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组织助力高校劳动教育协同发展

2022-07-06黄静瑜

客联 2022年9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劳动教育高校

黄静瑜

摘 要:公益组织与高校劳动教育在对于社会服务、城乡治理等公益行为的目标是一致的,而公益组织应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更多活动平台,支持大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等參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而作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正是缺乏了这样的劳动意识和较强的社会参与感,缺乏公共服务意识,特别是在面对国家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因此,去研究公益组织助力高校大学生服务性劳动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公益组织;高校;劳动教育;协同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我国的公益事业在形成之初一直是由政府主导,政府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帮扶困难地区。公益组织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城乡变革,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化,我国网络公益活跃度、创新性以及网民参与度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个中原因除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公共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民间公益组织内部充盈着志愿者们“助人为乐”的热情,作为一种服务性劳动形式,公益活动包含着志愿者们的情感投入。中国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服务劳动的情感投入现象,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相关研究。

周秋光《中国慈善简史》以下简称《简史》第一次探讨我国慈善公益活动,使公益组织层出不穷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和任务感。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国家重要疫情、灾害等危及的同时,缺少这种劳动意识和强烈的社会参与感,缺少积极奉献的公众服务意识,也正好是其自身的缺陷。因此,必须对公益组织进行调查,以促进大学生的服务能力。《简史》还指出,在社会治理、社会建设中,利用先进的手段进行转型,而那时的媒体技术是如何帮助慈善公益事业。需要大学生投入更多的劳动情感,从劳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形成知行合一的高校劳动育人体系,服务性劳动是大学生劳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自愿投入的,是没有物质回报的,是需要大学生投入更多劳动情感的。

(一)公益行为与高校服务性劳动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之前,我国的公益事业在形成之初一直是由政府主导,政府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帮扶困难地区。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文素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草根组织也加入了公益事业当中。而这些草根组织的内部充盈着志愿者们“助人为乐”的热情,作为一种服务性劳动形式,他们有太多的情感倾注。他们内心中有肩负着很多理想和抱负,就像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的过程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用生命影响生命,有一束光,发一份热。这正与大学生服务性劳动的目标同向同行,这也正是高校劳动教育所要倾尽全力所要教会学生的一项劳动技能。

(二)公益行为反哺劳育教学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为综合育人价值。作为五育中的劳育教育,在高校中一直坚持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民族复兴的重点,把好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倡劳动,尊重劳动,增进劳动人民的情感,为国家服务,为社会奉献。把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最终目的,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到实践中去。“劳育理论+实践”的授课模式,能够切实地把劳育的基本内涵和素养从实践中彰显出来。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可以参与校园内外组织的防疫志愿服务,感受防疫工作的不容易,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又如:带领大学生探访社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公益行为,助力这座城市人美、心美、城市美;发挥大学生各专业优势,参与城乡治理、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活动,有效推动城乡的人才建设。

(三)公益行为协同劳动育人格局

要实现协作人的格局,就必须进行多样化的公益活动。共同参与服务育人模式,建立创新服务创新格局,有效地发挥公益组织的指导与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公益服务活动中来,并与各个领域的劳育资源及力量进行整合。秉持以利他主义为导向,通过公益行为协助社区弱势群体向社会传播高校的优秀文化、先进思想和高尚道德情操,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高校大学生是新生代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参与公益活动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它凸显了大学生的社会公益精神和责任担当,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

公益组织助力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公益认知,依托公益组织,联手打造校内外劳育新活力

公益组织联合高校开展服务,无疑给高校带去了新的联动。高等学校是人才的孵化基地,高校大学生更是新时代公益行动的主力军,公益组织对于公益活动的信息掌握、渠道互通、资源共享、人脉等都较高校来说更为多元、多样,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学生参与公益行为提供信息渠道;另一方面,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公益互通平台,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尽早地参与公益活动,对于培育学生服务性劳动也是一种很好的平台和手段。

把公益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价值充分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劳育+公益活动选修课,推进大学生公益服务教育,将服务劳动的理念和精神通过科学体系的课堂来传授给学生;注重从思想渊源、理论内涵、道德伦理、现代价值、道德涵义等方面,把志愿服务的精神讲深、讲透;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案例、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注重授课方式,强化授课吸引力。通过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的朋辈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与劳动实践的有机融合,利用激励手段,挖掘和宣传大学生公益楷模、身边公益典型案例,从而增强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认同度。弘扬大学生公益精神,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通过征文比赛、演讲、公益策划方案评比等多种活动。与之相比,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周、“三下乡”、爱心支教等现代大学生志愿公益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的公益精神。这种公益实践,使大学生们在不断反思、修正人生定位和理想追求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接受了一次触及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洗礼,自觉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高校劳育助力公益行为

高校大学生提供人力后援,通過创新整合和联动,助力公益组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题、以当今社会热点、痛点,联合参加省市级、甚至国家级的公益创投大赛,不仅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服务劳动意识,也能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利用双方各种平台促进高校与社会组织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更好地完善公益行为的建设和发展。

(三)共享资源,共同实现城乡美好发展

公益行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体现了人类超越个人私利的理性精神升华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人类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体现了一个人在社会特定群体的关爱和扶助下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慈善服务”作为具有公益属性的服务,作为劳动实践,不仅可以获得劳动的成就感,还可以在情感上形成一种相互的联结,而这种联结又是利他性的。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能够直接深入到社区、农村、企业、城市,真正了解民意,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从社会中获取知识,增进与劳动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公益实践,不仅能够感受到国家在社区、农村、企业、城市等方面的进步和强大,而且能够深刻感受到这些年来我们所取得的发展变化,还能够深刻感受到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从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加勤奋学习,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牢记使命,奋勇前进,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斯阳,章晶晶,李欣阅,文若澜.公益要素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实践路径——以华东师范大学公益人才培养项目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12):107-115.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2.008.

[2]张亚昂,戈艳美,袁帅.新时代下高校劳动育人的价值与路径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0(14):162-163.

[3]陈明.高校公益劳动课程实施路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6(17):147.

[4]玉苗. 中国草根公益组织发展机制的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田华,李兴军.浅谈高校开设公益劳动课的意义与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169-170.

[6]黄师哲.关于加强高校公益劳动管理的几点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1):73-76.

[7]王鑫,王猛.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扶贫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新力公益创投项目“百社解千难”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0(05):92-97.DOI:10.13392/j.cnki.zgqd.2020.05.018.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劳动教育高校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