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组织化:共青团嵌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

2022-07-07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共青团思政

刘 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91)

青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资源。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轻松实现。我们党要想在政治上赢得青年,首先就要在信仰航向、人生导向、奋斗方向、价值取向等方面赢得青年,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植入中国青年的意义世界和价值系统,通过强大的精神力量将个体性青年聚合为实现强国伟业的整体性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我们党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崇高理想凝聚青年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中占据关键位置。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政治性是共青团组织的灵魂,肩负“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1]。这就意味着高校共青团具有嵌入思政课的可能性,使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功能获得课程载体,推动思政课开放型组织形态建构。本文以高校共青团与思政课组织形态建构的内在关系为逻辑起点,对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的组织形态进行学理阐释和政策分析,为理解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学术深意与内部机制提供微观视角。

一、思政课的组织形态及其开放性特征

组织是思想的物理载体。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根据共产主义精神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建立的政党组织形态。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之所以对意识形态极度重视,原因在于共产主义精神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不可能凭空在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头脑中产生,“悬置型”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以及劳动解放的阶级政治观“外在”于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空间距离,这就要求共产党必须遵循“由外向内”的技术路线,将共产主义精神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灌输”到群众之中,正如列宁所说:“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把认清无产阶级的地位及其任务的这种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2]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人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一则可以通过政治斗争实践的淬炼来实现,但所投入的时间成本和政治成本是巨大的;二则可以通过思想灌输来实现,这种策略在技术手段上灵活多样,如报刊舆论、公开辩论、街头演讲、论坛演说、个别谈话、理论学习等。由于思想灌输的对象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因此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创建初期就在组织体系之外建立了一大批外围性组织,这些外围性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面向不同行业劳动者进行政治思潮传播和意识形态灌输。在原点意义上,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组织性工作,组织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支撑条件,正如习近平指出:“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 。”[3]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组织形态的角度重新审视思政课。既有文献对思政课的认知和定位有三种取向:一是作为实践形态的思政课。这种取向认为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认为它既是一项以知识传播为核心内容的教学实践,又是一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为主要任务的育人活动。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科学原则和基本规范,习近平将其概括为“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4]17-23。二是作为价值形态的思政课。这是在实践形态基础上对思政课的本质规定及其育人功能的抽象概括和价值升华。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是首要任务,“如果缺少这一素质,那么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即使取得成功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5]。 三是作为制度形态的思政课。制度是实践的规范和价值的表达。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着力推进思政课制度体系建构,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宣部、教育部,2020年)等政策文件,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搭建四梁八柱,奠定制度基础。

实践形态、价值形态、制度形态是当前学界对思政课进行总体把握的三重面向,但遗憾的是,组织形态面向在既有研究中是缺失的。本文之所以提出“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概念,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实践逻辑、价值体系与制度结构必须依附于组织形态而存在,组织是思政课的基本构成要素,没有组织,思政课的实践形态无路展开,价值形态无法彰显,制度形态也无从建构。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具有显著的组织性特点。从宏观上看,思政课组织形态具有层级性,形成了中央—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的思政课建设五级组织体系;从微观上看,思政课组织形态构成要素包括思政课教师、学生党团组织、教学管理与服务保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学院以及学生等。其中,党委是高校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核心要素,思政课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要亲自抓思政课建设。

高校思政课组织形态是以党委为核心要素,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基础建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力量的开放型结构。第一,学段开放性。高校思政课要与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相衔接,坚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第二,资源开放性。高校思政课以开放态度吸收、整合党团组织、公共生活、经济生产、企业单位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形成思想育人的组织合力。第三,师资开放性。思政课教师队伍学科背景丰富、知识结构多元,具有老中青相衔接、专兼挂相结合的特点,特别是高校辅导员、共青团干部等专职政工干部日益成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第四,教学开放性。高校思政课是开放型课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鉴其他专业课程有益经验和域外国民教育有益做法,探索形成了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实践化教学、网络化教学等课程模式,将基本理论、经典文献、鲜活个案、域内资源、信息技术等融入思政课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时尚感和针对性。

二、高校共青团是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构成要素

作为组织形态的思政课,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关注。这是因为,一方面,思政课首先是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呈现出来的。这个子系统由本科生思政课和研究生思政课两大板块构成。其中,本科生思政课涵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根据中央要求,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0年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程是学科的基本单元,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建制。没有课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活动就无法展开。当前,学界对于课程本体论认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课程即学科和教材;课程即有计划的学科—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即社会改造。”[6]不难发现,在既有结论中,课程“组织性”的一面被遮蔽掉了。另一方面,从教学角度看,讲好思政课必须兼顾政治观点的准确性与学术论证的彻底性,这是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最显著的区别所在。思政课教师对于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如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技术问题给予较高关注,而将组织性问题归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乃至学校党委的职责范畴,这就使组织形态问题长期游离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视野之外。

构筑与实践形态、价值形态和制度形态相适应的组织形态,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内在要求。“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关键是要推动高校思政工作要素深度融合和整体重构,重点是要构建高校思政课开放型组织形态。这将成为共青团融入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着力点,成为新时代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切入点。高校共青团之所以能够成为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构成要素,这与共青团和思政课在改革逻辑上的同向性、在价值目标上的同汇性、在制度体系上的同源性有关。

第一,改革逻辑具有同向性。深化思政工作体系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构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长远角度,全面加强党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思想文化,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力量。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和思政课都在自身的组织体系和改革逻辑中探索引领青年的有效方式和实现路径。一方面,高校共青团将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职责,发挥基层团支部密切联系青年优势,创新青年话语体系,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生产设计一批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文化产品,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着力拓展教学空间,破除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制度壁垒,吸纳优秀共青团干部兼任思政课主讲教师等。经过长期努力,高校共青团改革与思政课改革已经由要素生成阶段推进到整体建构阶段,已经从自主探索阶段发展到深度融合阶段。这意味着高校共青团改革与思政课改革在新发展阶段将实现“双线交汇”,高校共青团将进入思政课组织形态之中,成为其组织要素。

第二,价值目标具有同汇性。“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绝不能有丝毫犹豫和动摇。高校的全部工作都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8]38-39。在这一目标统领下,党中央提出“三全育人”的价值理念和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工作体系。“全”与“大”两个字点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明特点,即一切组织要素、资源要素、人才要素、制度要素、载体要素,都要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需要强调的是,“大思政”工作体系不是思政工作要素的简单拼凑和机械组合,而是要实现不同要素之间有机衔接,产生化合反应。对共青团来说,就是要充分用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资源和学术资源,增强共青团思想引领青年的政治性和学理性,打造政治站位高、话语体系新、价值意蕴深的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对思政课来讲,就是要用好共青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优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进支部、进社团、进青年头脑。

第三,制度体系具有同源性。坚持“党管青年”原则,首先就是要用党的思想旗帜、政治信仰、创新理论引领和凝聚青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发展和制度成果,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从制度层面明确了高校共青团融入思政课建设的渠道与方式。例如,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把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学生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作为入团入党的重要参考。2020年,团中央办公厅印发《新时代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指导大纲(试行)》,将“思想政治类课程考评优良”作为高校团员先进性评价的关键指标。这些政策文件初步构建起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的制度框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在高校共青团改革和思政课建设中的具体化。

三、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条件与模式

(一)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有利条件

共青团是组织,思政课是课程,两者本属于不同的类型范畴,在逻辑上似乎无涉关联。但正如前文所述,两者在改革逻辑上具有同向性、在价值目标上具有同汇性、在制度体系上具有同源性,这就从应然层面将分属于两种不同类型范畴的事物勾连在一起,为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指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4]28在此要进一步追问的是:高校共青团是通过何种方式和机制,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之中的?本文之所以用“嵌入”这个词来定义高校共青团与思政课之间的联动性关系,主要基于两者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中的具体定位和主要功能。在高校思政工作的制度安排中,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较强制度刚性。共青团是党委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具有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特点。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关键课程”定位以及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功能,决定了其位于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的中心地带。“大思政”工作体系是一个有机联动的育人体系,包括共青团在内的思政工作主体应当积极拓展功能空间,在履行基本职责基础上探寻同思政课的对接渠道和连接方式。

理论逻辑的推演必须获得现实条件的支持,否则据此构建的实践模式和政策框架就很可能成为一种想象的“乌托邦”。那么,从思政课组织形态建构角度看,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在“现实性”上具有何种有利条件?本文认为,“条件性分析”必须深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之中。第一课堂应当成为高校共青团新一轮改革的重点破题领域。共青团改革正式启动于2015年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后,高校共青团改革又是全团改革的重中之重。根据2016年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主要围绕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基层组织制度、改革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完善团干部选用和培养制度以及强化保障支持等方面深化改革。高校共青团改革既遵循群团改革的原则性规定和一般性要求,也充分照顾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特性与工作传统,旨在增强共青团在高校“第二课堂”中的政策主导权、工作主动权和制度话语权。其中,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就是推进第二课堂制度化、课程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探索和尝试。

“第二课堂”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主要活动阵地,在活跃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推动第一课堂向社会领域延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时间形成的思维惯性,人们通常以“断裂式”眼光看待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甚至简单认为第一课堂是院系和专业课教师的主责,第二课堂是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的主业。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第二课堂是由传统教育共同体孕育形成的全新教育场域,它是第一课堂的空间延伸和重要补充[9]。第二课堂“课程化”与第一课堂“活动化”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伴随共青团改革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在第二课堂领域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活动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反哺”第一课堂。如何在巩固第二课堂阵地基础上,“锚定”思想政治引领新载体,就成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新空间。总之,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内在驱动,使得共青团在“现实性”上能够成为思政课组织形态建构的关键要素。

(二)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的基本模式

高校共青团之所以能够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这与思政课组织形态的开放性特征和结构性特点密不可分。思政课首先是以课程为核心要件的育人共同体,这一共同体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价值内核,以高校思政课“一揽子”政策文件为制度规范,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基本建设单位。空间结构、主体构成、话语体系、反馈机制等构成思政课育人共同体的四大要素,高校共青团正是通过对上述四大要素的全面嵌入(见图1),进而成为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1 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的理论模型

第一,空间嵌入模式。思政课有其固定的学分要求、课时安排、教材体系和考核方式。在教学形式上,思政课以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授课为主,课堂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空间。思政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0]505-506这就意味着高校思政课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实践,将思政课的理论小课堂与基层实践的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延伸思政课的空间结构,增强思政课的实践属性,让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充满乡土气、烟火味。社会实践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活动阵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青年“返乡”社会实践调查是共青团的品牌活动,深受青年学生喜爱。高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完全有理由成为思政课空间延伸的领域。一些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思政课体系中设置社会实践学分,通过团委设置社会实践选题,学生申报社会实践课题,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形式,将社会实践嵌入思政课体系中,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构成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

第二,主体吸纳模式。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是上好思政课的主力军,是面向青年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少数”。近年来,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规模日益扩大,教师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更加多元。随着大批青年教师的“加盟”,青年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强烈需求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学能力,有效回应学生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高校共青团干部可以大有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长期处在青年工作第一线,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文化接受特点、话语表达体系、社会行为逻辑等具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要充分吸纳高校共青团干部参与思政课教学,承担必要的思政课建设任务。2020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提出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这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拓展师资来源渠道,吸纳共青团干部参与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政策依据。

第三,话语转换模式。思政课的话语体系是政治性的,但政治话语并不等同于宣传话语,“而是要以彻底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18。也就是说,思政课的政治话语必须以彻底的学理性和严谨的学术性为基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0]11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这是基于政治理论的内容特点提出的教学方法论。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充分照顾作为思政课教学对象的青年群体特点,“照顾青年特点,组织和教育广大青年群众”[11]是共青团的政治传统和工作优势,应当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团中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话语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开展以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大学习”活动,以竞赛式、参与式、网络化方式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组建各级青年讲师团,综合运用人物、故事、案例等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让政治理论与青年“零距离”接触;三是创新网络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研发生产理论宣传视听产品和文化形象,让政治理论时尚化、青春化。

第四,双向反馈模式。高校共青团之所以能够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政课对于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指挥棒”和“探照灯”作用。一方面,思政课是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指挥棒”,有助于引导学生团员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依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意见》,思政课考评结果将直接计入学生学业档案,作为学生申请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依据;根据《新时代共青团员先进性评价指导大纲(试行)》,思政课考评结果还将直接作为高校学生团员先进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思政课考评没有达到优良等级者,团员先进性考评直接定为“不合格”,无法参与团内评优。另一方面,思政课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探照灯”。团员青年在思政课堂上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和思想困惑,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青年学生的普遍理论需求。这些理论问题和思想困惑既要通过思政课程集中解决,也应成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引导教育措施,防范个别思想认识问题“发酵”为青年社会问题。

上述模式从四个方面概述了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的基点、路径与方式,既有逻辑层面的分析、基层实践的介绍,也有制度层面的说明、体制机制的探讨。此外,一些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探索如何与思政课程相衔接方面积累形成了不少好做法、好经验,这为构建高校共青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政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四、思政课开放型组织形态建构与高校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一个运行良好、具有自我纠正能力的复杂系统,除了要具备要素齐全的基础条件外,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子系统之间以及不同子系统之间要形成稳定的嵌入结构和衔接机制。如果嵌入结构断裂,衔接机制不畅,那么系统将无法正常运作,严重者将造成系统自我崩溃。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高校共青团与思政课分属“大思政”工作体系中的两大不同子系统,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既有文献更多地关注两者如何独立自主地发挥作用和体现优势,而鲜有学者研究两者之间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嵌入机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新发展,政治性与学理性显著增强,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思政课与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的适配性大幅提升,本文将其概念化为思政课开放型组织形态。

开放型组织形态建构是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这将吸引更多组织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学科资源、实践资源、师资资源等思政工作资源融入思政课程建设,形成全校抓思政课的浓厚氛围。在此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积极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可谓水到渠成。随着高校共青团对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深度嵌入,共青团被“移植”为高校思政课的组织要素,思政课组织形态建构与发展获得了来自共青团系统的有力支持。正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统一的,由于共青团嵌入高校思政课组织形态之中,反过来又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共青团的活动空间和职能体系。面对全新的育人环境和空间结构,高校共青团要增强问题意识和使命意识,积极探索全面嵌入思政课组织形态的有效方式和工作路径,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动高校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增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的改革想象力。共青团改革是新时代党的群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来说,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推进组织形态的更迭和体制机制的优化,更为关键的是如何通过自身改革推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各子系统实现有效衔接和制度联动,如何通过改革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组织载体和制度支撑。为此,高校共青团要增强改革想象力,在破除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制度壁垒,推进共青团组织进思政课程、思政课程进团支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拓展共青团组织与思政课程的连接机制和互动空间,让共青团内化为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组织要素。

第二,在队伍建设上,高校共青团干部要全面提升政治理论素养。贺军科同志指出:“当前团干部队伍中政治理论修养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于党的政治理论不想学、不真学、不苦学的现象是存在的。”[12]用学术讲政治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能力,也应当成为高校共青团干部的硬核功夫。团的各级组织要对标“学懂弄通做实”的总要求,加大对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培训力度,充分利用高校团校、青年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科研平台,实现对团干部的周期性轮训[13],切实提高团干部特别是学生团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全面打造精品团课,以思政课的标准提升团课教学质量。

第三,在资源配置上,全面盘活和调动高校共青团育人资源,使之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补充。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集中体现在资源占有量上,如学生社团资源、学生领袖资源、网络阵地资源、校园舆情资源、社会实践资源、青年偶像资源等,这些资源是高校思政课匮乏且急需的,将为改进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思政课教学手段提供借鉴和帮助。

第四,在实践平台上,将共青团“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品牌活动打造成为“田间地头”的思政课。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不仅是为了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而且要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学习群众、总结经验。正如习近平指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8]77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建设一批共青团社会实践平台和基地,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亲自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治高度和思想厚度,避免热闹一阵、走马观花,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流动”的思政课。

第五,在话语体系上,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实现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首要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武装青年,而话语体系建设则是基础性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一体设计、分层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充分照顾不同学段、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特点,“各学科专业的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8]38。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部生动教材,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青年学生成长、关爱青年学生发展的鲜活故事,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话语体系,使青年学生在聆听故事中领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高校共青团改革不仅是一个组织形态重构和制度体系优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共青团要在高校既有工作体系中找到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价值和意义就蕴含在“立德树人”之中,蕴含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之中。高校共青团不应仅仅成为“喧闹”的组织,它更应当有自己的战略眼界和理论视野。共青团组织只有与思政课形成育人共同体,充分嵌入思想育人的第一课堂,才能不断拓展组织存续的价值和空间,这应当成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基本规律。

猜你喜欢

思政课共青团思政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