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文科专业专创融合的思路与实践——以福建工程学院金融专业为例

2022-07-07许毓坤张积林柯建飞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专业

许毓坤,张积林,柯建飞

地方本科高校文科专业专创融合的思路与实践——以福建工程学院金融专业为例

许毓坤1,张积林2,柯建飞1

(1.福建工程学院互联网经贸学院,福建福州,350118;2.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18)

专创融合是教育部提出的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打造“金课”、建设一流本科、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以福建工程学院金融专业专创融合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高校文科专业专创融合的理论内涵、基本思路和现实困境,为实质推进专创融合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专创融合;文科专业;创新创业;金融专业

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打造一流本科专业,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教育部专创融合相关政策要求,本科高校要以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为基础,有步骤地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打造金课,提升学生专创融合的综合素质。

一、文献综述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自此,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方法、问题和教育改革路径等展开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剖析了大量国内外创新创业教改案例和教改模式。黄兆信[1]通过对教育类CSSCI核心文献发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认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围绕创业协同、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大学发展与创业教育融合、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等五大主题展开,形成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模式、浙江理工大学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实践培养模式、温州大学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等模式[2]。这些研究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详实的理论指导和案例解析。相较于创新创业教育领域30余万篇研究文献而言,以专创融合为主题的文献,截至2021年7月,中国知网刊发仅仅500余篇,可见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赵亚翔[2]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创制的“四个课堂”专创融合框架,鞠晓红[3]提出了教育实践的“四轴联动”式专创融合教育策略,杨婧等[4]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研、创、用”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文献在探讨专创融合理路的同时也介绍了可供借鉴的做法。

现有文献中,探讨文科类专业专创融合的研究甚为少见。究其原因,文科类专业专创融合有别于理工科类,创新更多地表现为理念创新、服务创新、形式创新和载体创新等。本文首先探讨了文科专业专创融合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当前专创融合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文科专业本科教育专创融合的基本思路,最后以福建工程学院金融专业的专创融合教学实践为个案,对金融专业专创融合教学模式革新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化解专创融合难题,推动“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就个案选择而言,之所以选择以福建工程学院金融专业为例,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专业具有典型的文科属性,金融专业对未来收益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思路,非常契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二是福建工程学院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在迈向综合性发展道路上,始终坚持“求优、求特、求新”原则开展文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其中,金融专业在探索专创融合建设中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二、专创融合的内涵

专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其目的是教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教育侧重于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创业”教育侧重于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做好从谋求职位到自主创造职位的蜕变准备。“创”包含风险与不确定性,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更具主动性和适切性,要求师生非为适应市场被动培养能力,而是具有创造新市场建立新规则的担当与气势。相较于专业教育来说,专创融合教育是一种升维教育,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懂得创业更易就业。相较于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亦弥补一直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交融发展的不足,让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专创融合是新时代本科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专创融合的基础是专业教育,升华在创新创业教育,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螺旋式上升关系。专业教育因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而有了“朝气、勇气、灵气”,创新创业教育基于专业教育而方向坚定,有了“底气、硬气、锐气”。专创融合的途径在于做好顶层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方式革新。两者是否成功融合,关键在于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巧妙地、实质地融入专业教育,评价标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显著增强。

假设学生专创融合的综合素质可以用以下函数式表示:

其中是专创融合的综合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1,2,3…x和专业技术能力1,2,3…y的函数。、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专创融合的综合素质水平

根据两条不同方向的综合素质曲线1和2,说明在具体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中,须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创业潜能进行差异化教学,让不同学习潜力的学生得到各自相应的开发、训练和培养。

三、专创融合的现实困境

(一) 专创融合机制亟需完善

专创融合适切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高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需确保教学管理机制与专创融合要求相匹配。当前,高校主要由创新创业学院具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由专业学院负责,这是一种相互平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严格说来专创并未深度融合。两套教学管理系统必然有两种运行模式,两者虽然教育目标一致,但是教学思路、内容、环节等难以相互匹配、相辅相成。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分属不同,亦容易导致管理脱节,最终造成专创教育貌合神离,难以在一个体系中互补、交融、共生。所谓专创融合并非只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见缝插针地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某一课程、某一环节或某一比赛,更应是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技术的实践等各个专业教育层面。

要实现专创融合,关键需做好顶层设计,从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寻找实现专创融合的契合点,真正做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二) 专创融合对师资队伍提出更高要求

具备专创融合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专创融合的关键,却也是当前高校必须直面的短板。一是拥有强大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往往在创新创业上资历不足,因此教学中未能充分重视创新创业作用,致使专创难以深度融合;二是具有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往往缺乏扎实的专业背景,未能将创新创业实务操作与专业理论联系起来;三是高校辅导员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创新创业比赛,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又一重要力量,但难以担当专创融合重任。师资队伍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上未形成合力,显然不利于专创融合甚至会导致专创脱离。

此外,专创融合教育对教师在各教学环节的组织、方法、设计以及角色扮演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一定时间反复打磨才能适应专创融合的教育要求。

(三) 专创融合需适应“新时代”学生学习需求

现在的本科生是“新千年”出生的一代人,也被称为“Z世代”“互联网世代”。他们一出生就自然地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能够熟练使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在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面前,具备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面对这样一群“新时代”学生,必须革新原有的教学模式、方式、方法才能适应其学习要求,激发其创新潜力。因此,在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完善专创融合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践项目、综合评价体系等,并利用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学习激情。

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对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技能进行融合设计,并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具有挑战性的实践项目等,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专创教育的有效融合。

四、专创融合的基本思路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的皮亚杰提出,认为学习是意义建构过程,强调互动与活动参与,强调情境对认知建构的重要性[5]。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采用层次递进方式来实现“教和学”互为中心的统一,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内容、环节、形式、方法的有效融合。专创融合的基本思路是:沿着学业发展时间轴,科学设计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根据相关课程的层次结构,主动融入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专创深度融合,其核心在于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全过程、各方面,达到同向同行。

作为专创融合的关键着力点,课程设置需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分类施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有标准而学生个体有差异,在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中,要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兴趣和专长,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条件,构建层次丰富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重视风险教育,强化抗挫折的心理培训。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市场运行法则和秩序不熟悉,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如果在创新创业授课过程中,一味强调创新创业成功时的巨大回报而忽略了失败后的惨痛损失,创新创业教育必然不完整。

五、金融专业专创融合的教学实践

基于上述专创融合的基本思路,以课程设置为重要突破口,整合师资力量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专创融合机制和探寻融合切入点,福建工程学院金融专业在推进专创融合教学实践中做了三个方面的积极探索。

(一) 以课程为关键切入点,实现专创教育的交互融合

针对顶层设计尚未完善问题,首先统一思想,围绕专创融合培养目标,合理规划专业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创新创业实践在专业课程中的位置和比重,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找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

第一,重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强调专业课程的市场适切性和不同课程间知识点的衔接融合性,在大一增加专业前沿领域的课程,介绍专业发展创新方向,讲解专业创新实践的最新案例。第二,针对专创融合教育中知识相互关联,但学习进程前后衔接不紧密等的实际问题,采取每学期初跨专业跨教研室的联合备课方式,让相关教师对不同课程中彼此关联的知识内容形成授课共识,确保不同课程间知识点衔接有序进而提高授课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内容设计突出对本专业学科领域中重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专业发展历程的同时,认清专业创新发展的脉络,熟悉本专业不同课程中各自最新研究方向和成果。第四,将专业比赛、创新创业比赛、科研项目活动纳入学生专业课程实践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由外到里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建立起合理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机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专创融合。

(二) 突出专业导师学业指引,注重挫折教育和分类培养

针对师资队伍如何适应专创融合要求问题,主要采取完善专业导师制度,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专业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目标,发挥导师专业优势,带领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培养学生专创融合的综合素质。

第一,专业导师会在新生入学期间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和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或创新创业。第二,创新面向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由专业教师引导低年级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开展“金融市场调研”“行为金融实验”“投资理财行为调查”等专创融合的实践项目。通过完成这些相关专业情景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增强实践认识、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信息数据处理等创新创业能力。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创新专业实践教学举措,实现了实践教学前移,弥补了低年级学生专业实践不足的问题。“干中学、学中干”的项目活动模式,有效帮助低年级学生自主建构专业认知体系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了专创融合的教育目标。第三,注重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在鼓励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一方面增加失败案例解析,防止学生产生“幸存者偏差”心态,低估创新创业的风险;另一方面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开展抗挫折的心理培训,提升学生直面未知挑战和失败打击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创新创业道路上走得更顺更远。第四,重视对学生的分类培养,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或项目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例如,大胆尝试让本科生提前接触学术研究领域,培养专业学术能力。对学有余力或有考研意愿的同学,依托“互联网金融与区块链研究中心”“数据分析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等校级产学研机构,创设可供学生参与学习的“科研平台”,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累研究经验,提升学术能力。对于准备就业的同学,会增加其与企业导师接触的时间,鼓励其到相关金融机构或本专业老师开办的金融科技公司学习实践,提高其实践水平和相关金融业务能力。对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同学,引导其积极接触市场,鼓励其通过参加各类创新比赛、专业竞赛等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对个别条件成熟的学生推荐到学校的创业孵化平台。

(三) 培养创新思辨能力,革新实践教学模式,科学评价专创综合能力

针对如何适应“新时代”学生学习要求的问题,主要采取贴合专业特点、培养创新思辨能力、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和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措施来化解。

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金融专业具有典型的文科特征,教学过程必须尊重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促使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思考本专业问题并进行自我批判。例如:有选择性地将课堂问题、考试题目设计为非标准式的综合性题目。这类题目一般根据实际案例设计,最大特点是可以多角度地展开讨论,进而考查学生对课程相关专业现象、热点事件的思考深度和广度。这种可以多角度讨论的命题,重在启发专业思维、激发智慧、培养创新精神,亦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和判断,培养学生形成独立人格。教师可根据学生答题的创新性、视角、立意、深度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第二,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在使用SPOC泛雅平台的同时,不断完善校内专业课程数字教学平台建设,借助教学平台学情数据准确了解学生整体学情特点,监管学生的学习行为,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以正确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利用好智慧教室,通过翻转课堂、交互式学习、智慧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中结合授课目标,分小组进行扩展学习,鼓励学生制作专业知识微课视频,并将优秀微课视频上传到校内教学平台,形成一个开放的师生共建的数字教学资源库。第三,建立多元动态综合评价体系,科学考评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学生参与证券投资比赛、理财产品设计赛、金融衍生品交易赛等专业竞赛的获奖情况,纳入课程学习的综合考核体系。在考量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权重,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情况,多元化衡量专创融合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福建工程学院金融专业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专创融合思路、融合机制以及实践举措,为实现专创融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进一步的专创融合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坚持以课程改革为关键切入点,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发挥专创导师作用,满足学生学习诉求,从根本上实现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学生专创融合的综合素质。

[1] 黄兆信, 李炎炎, 刘明阳. 中国创业教育研究20年:热点、趋势与演化路径——基于37种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教育研究, 2018, 39(1): 64−73.

[2] 赵亚翔. 文科高校本科教育的“专创融合”: 框架建构与教学实践[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9, 21(4): 118−129.

[3] 鞠晓红. 应用型本科高校“四轴联动”式专创融合教育策略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 6(89): 107−109.

[4] 杨婧, 安从瑶. 专创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研创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 19(18): 145−146.

[5]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5): 74−81.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liberal arts majors: A case study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 Yukun1, ZHANG Jilin2, KE Jianfei1

(1. School of Internet Economics and Business,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08, China; 2.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08, China)

Professional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gration is the requir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put forwar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create high-quality courses, build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 and cultivate top talen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a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financial major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 ca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basic ideas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theory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liberal arts major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experience for the substantive promo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iberal arts maj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inancial major

G640

A

1674-893X(2022)03−0118−06

2021-09-03;

2022-05-3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202002076030);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福建省教育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面向大一学生(金融类)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FBJG2020194);福州市社科重点课题“推动福州区块链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研究”(2020FZB22);福建工程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大一学生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G-SJ-201915)

许毓坤,男,福建泉州人,博士,福建工程学院互联网经贸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金融、数量经济;张积林,男,福建周宁人,博士,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计量、大数据技术,联系邮箱:jilinzhang1976@126.com

[编辑:何彩章]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专业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菜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