积地貌。侵蚀剥蚀山地地貌约88.4%,岩溶地貌约9.6%、河流侵蚀堆积地貌2%。
斜坡坡型、坡度控制滑坡、崩塌发生。崩塌一般发生在碳酸盐岩区,地形坡度大于45°,高度大于30m的高陡斜坡上,以垂直运动为主;滑坡主要发生在碎屑岩区侵蚀剥蚀山地地貌地区。
表3 不同斜坡坡型滑坡统计表
(1)受地形坡度控制,坡度15°~45°缓斜坡易产生滑坡,坡度45°~70°陡坡段易形成崩塌,坡度70°~90°陡崖最易产生崩塌(表2);斜坡类型分析,碎屑岩区土质斜坡易产生滑坡,以顺向坡和斜向坡为最;碳酸盐岩区易形成崩塌。
(2)受斜坡坡型控制,研究区斜坡坡型包括:凸型、凹型、平直和阶状这四种基本类型。斜坡类型与滑坡有一定关系(表3):凸型和平直坡更容易形成滑坡,占滑坡69%,大多不稳定;凹型和阶梯型坡相对较稳定。
2.2 地质构造
册亨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与右江褶皱带嵌合地带。加里东期前形成近东西向、北西向交叉古深断裂将册亨地区分为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南部为册亨-罗旬叠陷褶断束、北东部为威宁-水城叠陷褶断束、北西部为黔西叠陷褶断束。
地质灾害空间展布格局受地质构造因素影响,在巧马-丫他近东西向构造变形区、册亨-洛帆北东-南西向构造变形区滑坡较发育,呈带状出现。为巧马向斜、册亨向斜等近东西向褶皱构造控制空间分布,形成系列的顺向、反向、斜向斜坡,控制滑坡发育及分布;第四系覆盖层为土质滑坡滑体,岩土接触面为土质滑坡滑带,覆盖层下基岩为滑床。
崩塌隐患分布与地层、构造部位关系密切。冗渡镇西部及坡妹镇少数碳酸盐岩广布区,受北东-南西向断裂、褶皱影响,局部陡崖、陡坎较发育,常形成崩塌危岩体;受构造和卸荷作用影响,节理裂隙发育,易向临空方向卸荷并产生崩塌。
2.3 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册亨县地处南盘江构造-岩土区,岩体多为碎裂状结构软质岩,岩体完整性和稳定性差。当岩土体下覆基岩较软时,易发生地质灾害,反之亦然。土石性质较为软弱、不易排水地层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图1)。
2.3.1 碎屑岩分布区地质灾害
碎屑岩主要为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粘土岩。呈软质或软硬质相间的互层结构,易产生土质滑坡。
该类地层分布区有137处灾害点(滑坡129处,崩塌3处,泥石流5处)。
2.3.2 碳酸盐岩分布区地质灾害
由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组成。岩体沿构造裂隙或溶蚀裂隙向临空方向卸荷易产生崩塌。以倾倒式和拉裂式为主。发育地质灾害39处(崩塌38处,地面塌陷1处)。分布在坡妹镇和冗渡镇一带碳酸盐分布区。
2.4 降雨影响
册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mm。降雨诱发因素作用十分明显。据统计,直接受降雨影响诱发的地质灾害点92处,占灾点数71%。册亨县每年6~9月为集中降雨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占地质灾害的55%。
2017年8~9月,册亨连续遭受4次暴雨天气袭击,巧马镇纳贤监测点最大降雨229.8mm。据统计,受4次暴雨天气影响引发滑坡地质灾害26处。
图1 不同岩土体条件下地质灾害分布图
2.5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册亨县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为采矿工程活动,次为道路建设切填方,地质环境受严重影响。露天开采砂石矿、金矿形成临时边坡和永久边坡引发和遭受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大。
2.6 综合因素
综上所述,脆弱的地质环境是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强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孙健等,2011)。
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从册亨县实际情况出发,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搬迁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方针,系统规划,不断完善群测群防和自动化监测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根据册亨县各地质灾害点特征、危险性大小及重要性,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
3.1 群测群防
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增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要健全以村干部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为防灾工作主体和主人的群测群防队伍,落实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落实“两卡一预案”(避险明白卡、防灾明白卡、应急预案)。监测人员发现临灾前兆,必须按防灾预案,立即组织受威胁人员紧急撤离。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迅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3.2 专业监测
对一些危害严重、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灾害隐患点,建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安装专业监测设备,建立专业监测信息平台,实现自动监测和监测数据适时传输。对试点有效的专业监测方法及配置,进行推广。
监测内容如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宏观现象监测、影响因素监测等;应有针对性。
3.3 搬迁避让
结合册亨县实际情况和相关社会经济、农业农村发展规划,采取就近集中搬迁和分散自主搬迁安置两种方式进行。
3.4 工程治理
选择严重威胁城镇、集中居民点、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点实施治理工程。对于地质灾害规模较小或危害性较轻的灾害隐患点,可采用诸如地表排水、裂缝填埋、削方减载等简单工程措施治理。
4 结论与建议
(1)截至2018年10月,册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6处,其中滑坡129处,崩塌41处,泥石流5处,地面塌陷1处。威胁2402户11978人,潜在经济损失47010万元。
(2)地质灾害发育、分布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地质环境是地质灾害发育基础,强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加剧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3)镇针对册亨县地质灾害提出了搬迁避让、工程治理、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措施。
(4)在试点试范有效基础上,推进专业自动化监测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张建江.2009.贵州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初探[J].贵州地质,26(4):317-320.
杨森林,陈革平,裴永炜.2011.贵州地质灾害发育分区[J].贵州地质,28(2):131-134.
李金柱,陶峰,王勇润,于瑶,李海龙.2015.宣恩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9(3):312-314.
向小龙,孙炜锋,李国伟,侯春堂,谭成轩.2015.云南盐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1(1):97-107.
孙健,陶慧,杨世伟,耿夏莲,魏永霞.2011.皖南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8(5):98-101.
Characteristics, Developing Conditions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of Geohazards in Ceheng, Guizhou
WU Zhi-qiang SHI Rui-wu ZHANG Gui-fa
(The 117thGeological Party, Guizhou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Guiyang 550018)
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inoculated conditions,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of geohazards in Cehe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topography, geomorphology, structure, hydro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akes suggestion 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group measurement and group prevention, professional monitoring, relocation and avoidanc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geohazard; geological condition; control; Ceheng, Guizhou
P642.2
A
1006-0995(2022)02-0259-04
10.3969/j.issn.1006-0995.2022.02.015
2021-06-30
吴志强(1979— ),男,河南沈丘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灾害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