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尚绘画观念对林风眠的影响

2022-07-07毛伟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6期
关键词:林风眠塞尚绘画

毛伟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一、20世纪早期的艺术思潮

(一)20世纪早期的艺术思潮

20世纪初,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开始传入中国,刘海粟以及上海美专对20世纪早期西方和东方艺术思潮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受到部分艺术家的追求。随后,西方艺术思想开始在我国传播,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理论和实践达到巅峰,逐渐成为艺术界思想的主流。不断进步变化的西方流行思想和艺术形式对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林风眠 《丰收》68.7 cm×67.6 cm 1989年

(二)林风眠的艺术历程

林风眠(1900—1991年),19岁留法勤工俭学,1926年归国。童年的林风眠已经显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和才华,因而在1919年获得政府颁发的奖学金负笈法国深造。在法国留学期间,他认识到后印象主义、野兽派主义、原始主义等画派,受到塞尚的影响。林风眠于1926年返回中国,开始执教于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在执教期间,林风眠尝试糅合传统中国艺术与欧洲艺术技巧。

林风眠作为留学归来的画家,一名年轻的改革领袖,尝试宣扬透视法、动态与色彩等新颖的欧洲美术绘画概念,以此复兴在他眼中逐渐衰落的中国艺术文化。林风眠提倡中西融合的艺术理论,鼓励中国艺术家打开眼界,尝试创新技法。林风眠于1928年创立了西湖国立艺术院,学校以“介绍西洋画,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为办学口号。林风眠在1928年出任新成立的杭州国立艺术学校校长时,将保罗·塞尚、梵·高加入课程。在林风眠的众多学生之中,有现在举世闻名的赵无极(1920—2013年)和吴冠中(1919—2020年)。1928年,林风眠、李朴园(1901—1956年)和林文铮(1903—1989年)成立了“艺术运动社”,并以“以绝对之友谊为基础,团结艺术界的新力量”为宗旨。他们出版了艺术刊物《亚波罗》,借此来推广欧洲的前卫艺术作品及自己的画作。他们在1929年撰写了一份共同宣言,宣言主张要团结一致,还将艺术家比作“为全人类在精神的田野里耕作的农民”。在这一时期,林风眠的作品也明显地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兴趣。

林风眠是将东西方艺术完美融合的领头人。林风眠倡导“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学习西画,也学习中国画。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没有中西,没有学派。这种“兼容包容,学术自由”的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重大启发。林风眠绘画,为达到新的高峰,先将自己降到低谷。他主张“和谐东西方艺术”,促进相互包容。将西方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的多变风格,即强烈的颜色对比、节奏的统一、阴影的变化与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的浓淡结合,不仅显示出色调丰富微妙的关系,而且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各种影响因素,形成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以中国线条、中国水墨和他个人的气度为特点。抗日战争爆发后,林风眠的画室遭到敌军的大肆洗劫,大量画作遭到严重破坏。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又痛下决心摧毁自己所有的绘画作品,以免因为自己的作品成为被批斗的对象。

1992年,吴冠中在《林风眠全集》一书中写道:他的画作大部分都在水盆、浴缸中化为纸糊被冲走。他的油画则在日本侵占杭州后被日本人当作篷布。1977年,林风眠获准离开内地移居中国香港。自此,林风眠努力追回失去的光阴,开始创作新的画作,也重新绘画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失去的作品。1989年,年近九十的林风眠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首场个人回顾展。

林风眠《渔民》 72 cm×91 cm

二、林风眠艺术风格与表现内涵

(一)塞尚的绘画理念

不论是在立体主义成立初期,还是在后来的各个阶段,立体主义受塞尚的影响都是最深的。塞尚的绘画理念把立体主义画家从过去那种焦点透视的画法中抽离出来,使立体主义画家在绘画时对客观事物不再只是机械、呆板地描摹,而是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立体主义画派开创大师毕加索在塞尚绘画思想上,把结构当作中心深入钻研,开始用几何透视的方法去理解视觉世界。毕加索指出,客观事物可以经过拆分再组合。例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画面中的人物主体就是由各种几何形状拼接组合而成的,用粗犷的线条来分割画面。这幅立体主义的美术作品,带领西方开启了现代主义的大门,也使毕加索成为西方艺术史上一位不可缺少的重要画家。可以说,为了艺术而艺术,是毕加索追求的形式感。

(二)林风眠的作品风格

林风眠与塞尚的风格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比较,首先,从题材选择的角度来看,林风眠的静物画中出现的物体主要有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盘、水果等。在林风眠现存的静物画中,花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正是花的颜色反映了他独特的魅力。他喜欢花吗?或者只是出于单纯的爱,让美丽的花朵变成自己画面的一部分。苹果是塞尚静物画的一个突出主题。在西方世界看来,苹果有色情的含义。伊甸的苹果、特洛伊的苹果等都来自古希腊神话,它是爱情的象征,是维纳斯的奖品,是满足、快乐的意思。有些人说塞尚的妻子没有他的苹果那么性感,因为他的妻子肖像没有一幅是带着微笑的。他选择的主题是否可能暗示着爱情?或者只是为了画画?无论是林风眠对花的独特描述,还是塞尚对苹果的偏爱,他们都是用简单的物体来解释艺术,探索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追求色彩和完美的造型,达到内心表达的极致。难怪他们的画给人一种古朴生动的感觉。这种无穷、恒久、平凡而又独特的艺术沉淀是他们绘画风格的共同之处。

塞尚式的构图非常严谨,曾经有人说:“他的画如果加上一个苹果或减少一个苹果,都会影响画面的完整性。”林风眠将塞尚对色彩的强调和对色彩与体积关系的重视,对艺术作品中物体的结构稳定和质量感等要求称为“反印象派”。与塞尚直接用色团表现绘画对象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有所不同,林风眠用几何图形来塑造形体结构,构建画面的稳定性,用冷暖色彩来造型。

(三)林风眠的作品内容

林风眠的绘画作品题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油画,有感于苦难的中国社会现实,着眼于呼唤人道主义,绘画风格倾向于表现主义;另一方面主要是中国画,题材为仕女、花鸟、风景。京剧人物、仕女、女性人体、渔村风景、各种静物和带有房子的风景山水画,都是林风眠最擅长的。从内容来看,林风眠的作品常给观者一种伤感和孤独的感觉,有一种抒情的意味。更简单地说,其画作的特点是正方形构图,没有标题,这些特征让观众一眼便知是他的作品。不论哪一幅作品,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林风眠在创作的过程中投入了真情实感,他的作品才具有很强的表现主义色彩。

仕女画画家通常运用强烈的象征主义手法来表现现实主义精神。在仕女画的创作上,林风眠践行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他通过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结合来表现中国传统仕女题材,使作品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在创作初期,林风眠曾大量临摹敦煌壁画,从林风眠的仕女画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敦煌飞天的影子。他的仕女画作品《莲花仕女》中人物均出现了手托莲花、圆肩以及纤长的手臂等敦煌壁画标志性的特征,寓意着美好的祝愿。

塞尚《丑角》92 cm×65 cm 1888—1889年

三、结语

塞尚作为对当今绘画领域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画家之一,其在绘画理念和艺术方面的成功绝非偶然。塞尚对绘画的追求,体现在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的独特创新,这种成熟的理念是经过漫长的思考、研究和动手实践后才达到的。学习塞尚的理念并加以运用,是动画绘画的突破。东西方结合,能更好地展现绘画在当今的变化和进步。林风眠在绘画上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中西融合”的探索,注重保持绘画的形式语言与作品内涵的相互协调、相互一致。他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仿造四川汉画像砖/画像石古朴、简练的构图,充满力量感与速度感的线,高度精简的造型,融合中国民间传统的皮影戏、剪纸及戏曲脸谱和西方马蒂斯等近代画家在造型上的特点,使作品富于主观情感性、意识性。他的彩墨画,试图将印象派之光线和色彩、立体派之几何结构、汉唐壁画之生动传神、宋瓷线绘之流畅孤寂的诗意表现融为一体,强调色彩的感染力,将强烈的色彩与墨结合,塑造新型的东方绘画风格。他强调构图,讲究形式感、单纯化,强调在画面中搭建平面秩序,把方与圆、刚与柔、动与静、平静与表现相融合,内涵丰富深刻,观其作品使人们如沐春风,感受艺术之美。

①袁宝林:《感动与启迪—写在林风眠110周年诞辰》,《美术》,2011年第2期第91-95页。

猜你喜欢

林风眠塞尚绘画
林风眠《静物·瓶花》
古怪的“苹果男”——塞尚
林风眠——孤独的灵魂,沉郁的浪漫
赵无极救恩师
左拉“贬低”塞尚
理解彼此的差异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法国有个塞尚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