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教学的探究
2022-07-06贺丰
贺丰
摘 要:新时代态势下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中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定位,必须明确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育人点的重要性,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前提下保证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落实教育改革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法,在保证专业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形成教育新格局,实现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培养出拥有良好品格的计算机专业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教学;思政教育;融入策略
中职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日常需要完成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技能技术人才的任务,在全新社会发展形势下,中职教育还必须转换传统思想,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让他们成长为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还需要让他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工匠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需要积极对课程教学优化改革,同时开设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
一、新时代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引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1.新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多,同时对人才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将思政教育引入教学能够让专业课程在承担的讲解知识与智育责任的前提下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的思想觉悟,满足现代人才培养需要;2.“立德树人”是当前阶段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也应该以此为目标构建课堂,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前提下转换中职教育格局,落实“三全”育人計划,充分利用课程中的思政要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
二、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教学的策略探索
(一)挖掘思政元素,知识直观展示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是中职学校的重点任务,故而相较于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时占比较多,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专业课程素材内蕴含的思政元素,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育人计划,最终在高效完成专业课教学的前提下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训与育人目标之间的和谐统一。
首先需要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包括文化元素、政治认同元素、法治思想、思想道德元素等多个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江苏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且为同学们展示当前阶段我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成就,再对作出相关成就的人物进行细化介绍,成功将专业课程内容拓展,成功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国家,再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鼓舞学生的精气神,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为自己制定适合的未来发展计划,在遵守规则、秩序的前提下脚踏实地进步。其次还需要教师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多元化设计,既做到将思政观念直观展示,又能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之间的自然转场,保证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最终合作实现价值引领和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2]。
(二)讨论热点话题,自然切入教学
当前阶段中职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网络信息,他们会将信息分析视为自己生活的组成部分,基于此种形势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可以借助对热点话题的有效应用来切入思政教学,首先改善枯燥的课堂氛围,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与现实因素结合后不仅能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让他们在积极开动思维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
正式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听课状态,在适当的时机引入本专业的前沿案例,首先让学生能在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快速集中注意力,其次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激烈讨论,同学们在深度了解专业知识内涵的前提下还能够加强学生民族精神、爱国意识,实现思政教育目标[3]。借助对我国计算机领域前沿话题的讨论,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学生听课的疲劳感,让他们可以自主且积极地分析问题、交流表达,同时还能够在交换不同意见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碰撞,教师从中做好正向引导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核心思想,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理念
想要增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应该将“育人”局限在思政课程之中,而是需要学校、教师、各专业课程都承担起相关责任,学校方面一定要注重对拥有丰富思政教育经验的教师的聘请,并且展开针对性培训,再运用考核、评选等方法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从而促使教师之间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理念达成共识。教师自身还需要约束好自身,不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与人格魅力,还应该扮演好双重角色,用过硬的专业素养与思政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主动向思政教育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学习授课方法,提升自身的思政讲解能力。各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无形之中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立了一支高素养团队,立志增强学生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发挥出专业课程的优势,利用好每一个思政素材,保证课程思政理念达成共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达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把握专业特征,实现双向统一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当前阶段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课程思政落实不到位的根本原因是教学方式单调、教学体系不健全、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之间的过渡不自然,基于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阶段把握好专业课程的特征,确定每一节课程引入思政元素的量以及频次,并且尽可能使用潜在的、不易察觉的方式进行思想合理传播,保证价值引领与专业培养的双向统一[4]。教师有责任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不能突兀、直白地进行思想政治元素的灌输,其间可以适度组织实践类活动,如话题讨论、小组合作、演示操作等,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统一融合的体系,在课内实现技能培养与思政育人的双重目标,在不割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所有人对双重知识的认知都不再只停留在表面上,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同学的合作形成更高层级的政治素养,充分满足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需要及时转换自身的传统教育思想,在进行专业知识解析与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了解他们的实际学习与成长需求,及时且科学地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其中,深度挖掘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展开真实、有效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当代中职生综合素质,完成专业核心价值引领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心屹.课程思政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亚太教育,2021(23):65-66.
[2]徐英,杨南芬.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育人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3):236-237.DOI:10.14004/j.cnki.ckt.2021.3394.
[3]陈斌.中职计算机专业“融”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20(07):48-50.
[4]刘多文.分析课程思政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渗透[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9):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