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时代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2022-07-07周航
周航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提到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关系问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总书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总书记在谈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中特别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些言论,可谓高屋建瓴、引领航向。
总书记的这一宏大问题,早在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以及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2015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中,均有不同层面和角度的阐述。这可看出我党已将文化发展和民族复兴紧密结合了起来,并将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到文艺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化人和文艺工作者如何做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些饱含时代性和责任担当的问题接踵而至,让我们内心充满紧迫感。
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气魄,还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地施行。对十九大中关于文化传承和建设相关精神的领受,还需落实到对很多具体问题的认识上。比如说,新诗已有百年历史,也产生过不少经典之作,按理说,新诗已有了自身传统,我们也应该继承其中的一些优秀传统。然而又不可否认,新诗仍在发展途中,没有定型,也不够成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新诗实质上是游离于西方与传统诗歌之间的一种新诗体,不过传统诗歌包括了民歌,而不仅仅是旧体诗词。可惜的是,这点被很多人忽视了。新诗欲寻求新发展,续接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流脉,学习西方优秀诗歌的精神和技法,这是必由之路;而不同民族流传千载的民歌,蕴含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精髓,至今仍鲜活于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更应该加以重视了。在此,笔者以地方民歌为视角,来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领悟。
最美的音乐和诗歌在民间。在我国历史上,周代采诗官有深入各地民间采集歌谣的惯例,待至集于宫廷,加以谱曲,始有后来孔子编选的《诗经》。据《诗经》所传诗歌,概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最见风情和美趣的又非“风”莫属。“风”为“国风”,占《诗经》篇目多數,其中多为对爱情、劳动、怀故土、思征人、反压迫等的吟唱。不像贵族祭祀的“雅”,也不像宗庙祭祀的“颂”,“风”则完全源自各地民歌,该部分为《诗经》精华所在,对后世影响可谓深远而巨大。诗滋生与鲜活于民间,呆滞而困死于庙堂,此话虽显偏激,却又不无道理。由此我们可以想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诗的发展,是否也可再次谦虚地向民间学习,在浩瀚的民歌中汲取营养,毕竟,“民歌”具有源远流长的底蕴和充满现实活力的特性。
《毛诗大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可见“诗”为真实情感的外露,民歌这种艺术形式是这一说法的最好注脚。民歌发自民众的心声,是真切情感的流露,无遮无饰,行云流水,谐趣感人,直抵人心。民歌不仅有通俗易懂的词,更有为民众所喜爱和接受的曲,尤其是充满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歌,简直就是文化的活化石,同时也是现实生活和心灵的真实写照。十九大报告中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能否利用民歌这一载体,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地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
以重庆土家族民歌的价值和审美特征为例。武陵山和酉水河为土家族民歌发源地,渝东南的酉阳又为其中心。酉阳地处武陵山,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这里成为内涵丰富的土家民歌(山歌)的兴盛地,同时也活跃着特色鲜明的苗族盘歌。酉阳民歌,既继承了优秀汉诗的传统(比如七言汉诗规律),又形成自身“山歌自从口中出”不拘泥于形式的旺盛生命力。与《诗经》的内容相较而言,酉阳民歌也是以情爱、劳动为主旋律和表现主体,只是酉阳民歌“刺”的功能不突出,显得更为柔美和诙谐,充满了生活的和谐气息。对文学的传统社会功能来说,它显得更为接地气与具象化、生活细节化,原生态的表现更为火辣鲜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以《诗经》为正统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基于上述原因,加上酉阳民歌的方言和地域生活特色,而使其更具民族性和民间性。联系到当下新诗的现状,我们往往在意精英小众的智性诗写,甚至一味追宠西方诗歌的体式,而忽略了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喜好,导致中国味不浓,诗歌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的不利趋势。
不过,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土家族民歌,特别是酉阳山歌,作为独具特色的一道民间文化风景,或许正面临褪色的风险。土家族民歌,生活气息浓厚既是它的优势特色,同时也是其弱点所在。有些歌词相对守旧,格局不大,气量小,特别是还有一些格调不甚高雅的民歌,当有所甄别和选择。继承民歌中的优秀成分,调和时代性本质特征和形势政策概念化之间的矛盾,这直接关系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整理传统民歌是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础,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精神工程。然而,我们不要忘记,一切的传承都是为了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激发民族文化新的生命力。总而言之,在文化保护和时代创新之间寻求平衡,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最需要去突破的难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人民的文艺?人民是全国56个民族的合体,人民的文艺也必然包含来自不同民族、带有不同民族鲜明特征的文艺,民歌的音乐和歌词是其中特色鲜明的一种。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最核心的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首先是各民族文化的自信,自信的基础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此才有了各民族的灵魂,然后才是继承之后的创新。这或许正是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一种具体呈现。同时,这种做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神的具体落实,也不失为学习十九大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精神之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