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秦凤路图正误三则
2022-07-08袁方
袁 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江西南昌 330038)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谭图”)第6册《宋·辽·金时期》的《北宋秦凤路》分幅图上标注有北宋秦凤路秦州的堡寨。(1)谭其骧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宋·辽·金时期》,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20—21页。其中来远寨、威远寨两地有可讨论之处,失载的大洛门寨也当可确定,兹校正、考定及示意(图1)如下。
图1 北宋秦州西部堡寨示意图资料来源: 底图根据“天地图”相应区域改绘(https://map.tianditu.gov.cn)。
一、 来 远 寨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载,天禧二年(1018)三月“辛亥,曹玮请名新筑大、小洛门二寨为安边、来远,诏从之”(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一“仁宗天禧二年三月辛亥”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104页。。以此观之,似乎来远寨即小洛门寨,其实不然。谭图也不认同此说法,而将来远寨标于武山县西南,约今滩歌镇与马力镇之间。还有学者观点与谭图相近,主张来远寨在马力镇袁河村或滩歌镇松山村西北寨子下。(3)漆子扬: 《北宋威远镇圈子阖石碑文献稽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从考古文献和民俗看北宋滩歌镇的历史文化》,《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年第1期。这两个地点都在马力镇至滩歌镇之间,相距不远。
来远寨确非小洛门寨。《宋会要辑稿》载:“来远寨: 秦凤路通远军,天禧元年置,元丰七年废。”(4)〔清〕 徐松辑,刘琳等校点: 《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9631页。这里的天禧元年(1017)与上引《长编》曹玮事的天禧二年已然不同,而仁宗庆历间成书的《武经总要》也将来远寨与小洛门寨分开叙述。(5)按: 关于《武经总要》成书的时间,有三种说法,分别为庆历四年(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二《兵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361页)、庆历七年四月至六月(张其凡: 《〈武经总要〉编纂时间考》,《军事史林》1990年第6期;姜勇: 《〈武经总要〉纂修考》,《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第11期)和庆历六年八月至庆历八年四月(毛元佑: 《〈武经总要〉作者署名及成书时间考辨》,《军事历史》1988年第3期)。不论哪一种说法,均在仁宗庆历年间。《武经总要》记载,来远寨“东至永宁寨二十里,西至宁远寨郢南谷一十一里,南至威远寨堀坩一十里,北至渭河穷边”(6)〔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中国兵书集成》第4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8年版,第929—930页。;小洛门寨(今武山县洛门镇西南西旱坪遗址)“东至永宁寨三十里,西南至威远寨八里,北至来远寨二十里”(7)〔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中国兵书集成》第4册,第930页。;永宁寨(今甘谷县磐安镇东)“西至来远寨二十里,南至小落门三十里”(8)〔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中国兵书集成》第4册,第924页。。
由此可知,来远寨在永宁寨与宁远寨(今武山县城关镇)之间。这一点也可以在时人韩琦的奏疏中得到证明。其称:“盖筚栗既城,则秦州三阳、伏羌、永宁、来远、宁远诸寨却在近里,可以均匀抽减逐寨之兵,往彼屯泊。”(9)〔宋〕 韩琦著,李之亮、徐正英校笺: 《安阳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836页。自秦州向西沿着渭河,依次为三阳、伏羌、永宁、宁远四寨。因此韩琦的表述是按照自东向西的顺序,故来远寨应在永宁、宁远之间的渭河谷地。从地形上看,袁河或寨子下都地处武山县马力镇至滩歌镇的东西向狭窄山谷中,远离渭河,并不符合前述要求。此外,二地需要先西向或东向出谷后,再折而北上方可至渭河河谷,而在两边出山的山口已置有广吴岭堡(今武山县广武山西麓)和宁远寨,亦不能直接称为“北至渭河穷边”。
同时,袁河与寨子下二地皆不合《武经总要》中来远寨相对小洛门、永宁二寨的位置。据前引位置记载推测,来远寨当在小洛门寨东十里处,约为今武山县洛门镇东裴家庄西南的东旱坪附近。《武经总要》记载小洛门寨相对方位时所称的“二十里”或是“一十里”之讹。
此外,时人文彦博曾言:“本州西路蕃部李宫等八族寇永宁、来远寨,都监齐再昇为贼追袭,坠崖而死。其后数入寇钞,而(冯)诰能于来远寨北八里野勺口筑堡以扼其要冲。贼计窘,于是入献甲器,愿纳质内附及以再昇之丧来还。”(1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一“仁宗庆历三年六月壬寅”条,第3387页。若来远寨在滩歌镇西,则与永宁寨相距遥远且路线曲折(11)武山县滩歌镇至甘谷县镇磐安镇直线距离超过35千米,今省道约50千米。,北部亦无能“扼其要冲”之处,单凭筑一堡绝不可能使“贼计窘”。只有永宁、来远两寨相近,使八族来路相同,才能实现筑堡扼其必经之路口的目的。东旱坪对岸,渭河之北有一条由北向南进入渭河谷地的通道(张沟河谷),于此筑堡正可控制南下道路。
又及,《宋史》载:“(熙宁)七年,废来远寨为镇,属永宁。”(12)《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64页。来远寨若在小洛门东十里的渭河谷地,向东二十里即是永宁,中间再无堡寨,故废寨为镇后隶属永宁自然通顺。若在滩歌镇以西的山谷间,则自来远寨至永宁寨需要先经过宁远寨、小洛门寨,不仅往来不便,而且来远镇实际上将会成为永宁寨的飞地。
由上所考可知,来远寨当在今武山县洛门镇裴家庄西南的东旱坪附近。此处是渭河南岸的台地,西距小洛门寨的西旱坪遗址直线距离超过3千米。从来远寨和小洛门寨可下瞰渭河河谷,中隔大南河对峙,共同扼守大南河河谷北入渭河河谷的出口。此外,2000年对此地的考古发掘一次性清理墓葬71座,灰坑2个,墓葬中“战国墓3座,秦汉墓34座,宋元墓34座”(1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考古》2003年第6期。。这也为来远寨的位置提供了支持。
二、 大 洛 门 寨
谭图未标注出大洛门寨的位置,史籍记载稀少零散。陈守忠认为在武山县鸳鸯镇。(14)陈守忠: 《北宋时期秦陇地区吐蕃各部族及其居地考(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武经总要》关于大洛门寨的记载:“大洛门寨: 在伏羌寨西有洛门谷,良木所产。先为羌戎所据。雍熙中,知州温仲舒发兵侵取,颇致骚动。诏中使视之,言得地甚利,遂置寨,迄今为内地。祥符中再修置。东至永宁寨三十里,西威远寨八里,北来远寨二十里。”(15)〔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中国兵书集成》第4册,第925页。其道里记载,除变“西南”为“西”外,与小洛门寨完全相同,而同书对永宁寨和威远寨的相应道里记载上均指向小洛门寨,故此处记载无疑有阙误,难以凭信。谭图应已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只标注了小洛门寨,未提大洛门寨。虽然如此,《武经总要》这段文字仍有其价值,有必要对除道里外的内容进行考察。
温仲舒夺地事,《宋史》本传称:“先是,俗杂羌、戎,有两马家、朵藏、枭波等部,唐末以来,居于渭河之南。大洛、小洛门寨,多产良木,为其所据。”(16)《宋史》卷二六六《温仲舒传》,第9182页。此事在被派去视察的中使蓝继宗的传中也有提及:“秦州并边有大、小洛门砦,自唐末陷西羌,雍熙(984—987)中,温仲舒谕酋豪使献其地,徙众渭北。”(17)《宋史》卷四六七《蓝继宗传》,第13633页。据此,洛门谷即大洛门寨、小洛门寨所在。小洛门寨在今洛门镇,地处渭河河谷和大南河河谷相交处,则洛门谷即大南河河谷。另一条证据是洛门谷和伏羌寨的相对地理位置。伏羌寨在今甘谷县城区,往西沿渭河所经第一个山谷正是小洛门寨所在的大南河河谷。而鸳鸯镇距离甘谷县较远(18)按: 武山县鸳鸯镇至甘谷县城直线距离50千米,国道约63千米。,若大洛门寨在此,则洛门谷只能为鸳鸯镇至洛门镇之间的渭河河谷,于理难合。且其间已有广吴岭堡和宁远寨,但未见论说宁远寨在洛门谷中的史料。
设立堡寨的目的在于扼守冲要。确定了洛门谷所在,则其附近的大、小洛门两寨应皆在洛门谷的冲要之处。小洛门寨在洛门谷北口,西北望渭河,东南瞰洛门谷口,向东隔河为来远寨。因此,大洛门寨只能在洛门谷的南部。《长编》言:“初,张佶至秦州,拓地,立四门寨,据大洛门,而不以恩信待蕃部,由是戎人蓄忿,屡来抄夺。”(1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五“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八月戊戌”条,第1946页。四门寨即今武山县四门镇,处于大南河和西河交汇处,也是大南河由较宽丘陵进入狭窄山区的分界点。四门寨据大洛门,也说明了大洛门不当在鸳鸯镇,而当在大南河河谷的南口,即今武山县四门镇北一带。
三、 威 远 寨
威远寨始置于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原名袅篦寨。史载:“袅篦寨: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六月五日,[知]秦州张佶言:‘昨于袅篦寨下大洛门各子口及弓袋口置水寨二,不俟朝旨,待罪。’”(20)〔清〕 徐松辑,刘琳等校点: 《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八,第9641页。又,“改秦州大洛门枭篦寨名曰威远。”(2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八月丙寅”条,第1891页。这些记载仍稍嫌模糊。《元丰九域志》明言:“大中祥符七年置威远寨,熙宁八年改为镇。”(22)〔宋〕 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 《元丰九域志》卷三《陕西路》,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8页。谭图将其标注于今天水市武山县西南滩歌镇。然被视为威远寨的滩歌镇镇兴堡,其建筑、形制皆属明清陇中堡子类型,并无宋代遗存。而明清武山方志,如邹浩万历《宁远志》、冯同宪康熙《宁远县志》、胡奠域乾隆《宁远县志续略》等亦无宋代威远寨遗存之记载。
对于威远寨的相关道里,《武经总要》记载:“东至小落门寨五里,西至壕门外蕃部三里,南至马鬃寨十二里,北至来远寨八里。”(23)〔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中国兵书集成》第4册,第928页。小洛门寨如前揭,马鬃寨谭图作“马务镇”,在今定西市岷县马坞镇。滩歌镇距离洛门镇、马坞镇均不下五六十里。(24)滩歌镇至洛门镇直线距离20千米,驾驶距离约40千米;至马坞镇直线距离23千米,驾驶距离约36千米。虽然《武经总要》关于里数的记载存在一定偏差,但将滩歌至洛门记为“五里”实在难以想象。同时,滩歌镇地处南北向山丹河—南河河谷之中,其地至洛门镇需北向至山丹镇出山丹河河谷,再东向沿渭河,经过武山县(宁远寨),继至洛门镇。如此,其道里记载更不应舍弃较重要且在先的宁远寨,而选择相对次要且在后的小洛门寨。所以,将威远寨标注于滩歌镇,从文献上来看是可疑的。
2002年,滩歌镇卢坪村漆沟里(紧邻滩歌镇区)出土了一块北宋墓砖,上书“维大宋巩州下滩哥镇古积梵宫也!……政和壬臣(1112)四月初二日……”据相关专家解释,“‘滩哥’系藏语音译词,意为‘山下平川’”(25)杨建全: 《滩歌建镇史小考》,《天水日报》2006年7月23日,第3版。。此墓砖说明在北宋徽宗政和年间,此地名为滩哥镇。而前引《元丰九域志》则称威远寨熙宁八年改为威远镇,显然,二者并不相符。且在北宋西北拓边、经略熙河的过程中,把大量藏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音译地名改为汉名,如珂诺城改为定羌城,当标城改为安疆城,瓦吹寨改为宁洮寨等。虽然由于堡寨数量庞大,仍然有部分音译词为名的城镇,但绝无把汉语地名回改为少数民族语言音译名的情况。“威远”之名明显蕴含威服远人之意,舍此而改藏语音译名,不合北宋时期西北地区通例。
还有一件被视为重要证据的石刻同样需要讨论。石刻位于滩歌镇西南二十余里的白崖沟,故称白崖沟摩崖石刻。录文如下:
政和八年,岁在戊戌,有诏修建宣德楼、集英殿。八月下巩州,计置巨材,自五丈至百,亦其数二千三百七十有奇,以转运、提刑、常平司钱充其费。转运使张孝纯、防御使王子夕、提举木叶蒙正实领使事。九月辛巳,合州县官□董其役。吏益知劝,民不告劳,越十一月己巳毕工,凡一百有九日也。夫臣子享上之忠可谓美矣。知州事董序道、判州事魏润博,诸司属官张菘、高荷、范直方、王南朋、刘煮,编拦将官库规司录事蒲庆余,曹官钱野、张侃,陇西令张希荀、丞梅亮,城寨官高公翰、王佖、冯康民、李嗣良、张公彦、马钧、周温之、元焘、赵继贤、安寔、辛叔杰、卢国华、吕公裕、张岩、王宗、许淳,监木务贾传、朱宪、李芾,屡集于青竹平之山。咸谓是役也,成功之敏前此未有,不可不书,于是润博记之于崖,以传不朽云。田庆、杜千刊字。(26)漆子扬: 《北宋威远镇圈子阖石碑文献稽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此碑记载了政和八年(1118)(27)按: 宋徽宗政和年号只有七年,政和八年戊戌即重和元年。,巩州应诏伐巨木供给京师之事。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出现的地方官员主要在巩州和陇西县,说明政和时期此地隶属于巩州陇西县。威远寨本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与永宁、宁远、来远三寨一同割属通远军(巩州)。“初,吕公弼奏不肯割四寨属通远,而文彦博亦言:‘文盈关乃险阨处,不可外属。’”(2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三“神宗熙宁五年五月壬寅”条,第5664页。对此,“秦凤路经略司言,通渭等七堡寨割属通远军外,宁远等依旧属秦州。诏宁远等四寨割属通远军”(29)〔清〕 徐松辑,刘琳等校点: 《宋会要辑稿》兵二八,第9214页。。由此可知,这四寨本身地缘相近,联系紧密。前引来远寨废寨为镇,便属永宁。因此威远寨当隶属崇宁三年(1104)已置的永宁县(永宁寨)或者宁远县(宁远寨)(30)《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第2164页。,而非遥远的陇西县。故此碑恰反证滩歌镇并非威远寨所在。
威远寨的具体位置与大洛门寨紧密相关。如前所引,《宋会要》和《长编》的两条记载虽然对于威远寨和大洛门寨的互相隶属关系存在抵牾,但都反映了两寨位置相近的事实。根据《武经总要》的记载,威远寨在小洛门寨、来远寨南八里,马鬃寨北,当洛门镇蓼阳村与湾儿村附近。由此向南,沿着大南河及其支流马坞河即可抵达马鬃寨。《武经总要》马骏寨(即马鬃寨)亦称“北至威远寨界八里”(31)〔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中国兵书集成》第4册,第931页。,似其时四门、大洛门两堡寨均在威远寨属下。
来远、大洛门、威远三寨位置之判断,亦符合三寨修建之背景与形势。北宋在秦州向西的疆域拓展基本沿着渭河河谷进行,兼及两侧较大的支流河谷,策略则是稳固而缓慢地“蚕食”。
建隆三年(962),秦州知州高防置尚书寨(永宁寨)。(3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太祖建隆三年六月癸巳”条,第68页。同年,代高防知秦州的吴廷祚建伏羌寨。(3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太祖建隆三年九月庚午”条,第71页。二寨皆在渭河河谷。淳化五年(994)九月,知秦州温仲舒占领了永宁寨西部的洛门谷,在洛门谷的北、南各筑一堡寨以为控扼。在北者为小洛门寨,在洛门谷的北部出口,西北望渭河,东南瞰洛门谷口。在南者即大洛门寨,在洛门谷的南部出口。二者形成了对洛门谷的内部封闭,这是对洛门谷的初步控制。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知秦州张佶在洛门谷内置威远寨(袅篦寨)。袅篦寨在大洛门寨北,洛门谷收窄之处。这一堡寨及张佶所称在各子口、弓袋口兴筑的两个水寨都在地形险要的山口,强化了对洛门谷的控制。大中祥符七年(1014)十二月,知秦州张佶又在洛门谷南口外设立四门寨,“据大洛门”,控制洛门谷南门。至此,宋方对于洛门谷的控制已经从谷内延至谷外。天禧元年(1017)又在永宁寨和小洛门寨之间设立来远寨,再次强化洛门谷内控制。天禧三年(1019)又在小洛门寨西置宁远寨(34)〔宋〕 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 《元丰九域志》卷三《陕西路》,第139页。,沿渭河继续向西推进。
从封闭洛门谷(大、小洛门寨),到强化谷内控制(威远寨、二水寨),再南出洛门、谷外合围(四门寨),最后完成谷内控制(来远寨),又沿渭河继续向西推进(宁远寨),温仲舒、张佶等秦州地方官员对洛门谷地区进行了长期的经营和巩固,步步为营,在伏羌至宁远间约五十里内设置了至少八个堡寨,在远离秦州城的西部河谷构建起密集的联防堡寨群,有效控制了秦州至宁远寨间的渭河河谷和最大的支流大南河河谷(洛门谷)。来远、大洛门、威远三寨作为总体堡寨群的一部分,控制洛门谷和渭河河谷,与其他堡寨紧密相接,同气连枝。
要之,通过《武经总要》和《宋史》记载可知,洛门谷即大南河河谷。结合其他文献可确认,来远寨在今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裴家庄西南东旱坪,大洛门寨在四门镇北之大南河沿岸,威远寨在洛门镇蓼阳村与湾儿村附近。来远、大洛门、威远三寨作为秦州西部堡寨群的一部分,控驭洛门谷,协同渭河河谷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