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的五个关键词
2022-07-08吴毓
文 / 吴毓
关键词一:规模
2021年,小鹏汽车年销9.8万辆、蔚来汽车年销9.1万辆、理想汽车年销9万辆、哪吒汽车年销6.9万辆……造车新势力的市场开拓明显提速,但这样的成绩不过是汽车行业的“及格线”。
相比金融业、地产业,汽车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品繁多且批量生产的特性,但也需要依靠规模去实现成本优势。
据英国学者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的研究,当汽车年产量从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0%;从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再下降5%……这是规模经济的体现,也是判定造车新势力仅达及格的原因。
同是2021年,比亚迪汽车的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59.4万辆,其中EV车型达到32万辆,是“蔚小理”三家销量的总和;五菱宏光MINIEV一款车型,2021年前11个月完成销售34.5万辆,已经与“蔚小理”+哪吒的年销量和持平……
虽然造车新势力的声量较大、声场更广,但唯有规模才能塑造供应链、培育人才、拓展市场、引导服务。相比造车新势力,以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为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了更多贡献。
在未来的日子里,请多给它们一些掌声与支持,多予它们一些善意与包容。
关键词二:态度
或有半遮半掩,华为、百度、小米、索尼、苹果等科技巨头在2021年纷纷下场造车,已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与吉利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但百度瞄准的是“智能”而不是“车”。2021年年底,李彦宏在百度Create 2021上宣布,百度将于2022年上半年发布首款概念车,在2023年交付首款汽车机器人。
在2021年上海车展,已将HUAWEI Insight(HI)标志与ARCFOX αS绑定的华为,又亮相了HarmonyOS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等全新技术;时隔8个月,在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主导的问界M5正式上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走出国门,我们眼中的“中国品牌”,就已经完成向“跨国品牌”的转换。但与此同时,我们曾经默认的本土化优势,是否会变成水土不服?
小米汽车在2021年8月正式注册成立,4个月后就有细节图流传网上。与其说是工程团队的疏忽、竞争对手的刺探,不如说是小米针对潜在用户反馈的主动测试。
虽然有软件系统、大数据应用等优势,但华为、百度与小米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放慢脚步、保持敬畏。相比考察23国、亮相6款车、三年冲上百万辆、一拳打翻特斯拉的品牌,这才是踏实做事、认真造车所应有的态度。
关键词三:渗透率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1年前11个月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就达到17.8%。
渗透率是指现有商品或服务的销量,与该产品或服务的总目标市场的比率。相对于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年销超过2600万辆的容量,17.8%已经不容小觑——这意味着“坐二望三”的潜力。
“市场渗透”一词源自Ansoff矩阵,指利用现有市场中的现有产品实现业务增长。简单地说,想要实现增长,要么向现有客户销售更多产品或服务,要么在现有市场中寻找发现新客户。
如果将EV、PHEV视为动力总成的另一种形式,考虑“限购”、“限行”政策实施的事实,则一二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已经趋于饱和,新能源车的市场开拓理应锁定更具潜力的三四五线市场。
但从使用的角度看,无论是看得到的充电设施密度、用户消费能力,还是看不到的双碳考核KPI、城市绿色转型目标,一二线城市对于电动车都更加“友好”,而三四五线城市仍属待开发的“生地”。
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悖论——卖车,要选三四五线城市;用车,则推一二线城市。
“十四五”经济规划已经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推进老旧楼宇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还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城市生活的绿色转型、城市设施的品质升级,都已经在路上。
但政策落地、观念转变仍需时日,市场转暖的速度能否赶得及销售老总的任期,尚未可知。
关键词四:双积分
新冠疫情与需求错配导致的“缺芯”潮,在2021年三季度达到高峰,不仅终端市场优惠缩水、用户订车周期延长,很多工厂开启了“晒网-打鱼”的循环模式,部分车型更是“临时停产”、“有价无车”。
但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的生产并未受到影响,一路高歌猛进。
截至2021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0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之所以车企对于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厚此薄彼”,盖因“双积分”压力。
2018年4月,由五部委联合推进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已经开始实施。汽车制造企业要么从关联企业处获得CAFC油耗正积分,来抵偿自己的CAFC油耗负积分;要么从其它企业购买NEV新能源积分,同样可以抵偿CAFC油耗或者NEV新能源负积分。
换句话说,卖燃油车挣钱,还是卖新能源车挣NEV积分,是每家车企都要精打细算的选项。
“缺芯”虽然压缩了车企的产能,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绿水青山”第一次战胜了销量清单。
关键词五:当地化
扬帆出海,近年颇有热度,国内市场小有成就的企业,已经无法压抑进军全球市场的豪情。
广乘国际已推动GAC MOTOR品牌进入26个国家和地区,上汽乘用车已进入6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国车红旗不仅出口到韩国、阿联酋、沙特、挪威等国,2021年底还在日本开设首家实体店……
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142.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另据海关总署数据,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广汽传祺、长安、比亚迪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出口墨西哥、中东、东南亚、欧洲。而底盘、乘用车和商用车,则是我国累计出口数量、金额同比增长最高的商品(2021年前11月)。
成绩面前,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隐忧。回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我们谈论最多的是生产本地化、供应链本地化,最看重的是倾听本地用户声音、满足本地用户需求……仅仅开设当地实体店、雇佣当地管理者、搭建当地销售网,是否就已经完成了“出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走出国门,我们眼中的“中国品牌”,就已经完成向“跨国品牌”的转换。但与此同时,我们曾经默认的本土化优势,是否会变成水土不服?
走出国门,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与实力,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将全球化变为当地化?我们能否将曾经热烈讨论的“搭建本地供应链”、“满足本地用户需求”,变为自己出海时的战术实践?
如果没有,何来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