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
2022-07-07桂微
桂微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反映“习作难教,学生难写”,这一教学困境显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方面的教学因素。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习作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对语境的创设,将习作的主题与任务放到活动当中,通过讲故事、提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语境,引导学生自然形成心理的共鸣,从教材给出的语境,联想到自己的类似经历。在习作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统编版教材的这一特点,围绕习作主题创设语境,提高学生表达与倾诉的动力。
一、联系现实生活,体现真情实感
托尔斯泰曾言:“任何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生活的片面而已。”精彩的文章一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且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具体要求之一。倘若习作教学脱离生活,那么这堂课的质量必然是不合格的,学生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成长。作为新时代下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心存新颖的教育理念,认可生活元素在习作教学中融入的意义,深入挖掘习作内容,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语言文字的魅力被学生充分感受,助力学生创造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实现构建小学语文高质量习作课的目标。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习作:写观察日记》时,首先,笔者在课件上展示了一则名为《可爱的小狗》的观察日记,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讨论,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这篇观察日记的,于是在初始学习环节,便令学生充分感受到习作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再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结合这篇观察日记,指导学生学习了观察日记的写作要求,对学生重点强调了观察日记需要条理清晰、具体生动,特别强调了养成在现实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使学生明白唯有生活才是最好的习作素材。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回味了本单元的课文,帮助学生总结了写观察类日记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了精选素材的重要性,从而能加强阅读。最后,笔者对学生总结道:“现实生活中可供观察的事物数不胜数,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植物、优美的风景、心爱的饰品,所以写观察事物时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就是观察对象,再对观察事物进行全方位、细致的观察,合理地展开写作,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习作内容。”进而对学生布置了基于现实生活创作观察日记的课下作业,让学生交流习作课的收获。这样,笔者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展开习作教学互动,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魅力,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在作文中体现真情实感提供了助力,顺利实现了小学语文高质量习作课的构建。
二、创设语境,引发学生的表达需求
习作是个体通过文字对内心情感与生活经历的表达,需要建立在现实生活情境的基础上。然而,传统的语文教材通常会比较直接地点出习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特定的题目或主题进行写作,虽然能够让学生清晰明确掌握习作的方向,但由于缺少前期的准备与铺垫,学生通常会感到无话可写。于是,就出现记流水账、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情感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将习作当成一种负担,每当教师要求写作文的时候,就感到无比苦恼。这种习作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体会到习作的乐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对语境的创设,将习作的主题与任务放到活动当中,通过讲故事、提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语境,引导学生自然形成心理的共鸣,从教材给出的语境,联想到自己的类似经历。在习作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统编版教材的这一特点,围绕习作主题创设语境,使学生产生表达与倾诉的动力。
三、营造互动性的习作学习与训练氛围
学生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习作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习作教学内容营造出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习作学习和写作训练中避免“单打独斗”,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强横向对比和纵向联系,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进步,避免习作教学的枯燥与乏味。同时,通过营造互动性的习作学习与训练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这对习作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会形成有效促进。
四、开展实践采风活动
大自然是人文情怀和写作素材的自然储备库,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接触和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那么其创新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其写作兴趣也会愈渐浓厚,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大自然为载体开展习作教学,据此,教师可以从写作主题和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实践采风活动,将写作教学的场所从室内转移到室外,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中的景物,引导他们通过相机、绘画等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听和所感的内容记录下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形式,改变以往教学中以记忆和背诵写作技巧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素材储备库会大幅擴张,其思维的灵活性也会明显增强。
结束语
要想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价值和魅力,提高个人在习作教学中的兴趣与热情,语文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习作教学理念,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组织和引导职能,尽可能地从学生的周边生活中寻找趣味化的习作教学素材,采取快乐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施科学的习作讲评,进而保持好学生在习作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的兴趣热情,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思维习惯,加快学生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若萍.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技巧[J].读写算,2019(21):65.
[2]杨建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J].江西教育,2016(12):44.
[3]袁贞宏.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6(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