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同根话文化 共建共享谋发展
2022-07-07李明泉
李明泉
记得在重庆市直辖十周年之际,2007年11月10日由四川省和重庆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川渝文化合作论坛”在重庆开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和市长王鸿举为论坛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川渝两地地域相邻,历史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巴蜀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长期以来,两地坚持同源共荣、异质互补、开放互进的原则,携手合作,开拓创新,推动巴蜀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文化孕育精神,精神产生动力。破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这道世界级难题,文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集各方之智、纳各方之策、聚各方之力,齐心协力抓好试验区建设,是川渝两地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巴蜀文化面临的崭新课题。
我当时执笔撰写了《同源同根话文化,共建共享谋发展·川渝文化合作宣言》,强调行政区划并不能割断两地文化根脉,巴蜀文化与巴渝文化同根同源,同质同体,优势互补,双向同构。巴山蜀水山高水长,源远流长,地缘近,血缘亲,商缘广,文缘深。千百年来,两地儿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巴蜀、巴渝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独特地位。这是重庆、四川学者的基本文化共识和文化立场,也是我们深入开展川渝文化合作的共同基础。我们相信,川渝文化合作必将提高川渝两地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创造出灿烂的川渝新文化,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2008年12月9日,第二届川渝文化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和省长蒋巨峰发来贺信。贺信说;巴蜀文化自古一体,蜀人淳朴重文、自强不息,巴人刚强坚毅、敢作敢为,两种文化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深化川渝两地文化交流合作,对于推动两地共同发展、团结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充分发挥文化导向性、驱动性作用,推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努力提升川渝在西部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是两地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两地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内容。
第一、二届川渝文化合作论坛的召开,为两地文化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020年10月16日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这“两中心”“两地”“一极”“一源”的发展目标,是川渝两地文化合作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基本方向。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普遍认同和全面发展。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对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川渝文化的进一步合作发展,必将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引领、丰富的文化内容、坚实的智力支持和强大的文化动力。
川渝文化合作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地共处于巴蜀文化圈,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一体化发展基础和条件。“巴蜀文化”概念的命名是由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卫聚贤在重庆主持抗战期间考古民间学术团体“说文社”,编辑《说文月刊》时于1941年首次提出来的,距今不到80年,但作为中华文明史的巴蜀,其文化悠久灿烂,博大精深。在战国以前的文献里,巴和蜀一直都是分开称呼的。在殷商甲骨文里有巴方(“方”为“国”意),在周原甲骨文(陕西岐山南麓的岐山县与扶风县一带古称周原)里有伐蜀的记载,当时蜀国是巢国(夏代之前形成的巢氏部落为有巢国,简称巢国)邻近的一小国,但甲骨文里没有巴蜀连称。直到战国时代,巴和蜀这两个区域才连称在一起,最早的记载是《战国策·秦策一》合称“巴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巴蜀”合称过程表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巴蜀已成为这一地域人类群体具有共同集体性格的文化。故《史记》《汉书》才把巴蜀与汉中、关中列为同风同俗的文化区域。“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这样一个文化共同体一直延续发展到现在,两千年多从未中断过。
巴蜀文化一為“山文化”,一为“水文化”,正如《论语·雍也》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方文化版图深刻体现了巴山蜀水、刚柔相济、阴阳互补、文武之道的和合精髓和辩证要义,她与中原、草原、海洋、吴越、齐鲁、荆楚等文化板块的单整性不同,具有强大的内生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禀赋。这在中华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和魅力。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如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文化动力?我以为应以巴蜀文化为发展本底,紧紧围绕“两中心”“两地”“一极”“一源”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巴蜀文化。我相信,第三届川渝文化发展合作论坛的举办,必将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发挥出巴蜀文化的强大能量和独特功能,把峨眉山月与三峡平湖融入九州大地,唱响“双城记”,擦亮“双子星座”,焕发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谱写更加炜煌的新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