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对策*

2022-07-07李燕英

图书馆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党校智慧图书馆

李燕英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111]

面对人类社会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的历史性新飞跃,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动着经济产业、社会形态、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构。为适应智能时代的变革发展要求,信息素养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元素养,领导干部学习和阅读能力的增强迫在眉睫。《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培训……提高科学人文素养”[1]。《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强调“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干部培训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和互联网融合发展”[2]。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这对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党校职责定位和教育培训工作的特殊性,党校图书馆对智慧服务的变革与创新需求更加迫切。

1 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践现状分析

1.1 缘起与现状

随着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日益完备,以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情景感知和数据聚合等为核心的智能技术为提升学习效率和阅读质量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有利于技术视角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创新。智慧服务有两重涵义,一方面是提供便捷的“无人”“自助”服务,另一方面是精准、高质量地响应读者需求。典型的服务体验如Amazon Go和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模式[3]。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智慧服务[4],从字面意思解读,有学者认为智慧服务至少包括“智慧的服务”和“为智慧而服务”,既表达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全媒体提供便捷服务,也彰显了知识创新和价值发现的新渠道[5]。因此,智慧服务背后的理论支撑更加强调知识管理、信息增值等图书馆传统价值追求。学科服务内容多样化、推荐服务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在线化和图书馆移动服务、学科馆员智慧化等都是未来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基本趋势[6]。

图书馆智慧服务不是图书馆服务的简单优化升级,它是在适应数字化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对信息资源存储形式、组织机制、运行状态、承载方式和传播模式的深层次改革,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和文化传承。

基于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征和服务架构的分析,客观上要求对党校图书馆的组织架构和服务模式进行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改革。为适应数字时代领导干部知识学习和素养锻炼,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目标指向在于智慧服务的精准化、便捷化、高效化。精准化就是要求其为党校学员提供的信息资源更加聚焦党校党性锻炼和理论武装的基本要求,重点汇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原文原著的数字化转换和智能化提供;便捷化则要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访问渠道和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具灵活性;高效化则要求随时随地、线上线下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和阅读空间,推动组织培训学习和学员自主学习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1.2 问题和矛盾

1.2.1 学员信息需求识别不精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读者提供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信息资源。当前,在领导干部学习和阅读需求与供给之间仍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一方面,源于党校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领导干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方针政策方略以及纪律规矩方面的学习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系统地领会把握这些理论和原理。于是,海量信息资源的梳理与知识节点的提炼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传统的信息资源推送难以响应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难以实现信息需求的精准推送,导致信息供给与读者需求匹配度不高,极大地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和学习效果。

1.2.2 学习服务创新不足。党校姓党、从严治校的学风纪律要求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把党的理论学习和党性锤炼作为重中之重,并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根据不同专题的学习要求,学员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取特定主题的全面信息,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目前,图书馆传统的阅读空间、学习空间服务难以满足学员多元开放式的学习需求,平台信息的简单聚合增加了信息资源的获取难度,难以实现精准查找,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没能真正体现出来。

1.2.3 信息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滞后。从全国情况看,党校多年的发展使得图书馆在中共党史、党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实践方面有着独特的信息资源积累。但总体来看,这些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资源数字化比例不高,且数字化资源藏重于用。特别是构建智慧服务体系和资源利用方面手段单一,与打造统一融合、开放共享的服务系统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2.4 学员信息素养和网络治理能力欠缺。随着人工智能社会化、商业化推进,由数据意识、数据能力和数据伦理构成的数据素养成为社会公众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7]。按照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干部的网络治理能力要全面把握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规律、网络舆论引导、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这恰恰是当前领导干部亟需的、缺乏的核心技能。

1.2.5 馆员智慧应用和数据处理能力薄弱。党校学制的特殊性、短期性和学员的身份、职业和经历的多样化、丰富性,无一不要求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者具备全方位高素质。馆员自身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知识储备量,具有挖掘潜力[8]。这与当前党校图书馆员的履职状况存在明显差距。

1.3 契机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智慧服务呈现全面感知、立体互联、信息共享三大特征。聚焦到服务供需双方的目标导向上,智慧服务还具有场所泛在化、空间虚拟化、手段智能化、内容知识化、体验满意化的特点[9]。各级党校要突出自己特色,做好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知识教育,党校学员自主学习和智慧阅读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重新审视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传统方式,引入数据驱动理念,实现网络化数据共享、个性化服务定制、精准化需求响应,增进学员的阅读体验,养成终身学习的自觉,让图书馆智慧服务更加适应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的目标要求。

2 新时代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体系架构和关键要诀

2.1 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特征

2.1.1 精准化需求响应

党校教育培训学制和教学体系的短期性、非连续性、专题性和各级领导干部学员身份、职业和经历的多样化、丰富性特征,都要求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围绕一定时期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的主题、重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提供专题信息资源。这种变化对信息的精准化提供提出较高要求,包括经典文献汇聚精准化、阶段性重点文献精准化和专题性战略任务资源精准化等。

2.1.2 便捷化阅读体验

为适应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学员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领域知识和前沿知识需求也十分迫切。为适应党校学员经典文献研读的目标一致性、要求具象化和考核统一性特征,图书馆智慧服务着重于从海量的、离散的和多样化的文献资源中,甄别和筛选出符合指定任务的信息资源,采取网络化、多载体形式供学员访问使用,以保障专业数据服务的高效便捷。

2.1.3 个性化服务定制

党校教育不同于其他成人教育和学历教育,党校学员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具有非常明确的政治性、时代性。除了指定学习任务外,学员的学习活动更加强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自主阅读。依托数据聚合、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等分析技术,应为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领导干部提供差别化的智慧服务。要对党校学员专题培训的基础性数据和学习目标数据进行专业整理、筛选、综合、分析,准确把握学员信息需求,从而提高智慧服务的精准化与个性化。

2.2 面向自主学习的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和服务体系

图书馆智慧服务有3个基本要件,基于需求的全面响应与生产、面向个性化定制的全程访问和适应高质量阅读的全新体验。构建具有党校特色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架构的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对象层、服务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安全层。

图1 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架构体系

2.2.1 对象层

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充分吸收面向对象服务的理念和服务架构,在最顶层的对象层主要包括传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技术、馆员和读者5个要素的智慧化应用。对象层的设计理念要适应数字化变革带来的阅读即时化、可视化、便捷化和阅读智慧化、知识丰富化特征。面向不同读者提供精准推送、定制化响应。依据不同情景推送不同文献信息,协助读者跨越学科门类调整知识结构。与传统模式不同,服务层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对用户需求和阅读活动的深度挖掘,对用户群体的活跃度、阅读量、下载、点评和收藏等信息行为偏好等信息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

2.2.2 服务层

服务层承载着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提供模式和支持应用,通常可以嵌入资源服务、内容服务和用户服务等。针对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和推荐阅读服务提供服务定制和应用指引,具体涵盖以下5个领域的内容:(1)指定学习材料和经典文献的清单服务;(2)限定主题词的专题文献推荐服务;(3)学科馆员和参考咨询馆员整理开发的推荐阅读清单及服务;(4)特定问题或事项的文献聚类服务;(5)基于“论坛”或“群”模式的阅读体验推荐和阅读交流社群(论坛)。在内容服务方面,直接为学员提供教学日程中有关教学专题的背景知识、演示文稿、讨论主题、经典文献、延伸阅读材料等内容服务。在用户服务方面,涵盖分布在校园楼宇的自主借还书系统、移动图书馆、微信服务公众号、图书馆应用小程序、智慧服务机器人、多主题检索、一站式搜索以及各种个性化、可视化定制服务事项。此外,在确保数据与读者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深化新兴媒体、网络社群和其他外部信息机构的数据融合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范围和对象。

2.2.3 网络层

网络层有效衔接来自服务层和数据层的中间管道连通,实现面向数据的、以学员为中心的需求导向服务。文献资源和信息知识的价值越来越多地承载于数字化转换中,鉴于数据资源的离散化、海量化和孤岛化倾向日益严重,作为信息、知识和数据的重要汇聚地的图书馆需要全面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理论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处理,不断完善对馆藏资源和数据的知识管理。

在技术支撑层面,支持虚拟/增强现实(VR/AR)、超高清视频、智慧阅读、智能场馆、智能安防和个人AI辅助设备。在链路保障方面,支持包括无线WiFi、人工智能、AI、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情景感知、电子书架、全媒体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创新应用。在供给渠道方面,智慧图书馆信息技术除了保障图书文献和信息资源网络化运转外,还要实现对信息、数据、知识的全周期输入与输出的完整管控,充分吸收电子公共服务实践和体验中打破数据壁垒、信息烟囱的开放性经验,延伸图书馆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打造敏捷和谐的智慧服务运行环境。

2.2.4 数据层

图书馆智慧服务本质上是构建一个多样数据中心、存储系统和互联共享的数据驱动模式,通过图书馆、读者和馆员之间建立的人与人、人与机器间的交流协作,借助浏览器、视觉应用、网页等方式访问各类信息资源。基于数据聚类和数据挖掘技术,图书馆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提取、清洗、汇聚和处理的能力,提升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和用户的获得感、满意度。数据层实现对静态数据、动态数据、流量数据和社会化网络数据集中管控。从数据处理对象看,包括了来自馆藏文献、数据资源池、馆际联盟、专题数据库和学校教育培训中产生的全环节教学资源和数据资源。通过异构数据的一致性转化、净化和集成,实现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流数据的归并、加工和一体化整理;完成对文字、图片、日志、音视频、XML、HTML文档的一体化存储。

2.2.5 安全层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安全层由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和信任安全保护子系统构成。网络安全是数字图书馆应用、运行和服务体系的基础性支撑,具备其他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性特征和要求;信息安全主要针对用户信息安全和图书文献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各种应用服务器上存储的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行为信息的大量用户数据产生的数据安全问题;数据安全确保了馆藏数字资产和信息资源的核心保护,以及服务过程中涉及数据、内容、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换和共享;信任安全则是为适应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融合发展和智慧学习的变革要求,建设可信社会化网络和网络生态的基石。此外,安全层还需要解决诸如对读者、馆员、设施设备、数据资产和信息资源的安全认证,对数字图书馆涉及的互联网、校园网、社会化网络、大数据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网络安全保障,以及对智慧服务和传统服务活动安全保护等问题。

2.3 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动力机制

2.3.1 源自组织规约的集体学习。党校教育培训的任务和形式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就组织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集中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文献资源、参考书目等信息服务有着同一性需求,同时在基于专题单元的分组交流、案例研讨上,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2.3.2 面向问题求解的导向学习。智慧服务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提供包括智能化检索、展示、定制以及支持智能化感知、预测、推送在内的智慧应用体验。要在精准识别用户需求基础上,不断延伸信息服务的生命周期和覆盖范围。党校学员存在学习的差异性、自主性和广泛性,这就要求党校图书馆可根据不同阅读要求开发点对点的定制化服务。依托馆藏资源利用不断完善的数据融合系统,挖掘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快速响应读者兴趣爱好,基于学员阅读习惯、领域背景和职位责任,提供可选择的阅读专题和查询服务。

2.3.3 适应数据聚类的定位服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目标决定着智慧服务的种类、方式及效果,而数据融合目标协同的实现程度制约着智慧服务的数据融合程度。智慧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源自持续夯实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数据的收集、加工和数据库开发都高度依赖强有力的元数据治理。文献元数据支持多元检索、多渠道搜索,有利于提升数字图书馆定位服务能力。知识图谱、文献脉络、历史轨迹、战略布局、思想体系都可以作为文献元数据统筹对象和属性。资源全标识支持多维聚类、深度聚合,提升数字图书馆定位服务可视化呈现水平,如在读者标识、图书文献标识、阅读位标识和服务推广标识方面提供智慧服务和精准服务。

2.3.4 基于价值追求的智慧服务。数据聚类、数据挖掘、情景分析、领域建模和人工智能方法推动图书馆数字服务的智慧化、精准化,实现学员学习的个性化定制和有效阅读。实现数字图书馆大数据应用和智慧服务的创新,依赖于用户群组、用户兴趣、领域知识、关联业务的深度挖掘,并围绕用户数据、资源数据、领域数据、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如深圳图书馆的AI图书馆,其AR阅读推广充分运用移动网络和App平台形成“行走+抓书+阅读+社群排行”模式,有效提升了阅读参与度和阅读体验。

2.3.5 智慧信息服务新生态的主动适应。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社会化应用推广的不断普及,阅读内容生产和传播平台迅速壮大,内容产业、信息服务市场创新发展。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算法创造数据价值、用户画像精准服务、一体化数据信息价值链生态体系等,沉浸式阅读体验、场景式学习氛围、新媒体阅读推广模式、基于大数据的汇聚、分发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迭代改进、信息服务矩阵体系等,使领导干部构建终身学习、愉悦阅读的智慧信息服务生态成为可能。

3 拓展新时代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构建以学员为中心的智慧服务体系

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必须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需求导向和服务理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围绕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和教学计划等目标,对相关教学专题的课程文献资源进行专业化、智能化的汇聚、甄选、编排,并提供可视化精准呈现。如关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学习,要全面地梳理、整合馆藏图书、期刊和电子文献资料,形成专题数据库,开发沉浸式历史场景和启发式学习指引。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新兴媒体和移动学习平台为学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智慧化的学习服务。

“以学员为中心”的智慧服务理念还要充分发挥学员主体性,运用智能手段及时收集各层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期间的学习需求、阅读需求。如利用“你挑书我买单”“读书会悦阅读”等方式精准识别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倡导适应新媒体发展和数字化变革的智慧阅读推广模式,突破“碎片化”阅读对学员知识体系的冲击。强调用户数据聚类分析、阅读兴趣智能筛选、借阅行为全程记录,并以此形成专题数据资源和馆藏配置参照系,持续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3.2 加快开发适应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的特色资源数据库

党校的党性锻炼、思想改造、政治建设和理论武装都旨在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学员“精神之钙、思想之舵、信仰之基”等意识形态范畴问题。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在体系上应适应党校教育培训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全面深入整理汇聚学习经典原著和党的创新理论,以适应新时代新发展格局要求,夯实“用学术讲政治”的研究理念,实现对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精准化开发。同时强化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体系、数据资源和传播平台建设,结合党校实际开发特色数据库,重点解决定制化、小众化专题数据库开发利用。如涉及党校职责的专题学习教育、不同历史时期党建文献资源数据库等。西安市委党校开发了167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解读”微党课,实现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在线互动和教学相长。基于学员借阅习惯和信息服务大数据分析,为读者提供专题教学资源库、重要研读文献、近期热门图书推介等信息推送服务;通过分析党校主体班次、专题研讨班的借阅、检索和下载等阅读偏好,适时开发汇聚定制需求的特色信息资源。

3.3 营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一体化智慧阅读格局

要适应社会数字化变革要求,打破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和数字阅读服务的界限,提供虚实一体的教学课程资源服务和研修参考资源服务。从技术应用角度看,融合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是建立在情景感知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社会化网络媒体基础上的学习空间,是基于多模态传感装备和网络信息技术处理设施的图书馆智慧信息生态体系。大力推行基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将是重要的渠道和途径。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图书馆App、小程序等提供图书馆基本服务、专题教学资源库、特色学科咨询服务。应本着全面兼容、功能迭代、多渠道服务、关联服务的原则,为领导干部在校学习期间提供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平台优势,助力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拓展阅读平台的服务深度和广度。

要进一步推进协作图书馆工作坊、馆际联动、网络空间馆建设,拓展党校图书馆线下线上阅读空间,使学员在有限的集中教育培训时段内快捷高效地获取学习资源、获得阅读体验、拓展知识视野、形成阅读习惯。通过高质量的阅读体验破解现实中碎片化、随意性消耗阅读的困局,切实提高党校教育培训在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阅读推广中的示范引领效应。

3.4 开展学员信息素养、数字治理技能推广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10]“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信息素养是信息革命和信息时代必备的基本技能,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水平、数字治理能力直接关乎信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本就蕴涵提高学员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的责任,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党校学科优势和技术平台,收集学员对信息素养、全媒体读写能力、智能检索和数据甄别、大数据分析、数字治理的服务需求,开发信息素养专题教学单元、案例和实践课程,构建敏捷、高效的信息素养教育场景,积极推广泛信息素养教育[11]。

3.5 智慧化数字化改造党校图书馆空间布局

根据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赋予的新使命,为适应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要求,党校图书馆应进行图书馆组织架构、场馆空间、功能设置改革与升级,打造多样化、智能化的阅读和学习空间,凸显数字图书馆智慧服务,增强体验式、沉浸式情境。要整合图书馆、党史教育馆、文化艺术馆、党性教育馆的教学载体和场馆资源,形成数字图书馆、掌上图书馆和实体场馆的有机衔接。同时,通过建设“阅读角”“自助借阅区”等实现图书馆服务的馆外延伸,包括学员宿舍、教学场地和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从空间分布上突破传统以图书为中心的图书馆阅读格局,创建以泛在阅读、图书共享为主题的“沉浸式图书馆”智慧服务架构,创新学习空间、阅读空间和交流空间,最大限度地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读者服务。

结合不同时期的重要活动、重大节日和纪念主题,党校图书馆可适时推出专题数据库和信息服务板块,增强读者阅读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用户黏性。依托校园电子显示屏、移动信息服务终端、数码公告牌等平台开展信息推送服务,进一步延伸图书文献资源服务覆盖范围。同时,加强图书文献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健全信息和数据权益共享机制和网络传播守则。强化对网页信息、用户记录、检索痕迹、智能存储、知识分享、社交交流的法治保障,有序引导用户参与,提升用户黏性。

3.6 拓展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馆员队伍

党校图书馆的使命和定位决定其人才队伍要立足于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的信息采集、整理和开发服务。这就要求馆员既要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学科背景,还要具备娴熟的专题咨询、交叉学科综合素质。党校图书馆智慧服务馆员既要成为信息服务引导专家,又要成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专才和通才,充分发挥领域知识工程的桥梁纽带作用。既能为学员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高效化的信息服务,又能开展体现党校特色的学员信息素养和数字治理能力培训。在馆员自身建设上,应特别强化适应领导干部学习阅读需求的信息素养、数据素养、技术素养,树立人本思想和智慧服务意识,加强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优化学科馆员结构。同时,延伸组织员、专题教师、调研导师的智慧馆员角色,吸收各级党校教学科研团队的任课教师作为兼职馆员、学科馆员,进一步推动课前学习、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和学习小结各个教学环节的智慧化交流活动,真正推动党校党性锻炼和理论武装的教育培训目标朝着更加智慧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对于贯通中央到地方的3216所县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而言,各级党校图书馆应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和数字化变革挑战,充分发挥图书馆读者服务和信息服务的作用,突出党校马克思主义、中共党史经典文献数据资源建设,构建以学员为中心的智慧服务体系,营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一体化智慧阅读格局。

猜你喜欢

党校智慧图书馆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图书馆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