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快好省地推进小麦机收服务社会化

2022-07-08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6期
关键词:跨区减损机收

农业农村部6月11日发布的小麦机收进度显示,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已过七成。全国已收获小麦2.28亿亩,收获进度比上年同期快3个百分点。

小麦收获进度逐年加快,得益于不断提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72%,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和机收率均超过97%。

小麦作为我国主粮作物之一,其综合机械化率之所以位列三大谷物之首,不仅因为小麦是我国最早实现收获环节机械化的农作物,也是最早开展跨区机收作业的农作物。

我国农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并相互成就。以农业机械共同利用为特征的小麦跨区机收不仅作为农业领域共享经济的成功典范,也为我国其他作物农机化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样本。如今在我国,三大作物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跨区作业。从实际效果看,跨区作业的成熟度取决于该类作业机具的保有量,也取决于农民对于该项农机作业服务的迫切程度。

目前我国拥有的稻麦联合收割机约170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50多万台,小麦和水稻的机收率均高于玉米。今年投入“三夏”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60余万台,而参加跨区作业的达到30多万台。这个数量规模与上世纪90年代小麦跨区作业刚开始时,全国仅有的3.2万台的规模相比,数量增加了近10倍。这也是如今“三夏”麦收时段越来越短、麦收进度越来越快的重要原因。

小麦跨区机收作业从农业部1996年举办的首次全国性活动开始,到今年已经有27年。二十多年来,在多方利益攸关方的共同推动下,跨区作业市场发育不断成熟,跨区作业服务也在不断完善。

跨区作业作为一项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才应是作业市场的常态。与二十多年前麦收时节“一机难求”并不时上演麦农“抢机截机大战”相比,当下供给端所能提供的机收能力总体可以满足市场需要。

跨区机收服务本质上是一项经济活动。追求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如果说在跨区作业初期机收服务追求的目标是“多”与“快”的话,那么跨区作业进入下半场,其市场与服务追求目标应是“好”与“省”。

从去年开始,小麦机收减损工作被提上政府议程。这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跨区作业服务自身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转型升级”的需要。

机收减损不仅要求机收服务继续保持“快”的优势,还要在快的同时,提高机收质量、减少机收损失、追求更“好”更“省”的效果。这对参与机收作业的人、机、作业条件、组织化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跨区作业服务“转型升级”应在人的专业化、收割机的智能化、作业的组织化、机收条件的宜机化等方面作出努力和探索。

今年“三夏”期间,机收减损比赛在大江南北的麦田里轮番上演,“减损之星”创造的减损记录也不断被刷新。在媒体可见的报道中,小麦机收损失率可低至0.5%,和2%的行业标准相比,减损效果令人满意。但要让全部参与机收作业的数十万农机手都认识到机收减损的重要性,并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行业标准之内,仍然需要行业上下、系统内外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会同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等对《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作出修订,相信这不仅对于机收减损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全国参与机收服务特别是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所有农机手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对于多快好省地推进小麦机收作业服务社会化也将具有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跨区减损机收
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大力推进水稻机收减损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取得十项减损共识成果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组织水稻跨区作业,提高水稻机收水平
千余台雷沃谷神履带机随“天中麦客”浩荡出征
机收包谷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