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过家暴的孩子,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2022-07-07主笔陈一竹
主笔/陈一竹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觉醒与进步,反对家庭暴力的呼声愈加强烈。2015 年12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并于2016 年3 月1 日起施行。
法律的推行,对捍卫人身安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但是,法律无法将家庭暴力行为完全消除。暴力行为仍然隐藏在黑暗之中,它们所带来的伤害也不仅仅是身体的伤痕,也有心灵的创伤。
目睹家暴的孩子是不幸的,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图图(化名)正在接受心理干预治疗。他画了一幅奇怪的画:黑色的蜡笔线条构成了一家三口,画中的孩子与母亲手拉手微笑对视,而父亲这一形象却远远站在一旁。很多人好奇,这个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又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
曾震惊全国的“红梅案”
图图有个令人难过的身世。几年前,图图曾亲眼目睹父亲金柱对母亲红梅施暴致死。图图母亲之死,是2016 年3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首例被曝光的家庭暴力致人死亡案,这个案子在当年轰动一时。人们心痛于这个内蒙古女记者的惨烈死亡,唾弃着那个施暴的男人,但鲜少有人关注那个家庭中的孩子。
图图的父亲金柱是个公务员,母亲是个记者。在外人看来这是个幸福的家庭,可在图图看来却截然相反,他曾无数次目睹父亲对母亲施暴。
据知情人士说,打得最严重的一次在2013 年10 月,当时红梅的就医诊断书上显示:枕骨粉碎性骨折。当时10 岁的图图就在现场目睹了全部过程,他哭着拨通了姥姥姥爷的电话:“我爸爸要打死我妈妈了!人都要打烂了!”我们不知道他当时是否无助、孤独、恐惧,但显然,当时没有人顾得上图图的情绪。
这样的恐惧图图不止经历过一次,而是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童年,直到他的妈妈去世才被画上休止符。
41 岁的红梅死在了自己家中,金柱也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红梅的姐姐咏梅说道:“我妹妹宣布死亡后,我又开始打金柱。我外甥冲过来跟我一起打他爸爸,一边打一边说‘你把我的妈妈打死了,我要杀了你’。”
2017 年3 月20 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伤害罪对红梅的丈夫金柱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属故意伤害罪的顶格判决。
判决出来的时候,图图问大姨,什么是死刑,什么是死缓?咏梅告诉图图:“2 年以后,你爸爸再也出不来了,就在监狱里给你妈赎罪。从此你不用害怕了。”
儿童异常行为
一位女同学在采访中回忆说,图图在课堂上会莫名抽搐,她自己至少见过两三回;另一位男同学也回忆道:“其实平时他的脾气也还可以,可是有时候不小心碰到他一下,他就会突然发火。”不仅如此,当大家的话题转向父母时,图图总会低着头一言不发。
图图的姥爷也曾发现图图在放学回家后会躺在床上疯狂砸枕头,直到浑身力气用尽,然后一动不动地躺着。姥爷认为,图图应该是在发泄。或许他喜爱玩枪战游戏和看恐怖片也是一种内心情绪的宣泄。
“传承”的家庭暴力行为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健康的人不会折磨别人,一般是被折磨的人折磨别人。这句话似乎解释了为什么暴力行为似乎有着某种“传承性”,曾有媒体将家暴具有的代际传递性称为“家庭癌症”。
根据调查发现,“红梅案”中的施暴者金柱同时也是一个家暴的受害者,在他的童年时期,他曾无数次目睹母亲被父亲殴打。
在家庭暴力中,施暴者通常看起来十分强大而且无懈可击,目睹暴力并心生恐惧的孩子们可能会幻想着拥有这些素质之后,就可以保护自己。因此,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上他们最厌恶、恐惧的某些性格特质。虽然他们在心里立下重誓,绝不会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可是在强压之下,他们最终还是可能会变成和父母一样的施暴者。
上亿孩童曾目睹家庭暴力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暴力侵害儿童全球调查报告》中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33 亿至2.75 亿的儿童目睹过发生在父母之间不同形式的暴力行为。
在中国,全国妇联也曾做过相关调研。根据其2015 年的调查报告,中国2.7 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这其中又有多少孩童目睹或是经受着家庭暴力?从毫无自理能力的婴儿到已经具有一定行事能力的少年,因为被暴露在亲密关系暴力之中的不幸经历,他们逐渐被划为一个社会群体,即家暴目睹儿童。
拿起法律的武器
以美国为例,家暴目睹儿童的保护问题主要涉及3 种类别的法律,它们分别管辖着施暴者的刑事判决、离异家庭未成年人的监护与探视,以及政府儿童福利系统的响应措施。
截至2011 年,多个州的法律已允许将轻罪级别的家暴行为提升为重罪。
在俄勒冈州,如果施暴时有未成年人在场(直接在场或亲眼目睹),犯罪者可被定为重罪。
在另外的18 个州,儿童在场被纳为新的加重量刑的条件,还有包括犹他州在内的几个州将暴力袭击时有儿童在场列为一种单独的轻罪指控。这一系列新法案,无疑会让警方、检察官和法庭更加重视家暴事件中存在的儿童。
在中国,关于家暴目睹儿童的问题也逐步得到重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中提请审议,在反家庭暴力法基础上作出细化规定,其中明确规定,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也是家暴受害人。
用法律强制力来干预家暴,保护家暴受害者,必要性无需多言。对于将“目睹家暴者”列入“家暴受害者”的立法动态,网友在认可的同时,也表示出“超前”“保护力量够不够”等些许担忧。
一个受到家暴创伤的孩子在求助于社会后,是否能得到适宜的帮助而不受二次伤害,极大地依赖于他在救助体系中接触到的每一个响应者,以及他们是否了解家暴发生的机制或是儿童的情感需求。
经常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形:
1.专注力缺陷
经常目睹家庭暴力,处于紧张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也容易陷入紧张情绪,难以集中注意力。英国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瓦尔什等人对此进行过研究,学者们扫描了一群幼年时经历过家庭暴力者的大脑,经过对比后发现家庭暴力目睹者的小脑普遍与同龄人有差异。人的小脑与注意力、专注力、语言、情绪控制等功能息息相关。
2.情绪自控力差
上面说过,长期目睹家暴的孩子,他们的小脑发育不如同龄人,影响一个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所以,长期目睹家暴的孩子,他们的情绪自控力也会比较差。
3.以暴制暴
孩子往往会不自觉模仿父母的行为。如若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进行暴力行为,孩子很容易在学校或其地方进行场景重现,殴打别的孩子、动物或是玩具。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认为,童年时期经常目睹暴力的孩子,由于经常处于高压状态,久而久之,便会养成随时反击的行为模式。
4.心理疾病高发
家庭暴力可能会令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这是抑郁症、双相障碍、惊恐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最大根源。
帮孩子走出目睹家暴的“阴影”
1.及时安抚
一般在家庭暴力发生后,很少有父母会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大多父母还沉浸于失控的情绪中。我们知道,目睹家庭暴力会给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刺激,孩子会长时间沉浸在极度恐惧、愤怒、无助的情绪里,还可能出现失眠、焦虑等现象。
父母或其他家人应积极倾听孩子的感受,真诚地对孩子的感受表达接纳和理解,对孩子的不合理认知进行澄清(比如都是我的错等);解答孩子的疑问,客观地给孩子解释发生的事,让孩子对当前的情况有所了解,帮孩子恢复控制感;若孩子晚上出现失眠、做噩梦或不安等情况时,尽量陪同孩子一同入睡,给予安全感。
2.给孩子重建安全的环境
目睹家暴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担忧自己和家人的安危,可能长期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在孩童时期,因为没有独立的能力,往往除了家之外找不到其他的庇护场所,因此内心压抑的强烈情绪无法得到抚慰,恶性循环。
安全的成长空间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积极探索环境的基础,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对于目睹家暴的孩子,我们应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比如给孩子的房间装上牢固的门锁,使之拥有决定是否开门的权力。房间按照孩子的喜好布置得温馨舒适,让他在孤独无助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丝安慰。
3.帮孩子积极消化情绪
目睹家暴的孩子会非常厌恶家庭里的施暴者,但当其示好时又会懊悔自己不该厌恶亲人,毕竟他似乎也有可亲的时候。但当施暴者再次动手时,他们又会对其极度厌恶,觉得自己不该心软。
孩子会在两种不同的情绪中反复被拉扯,深受困扰。因此我们要及时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对情绪有更加丰富的认知,让他了解人的情绪本身就是变化不断的,目睹家暴时对施暴者的厌恶和在其示好时的心软都是正常的情绪。
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性格
1.父母恩爱→健康开朗的孩子
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一般来说,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性格会更加平和、开朗。从未目睹过家庭暴力行为的孩子在成年后出现暴力行为的概率也很低。由于父母关系和睦,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
2.父母感情淡薄→任性的孩子
感情淡薄的夫妻常常靠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关系的作用下,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性格会变得任性和自私。
3.父母过早离异→没安全感的孩子
很多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内心的创伤往往终生难以平复,他们的担忧感、不安全感、恐惧感也许永远无法医治。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犯罪和焦虑、抑郁、敌对、报复、冷漠等心理障碍问题。
4.父母爱相互指责→敏感、爱找借口、执拗的孩子
父母喜欢相互指责,常常处于激烈争吵的家庭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 特别是当夫妻双方有争论时,更容易对着孩子说另一方的不是。这样可能会造成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夹心饼干”,增加焦虑与敏感。一方攻击另一方,想借此让孩子对另一方不满,最后带给孩子的只有伤害。
5.父母爱打架→脾气暴躁、爱施暴的孩子
父母吵架对成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可能就是世界的崩塌。孩子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孩子也会由于耳濡目染变得喜欢暴力,脾气暴躁。
6.父母爱争执→自卑、低自尊、缺乏爱人能力的孩子
一般来说,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永远都是正确的。他们会认为父母之所以会发生争执,那全是因为自己的不好。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没有人爱自己,自卑的种子在他心里慢慢地生根发芽。
成年后,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不懂得爱,也不知道如何付出爱的可怜人;也有可能会因为其内心缺少爱的体验,造成其心中爱的高度匮乏,从而成为一个处处索爱的低自尊的人。
美国法律行为服务机构负责人罗伯特·K·雷斯勒的回忆录《我在FBI 的20 年缉凶手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般人能够了解肉体的痛苦,比如家庭暴力,但心灵上的创伤往往更致命。很多在孩童时期目睹家庭暴力的人可能要用一生来治愈心灵创伤。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家庭暴力目睹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尽可能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远离暴力与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