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其对策

2022-07-07项超

民族文汇 2022年40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项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當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的相对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说课堂应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对于计算学习并没有过多的兴趣,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学目标模糊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尽量的减少在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阻碍,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也能够提供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数学思维

引言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以及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社会各界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实效、质量等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也在逐步提升。这也导致传统教学方式与途径中的很多弊端也在逐步暴露。而通过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分析,以此为参考,来加强对有效教学的实施,高效课堂的打造,则成为新时代每一位教育者必须切实关注的全新课题。因此,针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模式不够多元,教学生态比较枯燥等现状,教师应性多视觉、多层面开展剖析。以通过对问题诱因的探寻,来找寻出更为科学、有效、丰富的解决对策。在确保“以生为本”理念得以深度践行的基础上,来优化教学设计,精化教学指导,拓宽课堂路径,完善育人体系,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数学教学参与度,为其借助多种方式、利用多种手段学数学、用数学而助力,使新时代的小学数学,向着更好服务于学生认知发展需要的全新视域而迈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思想观念比较落实,与新课改要求背离甚远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以致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以习惯了对“强制灌输”、“直接讲授”等育人策略运用。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则被置于搁置境地。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因为数学学习中参与不够充分、体验不够深刻,其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育人目标也难以达成。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一些教师依然“唯成绩论成败”,以致很多学生的自尊、自信被严重挫伤,教与学的针对自然难以保证。

(二)教学方式方法比较枯燥,与新课程要求差异较大

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对诸如小组合作、任务驱动、情境创设、媒介辅助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够深入,其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问题、任务等,往往以教师的主观预期为出发点。由于很多教学项目、方法严重背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学生的思维激活、理解提升、认知发展等自然不够充分。而且,一些教师在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的讲解中,往往以机械识记、大量训练等替代针对性理解,导致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压力过重,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二、改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实施直观化计算教学过程

小学时期,学生并未形成有效的自主性思维,对直观性内容印象深刻。若教师注重学生这一特点,提高教学工作直观性,学生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因此,在实施与计算有关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计算教学的直观性,让相应教学工作对学生形成正向刺激,帮助学生以有效的状态掌握知识。在此情况下,学生能对相关计算知识有更准确的理解,教师也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引导,明确学生学习短板,帮助学生掌握相应计算知识,提升其整体素养[1]。

例如,在学习与分数计算有关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通分以及通分之后对数字进行加减等相关技能。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细致的品质,若学生出现粗心等失误,会导致结果出错,从而难以提高计算能力。为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通分过程,让学生以更加动态化的思维明确通分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直接为学生模拟通分过程,在扩大分母时,用不同颜色的彩笔进行标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通分的具体要求。在有效的刺激之下,小学生对分数加减法有更为准确的认知,且在计算过程中,会充分锻炼自身的运算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灵活构建教学问题,使学生在深度探究中激活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认知工具,其很多教学内容的内化与理解,除了需要教师的引导外,还离不开一些辅助问题的驱使。因此,教师应以精设教学问题为铺垫,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对一些最为贴近其“最近发现区”的问题的构建,引领其在探究、分析、判断、思考中获得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来激活其数学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问题设计中,还应多考虑学生的认知实情,就问题的定位、导向、切入点、突破口等予以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多利用多种方式、借助多种途径拓宽视域的机会,以促使其在深度探究中获得认知升华,来发展其数学思维。

(三)创新方法引导学生数学思维

在实际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关注到学生运用计算方法的情况,让学生掌握一些高效并且可行的计算方式运用到实际的计算过程当中,还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让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有效的进行探究。通过多样化的思维培育和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发展,有效的推动学生能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当中也需要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师生合作等多种模式分析算法应用的类型,最终形成的是更加科学的计算思路[2]。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当中,教师应发挥出自身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职能作用,解决各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提升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相对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数学计算教学中,并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积极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效率上明显增高。此外,教师应创新优化计算教学方法,多为学生提供知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日常多动脑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黄良燕.小学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的研究[J].新课程,2021,(24):82.

[2]罗世明.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 速读,2018,2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