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年,沪剧曾轰动上海滩
——兼忆沪剧名家袁滨忠

2022-07-06童自荣

上海采风月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沪剧戏迷老师

■ 童自荣

我是什么人?我就是上译厂配“佐罗”的普通配音演员。这样一介绍,你或许会奇怪,怎么选择一个这样的题材来回忆,上海的沪剧又有你什么事儿?读者如这样想也很自然,“佐罗”的“洋”和沪剧的“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嘛。我现在想想,这个事儿多少亦有点传奇色彩,容我如实将这“色彩”为你道来,相信你一定愿意聆听。

其实,我是个“颇具规模”的戏迷。大约1955年之后,我上初中高中那会儿,曾被沪剧和评弹迷住,不能自拔,这也成为我艺术道路上最初的启蒙。可怜我接触这两门艺术的途径,唯有收听电台的戏曲广播。我说过,我是个货真价实的广播迷,不管时代怎么变化,都不曾改变,直到现在我居室内还备有三架小收音机,其中一架可随身携带。我和我太太的结合,缘分之一便是我们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而她的狂热爱好还要加上一个越剧。她尽管比我小好几岁,迷劲不在我之下,但她是有条件堂而皇之、大模大样进剧场去观摩的。这个上海女人功课可以马马虎虎,戏啊、电影啊、话剧啊,却是一个不能少的。学了点沪剧,水平不过三脚猫而已,但三秋下乡劳动倒可派着点用场,为农民演唱。说实在的,上海若没有这帮痴得可以的戏迷(她们至今唱词一字不错),那上海就大为逊色了。

在市西上高中时,学校有沪剧兴趣小组。那姓叶的“女魔头”,倒是很有魄力和决断,不由分说就把我拉到组织里去滥竽充数,其实我只是个痴痴的戏迷,什么也不会,也未忘乎所以地去学唱。须知她的舅舅便是大名鼎鼎的沪剧大家王盘声。那回排演《星星之火》片段,又是二话不说,促成我艺术生涯中的首秀——让我在戏中演一个角色,到台上晃了两晃。见鬼,干嘛不安排我拉大幕,偏把我这个见了人会脸红的小男生推到台上去演庄老四——日本鬼子手下的凶恶走狗、小反派。我这样的长相这样的音色,还要唱两句“十字花押”什么的,笑话死人了。可我有什么办法,罢演也已来不及,眼睛一闭,上去哉!幸好我像上课一样习惯于动小脑筋,把眼睛弄成独眼龙(看电影看来的),还蛮吓人的,首秀算大功告成。

反正,一年一年戏迷做得有滋有味,就迎来了1959年底一场特殊的沪剧演出。当然,我只有饱饱耳福的份儿,其他都是想象。那是一台清唱方式的沪剧流派大汇演,演的是曹禺的《雷雨》。因为所有角色都破天荒地由沪上各沪剧团的台柱来担纲,如:解文元、丁是娥、邵滨孙、石筱英、筱爱琴、王盘声、袁滨忠、杨飞飞等,这些演员我都可如数家珍地报给你听。于是,消息刚出去,便像起了一场旋风,轰动了整个上海。一时市民津津乐道的聊天主题便是这场演出,一票难求自是可以想象。演出轰轰烈烈落下大幕,但余波未消,我们这些狂热听众则一次又一次给电台去信,恳请他们一次又一次再重播。

至于我这个热心听众,居然还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即发现了一个杰出人才,那便是和王盘声大师可并驾齐驱的爱华沪剧团台柱演员——袁滨忠。袁老师在演出中,唱小少爷(王盘声唱大少爷),天哪,袁滨忠老师的音色是这样的优美,每个字音都唱得绝妙动听,高音又上得这么漂亮,实在是沪剧界少有。剧团中一个老资格演奏员有如此评价:“像袁滨忠这样的声音条件,大概100年只会出一个。”而他的老师兄王盘声老师则是化腐朽为神奇,他的鼻音成了标志性特色,人家欣赏和迷恋的就是他的鼻音。

我考上了上戏之后,转而迷上配音艺术,对沪剧和评弹的迷劲就暂时搁到了一边,但内心深处,那种喜爱之情依然挥之不去。于是,你便可想象,2004年我退休不久,沪剧这朵火苗,好像又在我内心复活。为纪念袁老师离世40周年,我有感于心,写了一篇长文——《世上曾有袁滨忠》,虽不免幼稚,《文汇报·笔会》倒很有兴趣把此文推荐给读者,刊出后居然还有良好反馈。接着,我就鼓动电台戏曲部门的朋友,在电台里做了一期两小时的座谈会,追忆袁滨忠老师。袁老师是英年早逝,去世时间是1967年,今年是他离开我们55周年。我又心动了,给《新民晚报》投了一篇《了不起的袁滨忠》,文章结尾处还把我的一个创意告诉读者:我想策划、组织一场晚会,向1959年的流派大汇演致敬,更大目的是:为了推广、弘扬沪剧艺术,且上台的演员要“海选”,挑选长三角范围最出色的演员组成演出班子。而现在电台似也有感应,这两周分两次在郑重重播十余年前那个追忆座谈会的实况录音,此举又让我好不惊喜。

好了,说到这里,各位当可猜到我写此文的用意,就是想大书特书沪剧界少有的好人袁滨忠老师,就是想把袁滨忠老师这样一个杰出的、承上启下的沪剧人才推荐给大家,与大家分享,相信大家不会因为我的心血来潮而失望的。刚才我已迫不及待介绍了袁老师独特的音色,这是他的一大特色,光这一条已是一个传奇。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他的整个演艺生涯也是一个传奇,让你难以想象。

他懂事之前,倒并无传奇色彩。他的童年可用酸楚二字来形容。他本是浙江宁波地方的一个孤儿,后来被继父收养。因这个继父陆续又有了三个亲生儿子,袁滨忠的处境便极难。举个例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总奇怪,这个同学老是往最后一排躲。后来才明白,他很怕被叫起来提问,因为他实在没有一条像样的裤子,一站起来就要出洋相。幸好他天资聪慧,又极肯用功读书,因此成绩在班里特别优秀。小学毕业,他便很轻松地考入了上海名牌中学——上海中学。

袁滨忠和韩玉敏主演沪剧《少奶奶的扇子》

袁滨忠和韩玉敏主演沪剧《石榴裙下》

原本可以想象他必定前途无量,将来做个工程师、医生、律师都不在话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家里一个突然决定,让这个学霸中学生的命运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他继父居然要他拜师学艺,去唱沪剧(因他继父有个好友是沪剧界资深演员筱文彬)。对于袁滨忠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万万想不到!怎么办?袁滨忠无人可商量,亦只好认命,从此开启了他近20年的沪剧生涯。不过,这贫寒的童年加上出众的读书天资,对他日后从艺生涯里,如何去体验角色、如何理解剧本,又是能起到极大作用的。

像袁滨忠这样一个好苗子,若没有贵人相助,想要崭露头角也还是很难。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伯乐,她就是爱华沪剧团的掌门人、沪剧界极具风度的前辈演员凌爱珍。这位慈母一般的老艺人独具慧眼,把袁滨忠从众多学徒中挑进自己组建的剧团,而且很快放手让他担纲主要角色。当然,在此过程中凌爱珍自己也是要承担风险的,好在袁滨忠不负众望,特别用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角色。他又富有创造性,善动脑筋钻研唱腔,使之赋予歌唱性、向高里走的特色,加上他注重声情并茂,遂使他的艺术才华越来越得到戏迷们的赏识,袁派唱腔也逐渐形成。

到了1959年,在酝酿沪剧界流派大汇演之时,凌爱珍又放弃自己的入选机会,力推袁滨忠出演《雷雨》中的小少爷。她无疑是英明的,参演这部戏,袁滨忠果然红遍上海滩,尤难得的是俘获了大量小青年的心,从此袁滨忠在沪剧界受关注、受欢迎的程度,可与其师兄王盘声相提并论。“文革”之后,我倒有幸见到袁滨忠的夫人以及他的女儿。他女儿因为年纪小,当我们说起她父亲当年引起的轰动、我们对他的崇拜,她瞪大了眼睛,还觉得不可思议。

袁滨忠是1950年跨入剧团的,是在党和人民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沪剧艺术工作者,自然身上不会带有旧社会艺人的习气,单单纯纯地演戏,这一点特别重要和可贵,而演的又多数是现实题材或红色题材的戏,如:《苗家儿女》《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青春之歌》等等,尤其是1960年代初的《红灯记》(根据电影《革命自有后来人》改编),他扮演主角铁路工人李玉和,在台上的形象光彩夺目,一句“我为党工作,贡献很少”说得朴实、动情,催人泪下。此剧很快引起北京方面注意,并迅即移植成现代革命京剧《红灯记》。那十来年里,这部作品成为当时上海市民的文艺生活中无法绕过的重要部分,他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老少沪剧戏迷。毫不夸张,我们都有切身体会。

沪剧《红灯记》中,袁滨忠饰演李玉和(中)、凌爱珍饰演李奶奶(左)、韩玉敏饰演李铁梅

他和太太的恋爱和结婚,实际上也更多是精神和艺术上的结合。他太太无疑是个戏迷。戏迷和她所崇拜、欣赏的男子走到一起顺理成章,但他们这一对又颇有点传奇。那时候,袁滨忠已红得发紫,无数戏迷拥戴着他,然而在这方面,他却从来不为所动,规规矩矩。一次普通聚会上,他与太太偶遇,并一见钟情。问题是,女方家里相当有钱,得知女儿看上了一个他们眼中的“戏子”,断然反对这门婚事。为了忠实于他们的爱情,袁太太决定“私奔”,拎起一只皮箱就上了袁滨忠所住的石库门小阁楼。袁太太怀孕的消息传回娘家,母亲的态度先软了下来,这门婚事遂得到认可。袁滨忠和他太太的感情一直很好,这也令戏迷们肃然起敬。

发生在袁滨忠身上的故事很多很多,包括他和电影演员梁波罗在南京路一家皮鞋店里偶遇,从此亲密交往的插曲亦很有趣,限于篇幅只能留待以后再说了。说实在的,我这个人是特别推崇艺人的人品的,深感像袁滨忠老师这样业务能力和个人条件皆出类拔萃的沪剧艺术工作者,人品也极好,值得我好好学习。你看他富有献身精神,一心一意热爱的就是沪剧艺术,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最大快乐。袁滨忠做人老实认真,清清白白;重事业不重名利;对父母尽孝,哪怕是继父也不忘他的抚养之恩;对太太无比忠诚,对戏迷不忘感恩,这样好的人品实属难得。

而像他这样的演员,坚守沪剧阵地,从不会见异思迁,这也实在是了不起。这些年中,我们看到有的演员,尤其是那些培养成剧团台柱的艺人,出于个人利益考虑,说走就走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袁滨忠这样的艺人不是形成鲜明对比吗?对这样的现象,我深感痛心。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要问:袁滨忠老师今还健在吗?这个问题我是最不愿意回答的……我一直有个心愿,想亲见袁老师一面,当面表达我的羡慕和感激,但我知道这个心愿永远无法实现了。1966年,万万想不到一场浩劫瞬时降临到袁老师夫妇身上。短短一年之后的1967年12月,可怜的袁滨忠老师、杰出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些戏迷,离开了他视作生命的舞台。那时他才36岁,36岁啊!

上海人喜欢沪剧是天经地义的事。上海人要热心推广自己的地方戏,为其摇旗呐喊,尤其要让青少年朋友渐渐接受它、喜欢它。除了我们这些拥有沪剧情结的老年戏迷要坚持起一点推动作用外,更希望沪上的有识之士都能千方百计为沪剧的健康发展出一把力。让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沪剧爱好者们,携手前进吧!

猜你喜欢

沪剧戏迷老师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放日
丁洋澜??《小戏迷》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越剧戏迷角,几代人的爱恋
沪剧《雷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