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影响下数字乡村建设的思考
2022-07-07王潇斐
王潇斐
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既是建设数字中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也是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治理转型发展、提升乡村生活服务水平的现实需求。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特别是在疫情冲击影响下,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最近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要点,为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亟需从多方面扎实推进,真正让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
一、疫情冲击影响下数字乡村建设势在必行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对于农业农村而言,疫情造成了农产品运输和销售的迟滞,大量农民工滞留在家无法复工复产,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受阻,春耕备耕受到较大冲击;农村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也受到影响,等等。依托我国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各地纷纷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快走进农村。在农业生产方面,智慧农业方兴未艾,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测田地的温度、湿度及农作物长势,实现科学田间管理,进而提高农业产量。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各类直播平台为广大农户带来了一次营销宣传的契机,促进了偏远地区新产品销售。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广阔乡村搭建了农产品流通新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在农民生活方面,在线诊疗、移动支付、在线教育等走进千家万户,我国2亿多学生实现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其中很多都是农村地区的学生。总之,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了农业发展潜力,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数字经济与乡村具体情境相结合时也产生了多重实践窘境,资金缺乏、人才匮乏、科技创新供给不足、市场发育滞后等现实因素,阻碍着数字乡村建设进程。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经过多年实施电信普遍服务,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农村地区实现了4G和光纤网络的全覆盖,偏远落后地区通信难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但是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地区,乡村数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相对滞后,并且正面临着提档升级的问题。随着5G商用步伐的加快,相比城市而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此外,乡村的地势复杂、人才稀缺、技术空白等特征也使得城市的技术转化模式在向乡村地区移植时面临重重困难。
(2)技术接受能力较差
由于新技术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民众对新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完善,一些处于技术排斥状态的农村弱势人群难免受到技术的排挤。尤其是村庄老人与农民工的分散,导致数字技术在乡村中的运用只限于表面或少部分务工归家人员,并没有应用于大部分真正在村的农民以及真正融入到村庄的社会运作过程中,真正起到的作用数字化平台十分有限。从实际情况看,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农村干部职工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比如,自媒体也被称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新媒体的通称,指私人、民间、普遍和自主的传播者,通过现代电子手段提供规范和非规范信息的多数或特定的个人。目前,农村地区直播发展很快,但仅在归乡年轻人中比较流行。
(3)信息共享不足
数字化平台的良好运行是建立在有强大的团队支撑的基础上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数字平台需要不断地迭代,所以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另外,由于各部分分工不同,在数字平台中建立的模块也不同,因此通常会出现不同的部门之间还没有充分的信息交流与连接,不同的部门之间的信息重复采集,数字平台的重复构建等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目前各个领域的电子平台所能实现的功能还仅限于广告等,与政府电子政务网站的功能基本相同,与其在数字平台的建设规划中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作用也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三、加快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举措建议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字乡村建设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应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从体制机制、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更好促进数字乡村建设,进而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要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5G等新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偏远山区和边境地区宽带网络发展。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同时,还需要对农村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支持商务流通、邮政、快递企业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这是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需要加快突破的重要任务。与服务业、工业等领域相比,农业领域的数字化研究应用明显滞后,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也明显不足。我们应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水平。特别是对疫情严重地区,更应该加快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推广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要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催生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化农产品电商发展,培育推介农产品网络品牌,开展特色农产品认证资助和推广,以品牌化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强化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品牌建设,发挥云直播平台的作用,加大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线上宣传推广力度,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健康养生等新兴产业。强化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加大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推广,加快研发适合广大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动移动支付便民服务向县域农村地区下沉。加强农村资源要素信息化管理。
四是强化公共服务应用创新。以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为切入点进行数字化应用和转型提升,重点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村民办事难等问题。持续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进一步优化乡村基层社保经办服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持续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网络建设,提升中小学校网络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行动,继续加强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推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地方探索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
五是提高农民数字素养。持续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农村人口的数字素养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持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教育培训。继续加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加大对农业农村等人才急需领域的职业教育供给。针对农村地区空巢老人较多的现状,需要积极探索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路径,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开展适应乡村老年人需求的数字技能培养活动,让广大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