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实证研究
——以广州图书馆为例
2022-07-07周明易
周明易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3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相互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时代大趋势。文献是信息与文化的载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公众,是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推动国民进步的重要桥梁。公共图书馆通过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获取国外文献资源,传播中国文化,使公众了解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文中“公共图书馆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指公共图书馆与涉外机构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合作的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文献资源交换、共享以及基于文献资源开展的相关活动。它是国际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补充图书情报资源的重要途径,能够丰富文献资源,同时促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1 广州图书馆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实践情况
广州图书馆的文献国际合作工作开展已久,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文献交换、共享,文献交流、文献推广活动方面与涉外机构合作频繁,由起步时期的人员互访、文献资源交换过渡到定期举办以交流文献为中心、主题明确、线上线下同步的文献推广、公共交流活动。广州图书馆联合多方,举办展览、读书会、体验工作坊、真人书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大量公众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相关活动简介见表1。
表1 广州图书馆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配套活动简介
images/BZ_46_258_383_2221_2483.png
1.1 与友好城市图书馆的文献国际交流合作
广州图书馆与友好城市图书馆的文献国际交流合作基于双方缔结的“合作协议”,协议拟定根据双方实际情况展开合作,涉及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可总结为“双方通过协商,在当地许可条例允许的情况下,遵照双方图书馆的使用规范,为居住在两市的民众及侨民提供普及新知识和信息所需的图书或刊物(其他资料)”;基于此,“双方将积极开展阅读和文化活动领域的交流合作”。由此可见,广州图书馆与友好城市图书馆的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条件、范围相对宽泛,在落地过程中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广州图书馆与友好城市图书馆的文献国际交流实践流程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广州图书馆与友好城市图书馆的文献国际交流实践流程
广州图书馆与友好城市图书馆之间的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互换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当次交换文献中一个主题,带动一系列文献推广业务延展。以与韩国光州广域市市立图书馆的文献交流合作为例,双方自2010年缔结共享合作关系以来,以年为单位,持续稳定地进行图书交换工作,广州图书馆总计赠出3644册图书,“广州大典”主题520册,收到图书3154册。2018—2021年间,人员互访交流以外,围绕收到的交换图书,双方选取主题,共举办展览8场。
2019年10月,赴穗交流的福冈市综合图书馆代表团与广州图书馆联合举办“携书漫游,遇见福冈”展览,内容包括文学、两市交流、城市、美食、图书馆5个部分,通过数百本当年交换图书、精美图片、趣味海报、福冈当地的特色织物、传统工艺品,介绍两市的交往故事,展现福冈的城市魅力。展览之外,广州图书馆还筹备了主题为“福冈人的‘广州情’”广图真人书活动,邀请两位长期留穗日侨千叶由纪子、奥田圣进行个人分享、演唱表演,传递两市人民的友谊,延伸了主题内容[1]。
1.2 驻穗外事机构的文献国际交流合作
广州图书馆与驻穗外事机构的文献国际交流合作基于双方及国内外公众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的强烈需求。一般为驻穗外事机构主动发起,以文献捐赠为中心,配套多种文化活动,以期达到良好的社会、文化效益,具有自发性、持续性、成长性特点。
针对驻穗外事机构文献捐赠,广州图书馆在接受的捐赠文献数量、类别达到一定量化标准后,将在多元文化馆中设置主题国家图书专架,并不定期举办相关主题活动。活动一般由双方共同发起,选取该国某一类文献、文化为主题,根据双方已有资源进行内容深挖。具体操作流程如表3所示。
表3 广州图书馆与驻穗外事机构的文献国际交流合作操作流程
1.3 与其他机构、团体或个人的文献国际交流合作
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献国际交流中的多方合作已经成为趋势,且有利于推动文化多元化,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近年来,广州图书馆的文献国际交流合作多点耕耘,多面开花,在传统合作之外,尝试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是与境外博物馆合作。如2021年10月,广州图书馆联合莫斯科、索契、新洛西斯科三地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馆举办“建党100周年,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展览,依托于该部红色经典作品,展出话剧剧本、小说改写本、连环画、俄语版珍藏书等衍生作品,以及博物馆中与中国相关的内容,并与佛山市图书馆进行两城巡展,邀请军旅作家举办专题对谈讲座,由青年党员代表进行展览导赏,同时上线中俄线上导赏,协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多场配套活动,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反响[2]。
河南一林造纸厂原废水处理采用Biolak工艺,设想可以利用Biolak工艺作为混凝-加核絮凝组合工艺的后续处理工艺。实验中,利用活性污泥法作为混凝-加核絮凝组合工艺的后续工艺对废水可生化性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见图5。
其次是与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外籍友人合作。如卸任驻华外交官员、拟离华人士常有对图书馆进行个人文献收藏捐赠。
此外,还与其他涉外机构、个人合作。相关外事机构也常向图书馆转赠其所得文献,例如201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向广州图书馆捐赠一批外文文献,供公众借阅。
2 广州图书馆开展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意义
2.1 完善馆藏资源建设
公共图书馆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馆藏建设的重要补充。2010年以来,广州图书馆先后与韩国光州广域市市立图书馆、加拿大温哥华公共图书馆等14个公共图书馆缔结友好城市图书馆协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接收意大利、比利时、泰国等多个驻穗外事机构赠送文献。截至2021年,共交换(含赠出)文献资源上百批/次,逾三万册,设立专题书架17个,涵盖旅游、文学、法律、语言学习等多个类别。
文献国际交换中获得的馆藏资源除了大众通俗类文献,不乏新出版的前沿书刊,在常规文献采购渠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滞后引入。除此之外,由于外文文献普遍价格高昂,采购不便,利用文献国际合作,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源,节省了人力、经济成本,完善了广州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2.2 拓展合作渠道,推动业务发展
广州图书馆以文献为中心,通过人员互访、合办互办活动、共办会议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由点带面,整合国内外文化资源,拓展了合作渠道,通过工作交流,汲取同业及其他合作方的先进理念与经验,扩大影响力,推动自身业务发展。如与多国驻穗外事机构、友好城市图书馆、相关政府机构合作举办的“环球之旅”系列活动,迄今已举办了36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与青树教育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创客空间:图书馆里的创造力——人人参与的创客空间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广受赞誉;而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that’s跨国际文化交流媒体平台、《城市漫步英文版(大湾区版)》等机构合作的“爱上图书馆”系列节目,通过围绕四大名著等中华经典文化举办系列活动,也在留学生等外籍读者群体中广为传播。
2.3 促进文化交流
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展示中华文化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广州图书馆通过在友好城市图书馆设立中国角、设置汉语学习专区、业务合作、与国际合作伙伴互办活动等方式,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多元文化“走进来”。
广州图书馆与韩国光州广域市市立图书馆的合作交流中,在文献互换的基础上,选送一批广东地区少儿创作的优秀手工绘本,作品围绕“我和图书馆的故事”、传统节日等主题展开创作,于2021年9月在韩国展出。大量公众被吸引并纷纷前往观展,并留言表示“通过这次展览了解了中国文化与中国节日”。
同时,根据广州图书馆需求,韩方在文献资源之外,准备了无等图书馆韩国画社团成员创作的韩国传统水墨画16幅。该展览于2021年7月在广州图书馆展出,吸引了数千人观展。依托韩国传统水墨画展,广州图书馆策划了“韩国传统文学主题书展”,展出该主题韩文、中文书籍,基于画展内容制作了12款书签、图册及若干周边,推出“打卡有礼”活动,吸引公众前来借阅书籍、参观展览,并联合花都、从化、番禺等6个市区馆进行巡展,将国际文化资源最大化利用,节省了宣传、物料制作成本,产生了极大的联动效益。
3 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因受交通运输、审批流程、经费、沟通等因素制约,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理论指导与合理规划。现阶段多数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仍然停留在实践摸索阶段,遵循原有经验自发进行,受制于自身发展,缺乏系统性的规范指导。
(2)流程复杂,耗时漫长,时常出现“年初开始,年末结束”的情况。跨国运输费用往往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局势的变化而起伏,例如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运输费用居高不下,影响了文献国际交换的时效性。2019年由于档期、场地无法协调,广州图书馆取消了原定与印度驻广州总领事就领馆赠书配套的开幕式、展览、真人书等活动。
(3)文献利用率个体差异较大。外文文献,尤其是泰语、土耳其语等小语种原文文献因本身受众的局限性,造成大众接受度较低,难以提高文献利用率。而由于外文文献副本数目较少,热门原文文献都出现“一书难求”的情况。
(4)合作项目特色性不足,内容敏感。部分公共图书馆开展文献合作与交流工作时,前期沟通不够充分,主题选取过于保守,影响了合作项目的效果,造成资源浪费。而各国文化与出版审校标准的差异,部分交换、受赠文献容易在政治、地理、宗教、情感爱好等方面出现敏感内容,双方进行的合作活动也易涉及相关敏感选题。如2020年某合作机构赠书中,部分书籍插图涉及暴力、情色内容,不适宜在公共图书馆进行开架借阅。
4 有关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思考
针对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广州图书馆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多年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1)立规划,完善制度。管理部门与图书馆行业组织在进行充分调查之后,必须及早整合行业资源,制订全局规划,出台相应政策与制度,指导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相关业务,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项目重复、资源浪费,摆脱对外文化传播事业中分散无序、各自为政的状态[3]。
(2)全面总结,增强效能。各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及时对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工作流程等进行定期梳理与总结,明确馆员分工,量化工作任务,增强合作与交流中的计划性、规律性。同时,加强与合作方的前期沟通,对合作项目受众群体进行充分调研,突出项目特色,增强吸引力。
(3)多管齐下,提高文献利用率。通过馆际互借、集体借阅等方式,与语言类高校和驻华公司、机构及图书馆合作,提升文献流通效率,精准服务对应读者群体。同时,通过配套多种特定主题活动进行宣传,吸引不同类型读者踊跃参与,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例如,2020年广州图书馆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合作巡展“携书漫游,遇见福冈”,吸引大量日语学生到馆借阅相关文献,有力提高了文献利用率。
(4)完善内容审核机制,构建多元化推广渠道。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献国际合作与交流前期,应对合作项目的主题、内容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完成受众群体的调查与研究,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多种渠道,通过实体宣传如海报、电子屏,新媒体平台如国内微信公众号、小红书、Bilibili视频弹幕网、新浪微博等,国际如Facebook、Zoom视讯网、推特等,征集受众兴趣点,确保项目内容精准契合公众需求,并全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同时,也可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介,利用即时互动、参与便捷、信息传递效率高等优势,进行多渠道推广,接受公众反馈[4]。
(5)拓展合作业务,完善共享平台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图书馆现有的实体文献国际交换、共享业务已经不足以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电子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虽然还存在利用率低下、费用高昂、资源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以及受到版权、交换衡量模式、资源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制约[5],然而其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能扩大辐射范围、节省交换成本,值得我们大力探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