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肌训练联合深蹲运动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7-07方建伟郑惠芳

健康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前列腺炎盆底实验组

陈 霞,方建伟,郑惠芳,曹 洁

(1.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 护理部,浙江 舟山 316000;2.上海长海医院 泌尿外科,上海 200433)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 CP/CPPS)是前列腺炎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其90%以上。然而,C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式尚不统一,临床疗效不够理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及心理负担。盆底肌功能锻炼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生物反馈治疗的主要方式,对于缓解CP患者的症状,改善和协调盆底肌收缩和舒张有一定的疗效。深蹲运动可以通过节律性地收缩和扩张会阴和盆腔部位的肌肉,起到前列腺“按摩”的作。本研究联合盆底肌训练及深蹲运动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观察并比较其与单纯盆底肌训练的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于上海长海医院就诊并且明确诊断为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1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有不同程度下腹部、耻骨上区、会阴区、肛门内、睾丸阴囊区、腰骶部不适或疼痛;②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阻力增加、尿不尽等排尿或储尿期症状;③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同时伴有性欲减退、射精痛、勃起功能障碍等性功能减退的表现;④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10分;⑤尿液、二杯法前列腺液(前列腺按摩前、后)细菌培养阴性,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镜;⑥排除泌尿系统其他良恶性疾病。其中79例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97例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深蹲运动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期间无其他药物或行为治疗。对照组年龄24~47岁,平均(30.2±5.4)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2±0.4)年;已婚45例,未婚34例。实验组年龄26~45岁,平均(29.5±3.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3±0.6)年;已婚57例,未婚40例;2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临床治疗 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实验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深蹲运动治疗,治疗期间无其他药物或行为治疗。两种锻炼早晚均各1次,按先盆底肌锻炼后深蹲运动的顺序进行,4~5次/周,共治疗12周。为保证训练质量,每一名患者在训练之初需在专科护士的监督下独立完成1次整套练习,符合标准后才能独立完成12周的训练任务。

1.3 盆底肌训练(提肛肌锻炼)共包括3种方式:①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身体放松,做收缩肛门动作,尽量抑制控尿肌同时收缩,然后自然放松;②继续保持仰卧体位,做憋尿动作以收缩控尿肌,尽量避免提肛肌同时收缩,然后自然放松;③保持仰卧位,同时收缩肛门与控尿肌,然后自然放松。以上3种训练均分2步进行:第一步,收缩与放松时间各持续约2 s/次,共训练30次,休息3 min;第二步,收缩与放松时间各持续约6 s/次,共训练30次。完成上述动作为1次有效训练(约持续30 min)。在盆底肌锻炼前4次,需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辅助下完成。

1.4 深蹲运动方法每次锻炼3~5组,每组10~30次,组间休息0.5~5 min。深蹲动作:①双脚分开,稍比肩宽,脚尖稍朝外,收腹挺胸,挺直后背;②身体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在蹲到最低点时仍保持肌肉紧张,以避免伤害膝盖;③还原。重复动作。

1.5 评价方法及指标 治疗前、后均行盆底表面肌力评估及NIH-CPSI评分。盆底表面肌力评估内容包括:前静息阶段、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后静息阶段。NIH-CPSI评分内容包括疼痛或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3个方面共9个问题。第一部分为疼痛部位(0~6分)、频率(0~5分)、严重程度(0~10分),由问题1-4组成;第二部分为排尿症状,评估尿不尽感及尿频的严重程度,由问题5-6组成(0~10分);第三部分评估生活质量,由问题7-9组成(0~12分)。总分43分,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可分为轻度(1~14分)、中度(15~29分)、重度(30~45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阶段盆底肌肌电电位变化情况 治疗前,2组患者各阶段的肌电评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锻炼12周后,实验组各阶段的肌电电位平均值均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肌电电位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各阶段盆底表面肌力评估结果比较

2.2 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情况 治疗前,2组患者NIH-CPSI评分表的3个部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NIH-CPS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治疗前,2组轻、中、重度患者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轻、中度患者的占比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NIH-CPSI各项目评分结果比较(分)

表 3 治疗前后2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50岁以下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是困扰医生及患者棘手的临床难题,目前多采用以中西医结合、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形式各样的经验性治疗,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逼尿肌-括约肌的协同失调及尿道外括约肌紧张痉挛可能是引起盆底肌紧张性肌痛的重要生理机制,后者则是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排尿异常和骨盆区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盆底肌训练减少盆底肌痉挛使之趋于协调,并松弛尿道外括约肌是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选择性治疗方法。

单纯盆底肌锻炼对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疗效甚微,临床上多联合具有肌电图测量及生物电刺激功能的生物反馈治疗仪组合治疗提高疗效。但该方式具有花费高、过程繁琐、依从性差的缺陷。此外,盆底肌锻炼多强调提肛肌和尿道括约肌收缩,而在舒张以及促进盆底肌收缩-舒张协调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深蹲是体育运动中的常见的锻炼方式,它对于提升腿部力量,促进全身肌肉生长,延缓衰老等方面有很多益处。成年男性进行深蹲时,其会阴和盆腔部位的肌肉会出现节律性的收缩扩张,这有助于改善前列腺血供,促进逼尿肌的稳定性,调节盆底肌的舒缩协调性。此外,有报道显示成年男性行深蹲运动会促进雄性激素的分泌,提升性功能,这也有助于提升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信心,改善其精神心理障碍,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提肛肌锻炼联合深蹲运动有助于提升盆底快、慢肌肌力及耐力,提高肌肉稳定性,而且在改善肌肉过度活跃状态等方面疗效显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盆腔疼痛与不适症状,因盆底肌、逼尿肌不稳定导致的尿频、尿急等储尿期症状也会因此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规律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患者的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另外,与单纯行提肛肌锻炼患者相比,其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组合治疗对轻度症状患者的疗效较显著,对轻、中度症状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重度症状患者。除此之外,与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相比,盆底肌锻炼联合深蹲运动还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无成本、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综上所述,盆底肌训练联合深蹲运动能显著改善轻、中度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行盆底肌训练治疗。该治疗方式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无成本、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宜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前列腺炎盆底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如何治疗和预防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