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07-07王文婷

华东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文科设置

文/王文婷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媒介融合时代呼唤着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创新与实践的发展。2018年10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为新文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之间打破壁垒、互融互通,不断丰富和扩展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新兴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备受关注,研究此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成为重要的课题。

1.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现状

1.1 招生人数逐年增长

20 世纪90年代,为适应市场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为代表的国内 7所高校,设立了新兴专业——网络传播专业。2012年,全国28所院校,包括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等在内,各自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此,全国各大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截至 2021年,中国共有268所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本文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该专业于2017年6月批准设立,同年首次招生,至今已连续招生5年,目前共有学生376人,其中2017级45人,2018级67人,2019级68人,2020级84人,2021级112人,招生人数呈稳中有升态势。

1.2 招生文理比率

经统计,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68所高校中,文理科兼收的有198 所,占比达74%。仅招收文科学生的占比是25.1%,仅招收理科学生的占比是 0.9%。由此可知,该专业以文理兼招为主,而总体上更具文科属性。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面临的困境

2.1 理论课程与实践技术课程设置不均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着缺乏系统性与均衡性的问题。该专业由于兴起较晚,与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相似度又极高,在课程设置中缺乏自身的系统性。此外,作为实践性较高的学科,该专业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引入技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纵观此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存在失衡的现状。

笔者在全国范围内选取 8所开设新闻传播专业并且经评估排名前三十的“211”工程高校开展研究,发现这些高校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新闻理论基础,但是不够重视对实务技术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明显存在着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比例失调的现状,这是各大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它的设置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比例失衡问题。

2.2 培养目标不明晰

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往往以培养“新闻人”“出版人”“广告人”等专业能力强的人才为宗旨,但随着微信、微博、抖音、新闻客户端等平台的兴起,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的新要求。然而就现状而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身的培养目标仍不明晰,存在着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2.3 专业自身特色不突出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起步较其他传媒类专业较晚,在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更多地借鉴了传统新闻传播类专业,自身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并不突出,忽略了自身与其他专业相比的差异性,容易在发展过程中缺少教育特色。

3.新文科背景下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3.1 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课程融合

在课程设置体系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增加实践课程的占比,借助实验室开展实战训练。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目前该专业已经建立了融媒体演播直播实验室,为学生打造了实训的平台。只有真正打破“学”与“技”相互割裂的局面,才能实现课程之间的融合。这也是实现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途径。

3.2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媒介融合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也在重塑生态环境。媒体人不再是单一型的专家,而是“懂技术、有思想、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5个头部媒体曾在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对校园招聘新媒体类的招聘岗位进行研究,发现市场需要的人才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近几年,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兴起,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应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基于此,高校可以邀请业界导师、实战经验丰富的精英走进校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企业、工厂,通过实战来提高专业技能。目前,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建立了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包括百度百家号西安内容创业中心、西安爱克斯未来数字有限公司、陕西国光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3.3 打造内容生产优势,凸显专业特色

无论媒介技术如何更迭,“内容为王”都是时代发展的主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关联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依托网络技术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容生产能力的培养,以凸显专业特色。也就是说,应用型高校应以新闻传播的“内容生产”为教学培养的龙头主体,以“网络技术”和“数据分析”为教学发展的双翼,在这三个方面共同发力,通过教学资源的“内”“外”结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融合新闻生产、数字内容生产和政务信息生产能力。

无论媒介技术如何更迭,“内容为王”都是时代发展的主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注重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仍要把握自身的专业特色,为培养“通传播、懂技术、有思想、会运营”的全媒体人才而奋斗。

4.结语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媒介技术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也仍面临一些困境。该专业只有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面向社会与市场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路径,才能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文科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王梦媛作品
Analysis on themes of Enemies
沈豪杰、孙占平作品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