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与防控建议

2022-07-06王乔平孙艳平董昱廷虎鸷袁文兴云南省曲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疫点结节性皮肤病

文│王乔平 孙艳平 董昱廷 虎鸷 袁文兴(云南省曲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该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蚊、蝇、蜢、虻、蜱等)叮咬传播,发病具有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虫媒活跃季节。易感各类牛,潜伏期28天,发病率达2%~45%,病死率低于10%。临床表现差异大,可出现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精神消沉、不愿活动、眼结膜炎、流鼻涕、流涎、皮肤上出现结节等症状。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畜共患病,但对牛养殖业危害较大,一旦牛只感染该病,其价值急剧下降,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式,只能尽力防止病毒感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农村部暂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来管理。

1929年,在赞比亚首次出现牛结节性皮肤病,1943~1945年,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及南非也出现牛结节性皮肤病病例,随后相继传播到大部分非洲国家。1989年,牛结节性皮肤病首次传出非洲大陆,随后相继有中东国家发现,大多数为散发。2019年8月,我国新疆伊犁地区首次确诊该病。2020年12月,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发现并确诊了一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病例。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动物防疫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农业农村部的规定进行疫情处置,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对疫点进行隔离,开展消毒、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加大监测排查力度,强化疫情报告,开展紧急免疫。笔者总结了此次疫情从发现到确诊的相关处置经验,分析相关防控措施,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提供帮助。

一、临床症状

发病牛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不愿走动,流鼻涕,流涎。股前淋巴结明显肿大,头颈部、肩部、四肢等全身体表有大小不一圆形凸起的坚硬结节,结节直径1~5厘米,有的结节破溃有脓,有结痂等症状(详见图1,图2)。

二、实验室检测

无菌采集发病牛的口鼻棉拭子、抗凝血、结节创口棉拭子样品共3份,棉拭子样品放入磷酸缓冲盐液(PBS)中保存。样品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1份样品中检出牛结节性皮肤病毒核酸。经排查,再次对疫区涉及村出现可疑病例的13户养殖户采样16头牛、18份(其中2份全血、16份棉拭子)样品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有7份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核酸阳性(其中有2份是1头牛的1份全血和1份棉拭子),阳性牛6头。

三、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此次疫病为牛结节性皮肤病。

四、疫情处置

确诊疫情后,会泽县动物防疫部门按照快报制度逐级上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对疫点进行隔离,扑杀疫点内的所有发病牛和病原学阳性牛,并对所有病死牛、扑杀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实施吸血虫媒灭杀,清理吸血虫滋生环境;对可能污染的环境、工具、人员进行消毒,累计消毒面积68000余平方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加大监测排查力度,强化疫情报告;对周边危险区的牛只开展紧急免疫,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山羊的5倍剂量)对全部牛只进行紧急免疫,共紧急免疫1481头。对经过疫点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禁止活牛及其牛副产品的调入调出。

◎图1 牛全身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

◎图2 牛腹部的结节有结痂现象

五、解除疫情

此次疫情处置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未出现新的疫情。疫情处置后一个月采集活牛样品(全血、鼻腔棉拭子)41份送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按照《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曲靖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2月8日解除疫情。

六、防控措施

1.加强主动监测排查。此次疫情是会泽县新街乡兽医防疫部门在排查时发现的,发现异常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上级兽医防疫部门立即作出响应,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按照“可疑疫情-疑似疫情-确诊疫情”的程序,掌握临床症状,采集样品送检,进行实验室检测,快速确诊疫病并进行报告。此次疫情充分发挥了主动监测排查的作用,在疫情没有进一步扩大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在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中,应加强主动监测排查力度,充分发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病监测作用,及时发现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早处置,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2.严格疫情处置。疫情发生后,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农业农村部的规定进行疫情处置,按照农牧发[2020]30号文件《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对疫点采取相应措施,扑杀并销毁疫点内所有发病牛和病原学阳性牛,并对所有病死牛、扑杀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实施吸血虫媒灭杀,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人员、交通工具、饲养使用的器具、圈舍进行彻底消毒。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在4℃甘油盐水中和组织培养液内可存活4~6月,干燥病变中的病毒可存活1个月以上,在圈舍内可存活几个月。因此,要对有可能存在病毒的物品、环境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彻底清除污染源。

3.紧急免疫。疫情发生后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好疫情所在地周边牛只的紧急免疫工作,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对全部牛只进行紧急免疫。免疫时按照山羊的5倍剂量进行免疫,正确推注疫苗,使疫苗足量缓慢注入牛只肌肉内,保证免疫效果。严格操作规程,无菌操作,一畜一针,防止交叉感染。平时要做好疫苗储备工作,在疫情发生时能满足紧急免疫需要。

4.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在国际疫情形势复杂,国内疫情时有发生的情况下,牛结节性皮肤病对养牛业造成威胁,养殖人员要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首先,要注意引种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自繁自养,科学引种。近年来,牲畜贩卖频繁,给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提供条件,在移动过程中,应做好免疫、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入场隔离等工作,平时应定期主动监测,防患于未然。要改善饲养环境,制定定期消毒灭虫制度,严格执行,切断传染途径。

5.加强地方兽医实验室建设。根据临床症状只能初步诊断该病,确诊还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但目前曲靖市的兽医实验室及各县市区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及检测能力薄弱,存在实验室硬件条件差,专业检测人员欠缺等问题,应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完善设备,增加专业检测技术人员数量,对实验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兽医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提供支持。

6.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和科普。牛结节性皮肤病属于外来病,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出现的,2021年各地相继有散发疫情报道。很多养牛从业人员,甚至是兽医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有限,有可能造成疫情延误,因此,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可以印发小册子、挂图等,让养殖人员、兽医、疫病防控人员提高认识,及早发现异常,提前预警,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争取主动权。

猜你喜欢

疫点结节性皮肤病
基于GIS的夷陵区松材线虫入侵松林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祁连山中断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动物病发生地生境特征及流行范围的调查报告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姜兆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
小金丸配合优甲乐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价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