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绪:一位残疾“乡村土专家”与农机研发创新的不解情缘
2022-07-08山东省莱州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室王帮高
○山东省莱州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室 王帮高
11月9日,在山东省莱州市平里店镇大街的一家农机销售门市前,一台红色的农机停放在这里。这台全新亮相的大姜收获机前有分行器,中有拔禾器,后有震动器,两侧还安装长长的传输齿轮,不时引来三五成群的人们前来参观,记者也如约来到这位侃侃而谈的发明人——残疾人“发明家”王洪绪身边,聆听他与农机研发的不解情缘。
王洪绪,今年52岁,家住莱州市平里店镇婴里村,多年前因脑血栓康复训练时意外摔倒受伤,致使左胳膊与左腿落下残疾,需要拄着双拐行走。但他身残志不残,爱钻研技术琢磨原理,立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自已的兴趣爱好转化成有价值的社会财富。
始于兴趣 忠于创新
初见王洪绪时,他身着蓝色上衣搭配黑裤子,虽然拄着双拐,但始终面带微笑与人打着招呼,整个人显得利落精神,从他脸上丝毫感受不到曾经经历的痛苦和无助。相反,乐观开朗、自信健谈是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
王洪绪和他的“座驾”
“我以前最早是在西由拖拉机站工作,那会儿就是车工,学过机械制图,自己后来又经营了一个农机零件销售店,可以说一直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机械专业,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尽管身体遭受磨难,王洪绪的心灵却唱出强者之歌,他对自己说,不能就这样一蹶不振,成为家人的负担,想要将自己的技艺重新拾起来。“当时自己想搞研发的时候也有心理负担,首先我本身就不挣钱,研究产品一直需要投入,其次还担心万一研究不成功之前的投入全都白费了,到时候岂不是雪上加霜?还好我的妻子十分支持我。”王洪绪忆及当初,非常感谢妻子的帮助。
说干就干,王洪绪又拿起了当初学习机械时的尺子、圆规、画纸等做图工具,随时带在身边,只要一有时间就设计,画图的草纸差不多堆了半间卧室。“他这个人诚恳、执着,一旦认定一件事就要做好,有时候跟入魔一样,半夜时分突然自己就醒了,说什么材料需要买,没睡一会又醒了说还得买另一样,我也只能赶紧起来找个笔记下来,怕白天再买时又忘了。”妻子王淑萍体谅他拖着伤残的腿行走不便,一直都在帮他进行采购工作,说一样买一样。
潜心研制 匠心筑梦
日复一日的试验、研究和发明,从2008年起,在屡试屡败无数次后,王洪绪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台花生收获机,起秧拔苗、松土震动样样在行。“研制这个花生收获机花了我不少的心血,它的问世不仅让自己受益,也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受益,大大减轻了过去人工手刨的体力劳动,并且适合不同土质条件。”第一次创造,第一次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王洪绪喜极而泣,同时也给了他更大的信心,这一次他又将目光放在了大姜产业上。
莱州市种植大姜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但一直以来就缺少成型的大姜收获机可用,人工收获费时费力。生姜收获期,需要大量劳力,靠人工收获,夫妻俩起早贪黑1天收姜也不超过2分地,而一台生姜收获机每天可收获大姜30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缩短了收获期,延长了生长期,可大幅度提高大姜产量。
“在2018年的时候,一位以前跟我买过零件的小伙找到我,问能不能研究一款大姜收获机,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就开始研发,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自已研发的产品已经更新到第五代了,效果不错。”王洪绪表示,研发过程并不顺利,最早他采用链条变速驱动,发现动力达不到要求,寿命也不长久,外观还不漂亮,后来改为齿轮变速,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在收割刀的安装工艺中,一开始采用两侧安刀作业模式,发现2 把刀增加阻力,后来改造为半圆形开挖刀,阻力反而变小,效果明显,最终研发获得成功。
据了解,大姜收获机是通过齿轮变速进行驱动作业,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震动和传输功能,同时采用拨禾器及半圆形的收割刀相互配合,从而减小了阻力,提高牵引以达到挖掘收获生姜的目的。目前,该发明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而另一款老姜捡拾机的专利也在申请当中。
王洪绪发明的大姜收获机在作业
不遗余力 整装换颜再出发
在研发的道路上,王洪绪一直在创新,也正是在一次次研发的不断超越中,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当我们第一款产品被一批姜农使用的时候,激动得我一夜没睡着觉,因为那个产品是我花了一年多的心血。”王洪绪介绍说,如今我已经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对自己以后开发工作,研发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具会更加有信心。
随后,走进王洪绪的装配车间室可以看到,废弃不用的各种收割刀和钢板还堆在角落,他走到自动焊接机前开始指导女婿孙晓华如何焊接。“我们做一台大姜收获机大概需要半个月,它不仅可以收获大姜,像地瓜、胡萝卜也可以收获。”看着这个在他们的手上从无到有,从打造模具到成型产品,从理念到实物的智慧结晶,一种强大的科研成就感在王洪绪心中迸发出来。
我其实身体活动不方便,思路也不是很清晰,试验中要不断去摸索、去发掘。哪怕是睡在床上,只要有好的思路第一时间去把它写下来,然后去试。会去装配车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这个开发的产品完成或者说去看看书,当我们自己没有思路的时候,书本上学的东西可以给我们提供,通过这种比别人快走一步,多走一步的这种方式去完成自己的最开始的技术积累。
“不仅从书上学,如今我还学会了抖音,我把用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作业视频发在抖音上,积累了数以千计的粉丝,收到了很多赞赏,同时,也有很多粉丝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从中接受教训,不断改进,使产品越来越完美。”王洪绪介绍说。
凭借着一股钻劲和对工作的严谨态度,王洪绪用自己的发明,诠释出一个小人物“造福社会”的大理想,也希望自己能书写出更美好,更精彩的人生,可以影响带动身边更多的残疾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钻研,终于可以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也书写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态度,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位“乡村土专家”的农机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