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花引来万花开
——姚安勇毅前行创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2022-07-08曹家明

云南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姚安花卉企业

曹家明

姚安县是云南典型的GDP小县、人口小县、产业小县,多年来在困境中奋力探索立足优势、后来居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姚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中,旗帜高扬启征程,豪情满怀谱新篇,用实干精神、实践成果、实际效益,创造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姚安“奋进新时代、实现新跨越”的实践经验,在楚雄全州,乃至全省都树立了“高质量发展”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县域样板。

一、滇中“大花园”悄然崛起

2021年1—9月,姚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9亿元,同比增长12.3%,创造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在探索中走出了“三条路子”,滇中“大花园”建设成效初现、发展势头强劲。

设施化助力花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走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之路

2013年,姚安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达14.56%。多年来,姚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不让一个家庭落下,不让一个贫困村掉队”的执着,艰苦奋斗、苦干实干,2018年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9.22%居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退出了贫困县行列。同时,姚安“马不停蹄、人不下鞍”,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走出了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之路。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外出考察学习,对全县资源条件进行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打造“花牛菜果”四大主导产业的思路,并将花卉产业定位为农旅文融合型特色优势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县委、县政府树雄心、立壮志,决定用5年左右的时间,整合投入资金100亿元,重点建设2 000 hm2现代精品花卉产业园,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年产销鲜切花30亿枝以上、产值50亿元以上,带动加工、营销、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链、价值链延展,共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将花卉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新产业,创建出全省“一县一业”新的现代化花卉产业示范县。

(二)走出了“有水快流与细水长流”互促共进的发展之路

相比老牌的花卉大县,姚安县花卉产业的规模、品种、市场、企业、科研等都不占优势。但姚安发展花卉产业“起点高、速度快、品质优、潜力大”,这完全得益于姚安立足比较优势、精准定位,走上了“有水快流与细水长流”互促共进的发展之路。有效做法是:

1.引龙头。针对本地花卉企业“小散弱”的劣势,姚安坚持“金篮子装金鸡蛋”的思路,着力在招商引资的“精”和“准”上下功夫。围绕花卉全产业链定向招商,成功引进昆明花拍、云南花投、江苏天狼等17家花卉龙头企业落户姚安。

2.强投入。在发现最适宜花卉种植的气候和土壤优势后,为实现“有水快流”,姚安县抓住全国高端花卉市场出现的3~5年窗口期,千方百计集中力量“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实现短期内花卉产业的高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县共投入各类资金3.16亿元,发展花卉种植838.93 hm2。其中,建成鲜切花高端温室基地384.53 hm2,从业人员达4 200多人,2021年鲜切花产量达到5亿枝,实现综合产值8.25亿元。

3.重科技。姚安深知科技创新才是让花卉产业“细水长流”的法宝,大力构建“政、产、学、研、销”一条龙花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面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花卉科技推广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昆明花拍中心、云南云秀、云南花投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成立了专家(教授)工作站,开展花卉新品种研发培育和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特别是加快种苗研发、市场建设、品牌培育,加快制定地区生产标准,还重点攻坚地理标志认定、商标注册、绿色食品牌认证以及企业达规升级等工作,快速提升了姚安花卉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姚安鲜花品质及单枝价格在昆明斗南花拍中心始终名列前茅。

(三)走出了“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相得益彰的协同之路

事实证明,姚安花卉产业按照“规划引领选产业、多方投入建基地、搭建平台引主体”的思路,真正把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精神落到了实处,充分体现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巨大优势。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政府、企业、银行“334”项目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即:由政府投入30%财政资金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种植大棚、包装车间、加工厂房等;引进经营主体投入资金30%,配套完善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等设备设施。同时,建立政企联动担保机制,银行金融贷款投入40%,为企业提供经营环节流动资金,这种有效的投入机制让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银行实现了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简言之,姚安花卉产业的发展模式就是由政府注资成立农业投资开发公司,将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下达农投公司后,由农投公司组织基地建设和资产运营管理,引入17家花卉龙头企业以“拎包入住”的租赁方式进行花卉种植,成功走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受益(即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资产收益)” 等模式,有力推动了花卉产业的高端化、优质化、高效化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姚安县兴姚农业开发投资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52亿元,实现资产租赁收入1 024.51万元,上缴税金295.3万元,实现可分配收益达522.4万元,其中,分配给7个乡(镇)54个村集体270万元,分配给4 182户贫困户252.4万元(户均600元)。

栋川镇地角村委会主任真情表述:“引入花卉企业以来,以前荒着的土地被利用起来了,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带动了群众增加收入,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村民感谢党、感谢习总书记”。鲜花基地里的女工也说道:“家中田地全部包出去了,如今拿着租金在家门口打工,离家近能照顾家里,每年光自己的打工收入就有2万多元,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重点建设现代精品花卉产业园

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姚安花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书记王宁同志指出:“发展经济,拼的就是营商环境”,姚安的实践深刻证明了这一点。在花卉产业“后来居上”的发展过程中,依托“三步走”形成了“企业往姚安搬、人才向姚安聚、项目在姚安建”的良好氛围,真正把省委、省政府“政策变成思路,思路变成方案,方案变成一个个具体项目”的高层部署落在了实处、干在了实处。

第一步,用活政策,投砾引珠。抓住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投入机制,在搞好土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不仅政府投入资金为花卉企业专门定做现代化厂房,还为企业量身购买专业设备和建造配套设施,让企业以租赁形式轻松“拎包入住”,把主要精力和自有财力集中在生产经营领域,最大限度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这样的方式为姚安花卉发展抢占了制高点,既引来了龙头企业纷纷入驻,也保障了产业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还聚集了诸如包装设计、冷链物流、金融、交易等配套企业共谋发展。

第二步,创造条件,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姚安竭力创造条件,为企业提供“空气清新”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聚力发展。2021年7月与云投集团下属的青美公司合资成立了云南姚安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采取返租青美公司261.19 hm2土地,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如云南云秀、楚雄禾韵和昆明虹之华等民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让能干、敢干、会干的企业与国企合作发展。

第三步,服务至上,真抓实干。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数字的差距、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境的差距。而营商环境的打造,归根结底还得靠人,还得看干部的担当。姚安县委、县政府领导与农业等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心甘情愿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和“服务员”,设身处地为企业排忧解难。正如林帮荣县长介绍说:“企业有要求,即使是一碗米线的事,我们都会及时为他们研究解决。”楚雄滇耘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两年前我经过多地考察后选择在这里种植花卉,不仅看中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更看中这里的营商环境。政府出资建设好高标准大棚,时时处处为企业着想,让企业轻装上阵,我们对姚安今后的发展很有信心。”

猜你喜欢

姚安花卉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世纪20年新主流电影发展景观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批发市场最新花卉价格
妈妈“糊涂”了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