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探讨

2022-07-07宋歌

华东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群体育人

文/宋歌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就当前来看,虽然德育教育在各个高校中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是以思政为核心的德育教育体系尚未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进一步影响到了立德树人的效果。市场营销课程作为工商管理、广告等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不断进行课程思政化的转型与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融合上仍旧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1.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1.1 教学目标不清晰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导向,同时也是高校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结合的表现之一。相对于常规教学而言,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仍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专业内容与思政要素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尚未梳理清晰,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定位,进而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市场营销课程在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实现何种教学效果、各个课程板块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后的课程目标体系如何架构等问题,都缺乏清晰有效的界定与解释,这也进一步导致部分高校市场营销课程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教学环节设计随意、教学效果与目标缺乏把控和衡量标准等的问题。

1.2 思政元素难以有效提取

从市场营销的课程内容来看,思政元素的体现主要分为显性元素和隐形元素两种,对于显性元素的提取和归类相对较为容易,如有关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的内容;但是对于隐形元素的选取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教师在掌握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着较高的思政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学的延伸等方式,实现隐形思政元素的显性突出等效果。此外,从具体的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受到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和精力限制,课程内容中覆盖的思政元素难以有效提取,同时也影响到教学设计过程中思政元素的应用,造成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与路径弱化的问题。

1.3 教学内容缺乏课程思政特色

教学内容是市场营销课程思政转型的重要体现与路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与效果的实现。当前,部分高校在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对我国时政内容、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入,这也就导致课程教学缺乏思政的特色。一方面,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与标准规范,部分高校市场营销课程中有关思政的内容引入相对较少,如课程内容中思政元素提取不足、与行业相关的时事政治引入不足等;另一方面,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案例作为知识阐述的依托,尤其在对“舶来”的西方市场营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过度选用西方市场营销案例,这既不足以涵盖思政育人的内容,同时也难以体现出我国市场营销的特点,甚至会弱化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的认同感。

1.4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相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而言,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之处,体现在思政育人的潜隐性等特点上。这就需要学生群体主动吸收相关知识,并作用于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调整,突出学生群体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出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就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施的具体情况而言,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这也进一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1.5 教师素质难以满足需要

教师群体作为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其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群体能够更新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要求,不断地巩固与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这也是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施的核心点和难点之一。在以往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群体只需要围绕专业内容进行讲解,对于思政和时政的相关内容应用较少,这也导致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方向较为固定。课程思政实施以来,教师群体需要同步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时政素养,强化自身的价值观培养,但是由于受到过往经验和能力的限制,教师群体在素质素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难以准确把握和体现出课程思政教学的特点。

2.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措施

2.1 明确教学目标

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能够综合教育部课程思政要求、学校育人目标、课程育人目标以及行业用人目标等内容,从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目标两个方向出发,重新界定教学目标体系,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引导。一方面,市场营销课程思政要能够在结合德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的基础上,打通专业课程与思政的目标、内容界限,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群体的应用型能力和思政品德,并通过思政内容再渗透,提升学生群体的政治站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另一方面,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在具体的课程内容目标设计上,要围绕课程内容要结合行业技能要求、岗位要求来确定,并且保证教学内容目标与课程目标的从属性,通过教学内容目标的组合,搭建出教学目标体系。

2.2 全方位发掘思政元素

在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具体的课程章节内容出发,结合时事政治、行业发展以及思政内容,全方位提取市场营销课程的思政元素,为专业课程与思政的有效融合提供支持。该课程由于思政元素发掘的体量相对较大,可以依托思政教研室和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教师,形成教师之间的跨专业合作,对课程内容进行划分,从而降低思政元素发掘的任务量。同时,在思政元素发掘完成以后,该课程可以通过两个专业教研室的合作,设计市场营销课程思政书册,为具体教学的开展提供针对性的教材支持。

2.3 打造特色营销课程内容体系

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我国市场的特点、发展与转型要求、思政内容,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提升课程思政内容与我国市场营销情况的衔接度。例如,该课程可以依托市场营销专业教研室、校企合作单位,结合我国时政内容以及行业最新发展来选取相关案例,并在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开展思政引导。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群体的专业敏锐性和思政素养,同时也能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强意识,并将中国特色内容潜移默化地予以渗透,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价值观念等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2.4 创新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要能够围绕课程思政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的调整,创新教学方法体系,有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融合的目标。该课程一方面要能够创新使用成果导向、混合式教学等教学理念,借助微课等自主学习平台,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课程资源的提前发布,引导学生群体对理论知识、思政要素以及相关案例进行掌握与展示,并优化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吸收课程知识;另一方面,要能够发挥好课外双创实践活动、校企协同育人单位的作用,围绕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思政,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实践项目导师制等),借助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指导。

2.5 强化教学素养培养

结合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素养存在的短板,各个高校应当以市场营销教研室为依托,借助高校思政教师资源,以教师思政素养培养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培训、教师协作分享等的作用,借助教研教改、教学比赛等路径,全面促进教师团队的思政素养,提升教师群体课程思政的规范性。例如,高校可以组织教师群体对时政内容、思政内容、专业案例进行集中学习,借助本地的思政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强化教师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思政水平。同时,高校也可以围绕具体的教研教改活动,组织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积极与其他高校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发挥出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打造出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3.结语

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不仅是教育强国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路径之一,能够在“树人”的过程中强化德育教育,确保育人根本目标的实现。市场营销课程涉及的专业群体较广,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专业发展必要性和育人发展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群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发展的战略思考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