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义渡,往事如风
2022-07-07
现代艺术 2022年7期
据史料记载,清朝道光年间,长江北岸设有义渡,该渡口为重庆沿江数十里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
用影像来记录生活的意义,探寻文化的积淀,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2012年10月,当我正式告别15年的媒体生涯,到文化馆专职摄影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用摄影为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做点文化的事,由于做群众文化工作的缘故,经常和身边的摄影师一起去“扫街”,意外发现就在我工作单位的背后,隐藏着一片巨大的城中村,不经意间成了《义渡往事》专题的开始。
从创新村到跃进村,从茄子溪到跳磴,从马桑溪到滨江路,从老重钢到长征厂,在城市漫无目的的行走中,我渐渐发现,这座我们曾经熟悉的城市原来如此的陌生,一些城市细节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转眼五、六年过去了,硬盘也由2T变成12T,生活的痕迹逐渐堆积成了情感记忆。我在想,这些充满时间的照片,不仅要告诉大家,这里曾经是什么樣子,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现实只是意义出发的一个基点,从文化和艺术的层面给生活以思考和意义。
悠悠义渡,往事如风。谨以《义渡往事》献给和我一起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
唐明
1971年9月生于重庆市潼南区。曾为媒体摄影记者,现任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摄影专业干部。中国文联第十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学员,重庆市第五届中青年文艺骨干暨巴渝新秀研修班学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首席代表,重庆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留守儿童》《明天的孩子》《下半城纪实》《义渡往事》,先后荣获亚洲新闻奖、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新闻专题一等奖、重庆市新闻一等奖、重庆市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基金、第五届重庆市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金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