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设计
2022-07-08李平卫卓金燕陈展图杨宁
李平卫 卓金燕 陈展图 杨宁
摘 要:本文依托徐霞客的三条游历足迹创设情境,从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结合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探讨情境教学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情境教学;地理核心素养;地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8-0026-0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运用图表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历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北至京师、南至两广、西至云贵,游历各名山大川。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精心为每一节课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因此,本文选取徐霞客的游历足迹作为教学情境,以“自然地理環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设计思路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为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地理教材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内容。本文以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游历路线为背景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穿越时空,跟随徐霞客的步伐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教学活动[2]。笔者将徐霞客的游历足迹划分为三条旅游路线:线路1大致沿着东南沿海、南至广东、北达北京;线路2以浙江为起点,向西南方向直至云南;线路3大致呈椭圆形走向,依次经过山东泰山、安徽黄山、陕西华山以及河南嵩山,从山麓至山顶游历各名山大川。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运用地图分析中国自然带的分布,探讨徐霞客在游历中所看到的自然景观,尤其是植被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世界主要自然带地图,认识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基本类型与分布,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主要自然带地图,让学生分析并归纳地域分异四种基本规律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设计
导入新课:在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先后四次进行长距离跋涉,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徐霞客的游历不仅是为了寻奇访胜,更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今天我们将跟着徐霞客的游历足迹感知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性。
情境创设:假如穿越到明代,跟随徐霞客的脚步游历中国,A组学生走线路1,从广东北上至北京,沿途可以看到什么风景?B组学生走线路2,从浙江沿海向西南出发至云南,会看到怎样的自然景观?C组学生选择线路3,游历徐霞客登过的嵩山、黄山等高山,观察从山麓到山顶又有什么风景?
播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徐霞客的游历路线及沿途景观》思考:沿着路线会看到什么自然景观,这些景观各自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简要回答不同游历线路自然景观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区别。
2.具体实施过程
①前期:夯实基础知识。本节知识的学习采用情境教学法,着重凸显“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互动作用,在学生进行不同线路分析前需对“自然带及其分布”的基础知识进行夯实(表1)。
②线路1:纬度地带性探究。线路1呈南北走向,此线路经过的地方出现纬度地带性的差异,关于线路1的教学如表2所示。
③线路2:经度地带性探究。线路2大致呈东西走向,此线路经过的地方出现经度地带性的差异,关于线路2的教学如表3所示。
④线路3:垂直地带性探究。线路3大致呈椭圆形走向,此线路徐霞客主要是攀登了山东、安徽、河南和陕西这几个省份的名山大川,关于线路3的教学如表4所示。
⑤后期:知识延伸探究。通过分析徐霞客游历足迹的三条主要线路,了解并分析了纬度、经度、海拔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通过知识延伸,开展相关教学(表5)。
四、教学反思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对自然地理学的总结、归纳和融合。基于徐霞客的游历足迹创设情境教学有以下优点:①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保留了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框架,针对认识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采取了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跟随徐霞客的足迹游历中国,感受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②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联系已有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①教师需充分了解学情,在课程设计时应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创设学生易接受、理解的情境。②教师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期能更好地运用问题情境来开展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胡继中.领悟新课标意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J].地理教育,202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