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科普工作的多样性

2022-07-07赵菁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创新

摘要:“新时代”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重大硕果,更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时达的要求,满足公众对科普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是每一位科普工作者的必修课。

进入新时代后,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科普工作也随之面临着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等一系列“新情况”。本文结合主题提出了对于新时代下科普工作如何开展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科普;展教队伍建设;拓展科普工作;创新

引言:现在我们正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新形势下要做好科普工作就是要发挥特有的优势,突出"精品"、打造"名牌",既要立足于现状,又要跨现状,要勇于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五个“是”对“新时代”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五个“是”是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从人民性、实践性、时空性、民族性、世界性五个角度进行的深刻阐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把科普工作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党和国家的重视对我们专职从事科普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种机遇,但更大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那么,在新形势下的科普如何既立足于传统,又跳出传统,做出特色,打造精品,使新时代科普工作者真正扮演好名副其实的主力军的角色。

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科普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开拓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是科技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直接载体;其次要深刻认识到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如何满足人民对科普工作需求的不断提升,是我们每一个人新的挑战和课题。通过学习以下就从几个方面简述对新时代科普工作发展方向的想法建议。

一、建立科普资源数据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成为每个部门,每个组织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因此发展一个可以有效管理数据并行之有效的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在网上检索、购买图书、订购机票、车票、进行账号管理等等,都是数据库的应用。大数据时代科普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工作创新,创建科普資源设计数据库、设计开发模块及素材等,实现展教资源在线协同交互设计和成果的实时展示,有利于提高业务人员创新设计水平。通过该平台尝试运用互联网行业“用户生成内容”的理念,发动公众参与到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创作工作中 ,通过公众反馈和自由创作的方式,实现人人参与资源共建。

二、建设产学研用结合的展教产业创新工作模式

"产学研用"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意思就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产学研用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围绕科技馆建设,特别是科普资源开发与科研院所、高校、社会机构、企业等开展战略合作,聚合各方优质的展教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财力优势,建设科普展教资源开发产业创新中心,实现展教与展品的联合、资源的整合。

三、建立科技馆运行监测和绩效评估机制

我国的科技馆大多都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事业,政府对科技馆运行应该有一个审计和绩效的评估考核,才能达到充分发挥设定的效果。科技馆的业绩可以目标化管理从而进行量化考核,可以按照科普功能效果制定考量的指标,从不同角度衡量科技馆成效。借鉴国内其他公益行业做法,建立与科技馆公共服务主体多样化相适应的监督体系,运用绩效评估工具,制定以科普展教效果为核心的科技馆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在大型科技馆率先试点完善后,在全国范围内的科技馆进行推广,对科技馆的建设、运行、展教资源开发、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估。

四、加强展教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的展教活动设计团队,不断创新展教工作新模式。对展教人员进行持续提能培训计划,不仅包括语言形体等一系列基本功的训练,还要涵盖科技史发展、创新技术发展等多项课程,从不同角度和维度提升科普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要通过参加各类行业大赛,锻炼辅导员队伍,学习借鉴不同场馆的成熟经验,为其创造事业发展空间,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科技馆人员的干事活力。

五、承接项目推进科普工作拓展科普工作范围

新时代科普工作更加注重多元化和跨行业联合,可以通过承接相关的项目,达到拓展科普工作广度和锻炼人员综合素质的目的。例如天津科技馆承接数字化展厅建设项目,通过联合多家科研单位,以现有科技创新成果展品为基础,逐步完成线上平台、网上路演、VR展厅、拓展科普微课、宣传视频、电视节目等不同形式,一是在线上还原场馆真实场景,二是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实现服务平台作用,完善科技成果数据库、科技企业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资源,三是通过电视节目宣传创新科技成果,四是在科技馆进行拓展微课和宣传视频播放,面向更多公众宣传创新成果。

通过项目建设还可以向更多的科技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呈现不同的认知体验场景,从而达到以展示促交易,以交易促转化,以转化促发展的科技成果的良性转化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合作交流。科普类项目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可以有效的拓展科普的广度深度,加大科普覆盖力度。

六、加强与教育系统的结合

科普工作面向的受众群体中中小学生的比重较大,因此加强与学校、教研室等教育机构的联合,找准受众需求点,结合场馆资源才能研发出实用性强的科普活动,达到切实促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成效。

以天津科技馆为例,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基础实验教学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提高教育实验教学质量和科技馆展教服务水平,培养中小学师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科技馆加强与学校科学课教师、各区教研室、市教科院对接,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相继开展天文教师培训、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成果展示活等,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加强了馆校沟通,进一步开阔了创新视野,对今后科普课程、教具研发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也为落实“双减”工作提供新思路,是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有效探索实践。

结束语

就像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水电油气、道路桥梁一样,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也应该将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来建设,这样才能让科普成为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公共产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科普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能增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推广科学思想、科学理念,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2]中国的科技馆现状分析【N】.科技日报.2012.12.28.

[3]何丹.浅析我国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的创新【J】.2011(2).

赵菁,女,1976.5,天津市,本科,副研究馆员,科学普及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