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兴趣社团开发及实施策略
2022-07-07崔敬
崔敬
一、问题的提出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美术课程主要以对视觉形象的理解感知进行艺术创造,是学校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当前形势下,美术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和美术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如何通过校内艺术课堂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推陈出新地进行美术实践,更好地对学生传授多元化的美术素养知识,是近年来很多美术课题组研究的方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中小学美术教学因存在不受学校重视、课时短等问题,导致培养中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压力很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开展教学,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改革,更大激发中小学生对美术学习及创作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对学到的美术理论知识及技能进行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美术课堂需要思索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画纸与彩笔是经久不衰的表现媒介,如何突破这种媒介,采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点、线、面,并将多元化构成方式注入到美术课堂中,多样的美术社团是课堂之外进行探索的重要手段。
基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从核心素养出发,立足教学根本,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美术社团活动,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艺术创作和动手操作能力,充实其校园生活,为学生打开一扇艺术的窗口。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索活动,可以让学生真正获得审美体验以及美术表现的能力。
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本地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拓展性以及可推广性,在推广过程中可以结合每所学校的差异,采用社团或兴趣组的形式有差别地运用及推广。同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可以结合“美术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等方式进行拓展延伸,探索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
美术社团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相比于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塑性,深受学生喜爱。但是由于教育大形势,它比较容易受到文化类学科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往往会出现课程时长和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要做好美术社团,教师必须协调其他学科并根据社团成员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才能保证美术社团的成果并将社团持续地办下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社团
美术社团的成员人数大约控制在20~40人左右,社团保证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每周适合开展1~2次活动。教师做好计划、教案,认真授课,保证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具体计划社团活动内容
依据学生特点,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社团活动内容以及艺术语言形式。一是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体验、喜欢模仿的特点,养成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二是引导学生利用线条、色彩以及其他喜欢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身情感。开发动手操作课程,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社团开展到一定的阶段,可以举行团内比赛,内部观摩。学期末,校内举办美术展览,展示教学成果,教师严格把关,进行优秀作品的选拔,通过这种方式增强社团成员的创作热情,持续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对表现优异、作品质量较高的学生,通过学校公众号等进行个人线上展示,培养出色的美术人才。这些方式既可以让美育成果得以展现,实现自评和互评的有效结合,又对学校的美育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宣传。
美术学业评价是学科核心素养育人的关键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评价。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有效育人。美术社团新颖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師的教学方法,提高了美术课堂效果,更进一步提高了美术教育质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美术改革的道路上,教师要不断进行探索,采用多种形式,持续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成为美术创作的主体,提升其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
(作者单位:济南市钢城区万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