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发展探寻
2022-07-06吕琳
吕琳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互联网将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思想和观念引入到了公众的生活中,并以“网络文化”的形式给公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影响,给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文化自信建设的工作要求下,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的发展更好地应对网络文化的冲击,进而为中华民族的稳定、长久和伟大复兴打下基础,成为了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此展开分析,先简单阐述了网络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发展的价值,而后又分析了网络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最后分别从“权威”、“兴趣”、“平台”以及“规范”等多个层面入手,提出网络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发展的路径,期待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统文化;价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一部分,人们既利用互联网来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如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也用互联网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提升的需求。受这种发展形势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文化对公众的观念、意識等的影响逐渐加深,不仅降低了部分公众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等的认同,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确保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梦的实现路途中可以更为稳定、长久的发展,党和国家逐渐提升了对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视,需要不同从业者从不同角度入手,研究传统文化在应对网路文化冲击时的发展路径。
一、网络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发展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和沉淀,早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体系,在培养人、引导人和发展人的工作中,可以展现出较高的科学性、正确性和价值性,所以即使党和国家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统文化依然具有传承和发展的价值。网络文化作为各种不同文化的糅合体,本身具备丰富化、复杂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网民”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因此网络文化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具备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如网络热词“emoji”,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只是表情符号的代名词,但因为网络环境中有太多令人“无语”的事件,当人们无法对其发表意见时,人们习惯用“emoji”来“应付”,相较于传统文化而言,“emoji”本身并不具备一些文化的特征,但在互联网的助力下,“emoji”不仅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还给人们的思维意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发展价值的研究。具体分析,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强调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复兴才有希望,从而沿着更为明确的民族发展道路前进。以劳动为例,为了能够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从古至今,中华传统文化始终都在强调“勤恳”、“务实”、“脚踏实地”,告诫人们无论在哪个行业中,人都应当以“勤奋”、“刻苦”等作为建设和发展自身的基础。如韩愈所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及冯梦龙所强调的“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等。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稳定和长久发展而言,强调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二)强调传统文化的发展是维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价值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习近平同志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一个民族倘若失去了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已经失去了民族稳定和长久发展的延续力和体系。中华民族能够历经上千年而依然存在的根本原因,不止得益于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还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引导,是中华传统文化引导着中华民族,让中华民族始终都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进行发展,并让各族儿女团结起来形成一股绳。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经不仅仅是维护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命脉,同时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思想源头,是我党和国家各族群众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强调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和区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下的发展而言,其不仅需要较高的影响力,同时还应当具备明显的精神标识,这样才会在助力国家发展的同时,让更多海外的同胞拧成一股绳,进而让国家和民族诞生出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就中国本身而言,无论人处在何时、何地,但凡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在看到“兵马俑”、“长城”、“日月坛”、“故宫”、“圆明园”等时,联想到中国和中国文化。同时得益于“李子柒”等新媒体人的助力,甚至于一些人在看到东方美食时,也会不由的想起中国。所以对于一个民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建设和发展而言,传统文化是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国需要借助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冲击下的发展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二、网络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的复杂化,弱化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
网络文化受到多种不同元素的影响,如网民的文化积累、观念和意识,以及外来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等。同时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伴随着着“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短视频”等的影响,更是进一步提升了网络文化的复杂性,让网络环境逐渐成为了一个可以满足不同“网民”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复杂的结合体。与网络文化相比,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丰富性、多元性和趣味性,但因为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对其进行挖掘,进而导致传统文化在与网络文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降低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而导致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被弱化,无法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价值。
(二)网络文化的同质化,影响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
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受网络文化本身传播方式的影响。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不同的、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助力下,网络可以根据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喜好和需求,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推送内容,从而在降低社会群众在网络环境中投入的时间成本的同时,给社会群众良好的网络体验。这种工作的模式让各种同质的信息定期地被社会群众所接受,进而对社会群众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同质化严重是当前社会背景下网络文化所展现出的重要特征。以戏曲文化的传播为例,当大数据分析出某个个体只会对特定的一种或两种戏曲文化感兴趣时,其通常会大批量的推送与之相关的视频,导致该个体逐渐丧失了接触其他传统文化的机会,进而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文化的碎片化,降低传统文化传播的深度
网络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快餐文化”,人们所享受的,并不是一个长久的、稳定的文化享受的过程,而是随机的、碎片化的享受过程。比如,当人们挤公交时,出于无聊,人们会拿起手机看各种小短文、小视频;当人们在工作休息时,人们会拿起手机观看一些新闻或搞笑视频;当人们在晚上无法入睡时,人们会利用网絡观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相较于在学校或培训班的学习而言,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并不具备完整性和系统性,在这种方式下,即使传统文化传播工作者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但受网络文化碎片化特征的影响,也无法提升传统文化对社会群众的影响深度。
(四)网络文化的娱乐化,扭曲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新阶段,党和国家尤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无论是“网游”、“网文”、“网电”、“小视频”,还是各种不同的综艺,本身都以娱乐为主,从而让网络文化本身也存在泛娱化的特征,将传统文化与泛娱化的网络文化进行结合,极容易使传统文化被扭曲。以2021年网络大电影“雄狮少年”为例,从该电影的选材和制作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优秀的动漫电影。该电影中既有少年人的热血和坚韧,也有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但该电影在制作时并未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区分开来,盲目的引入了“眯眯眼”的文化标识,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诚然“眯眯眼”是内行人对亚洲人审美的潜规则,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导演和制片人应当保持较高的文化警惕性,防止一些扭曲传统文化的网络文化借助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来进行发展,更不能将较为敏感的“眯眯眼”与“丹凤眼”画上等号。
三、网络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要抢占网络环境主阵地,用“权威”引导群众
网络文化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给网络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较大的优势,让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受限,要想更为有效地借助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对广大社会民众进行引导,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此,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冲击下进行发展时,从业人员应当从抢占网络环境主阵地的角度进行思考,用更为“权威”的方式对广大社会群众进行引导,逐渐强化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效果。在具体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实践工作中,从业人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基于社会群众学习的“权威”,搭建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业人员可以考虑以区域为中心,将区域范围内已经成功申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基础,而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拓展和延伸,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并将其放置在专业的学习平台中,确保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众在有需求时,可以自主地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让社会群众更为科学、规范地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活动。第二,基于主流媒体的“权威”做好传统文化发展的引导工作。主流媒体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在社会群众思想引导工作方面的价值,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条路径,将更为科学、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推荐给社会群众,使社会群众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冲击下的活动中。
(二)要注重网络文化的拓展,用“兴趣”引导群众
受网络文化同质化的严重影响,导致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难以充分的展示出传统文化本身所具备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因此,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从业者,应当基于网络文化同质化的严重影响进行思考,学会利用“兴趣”对广大社会群众进行引导,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传统文化的发展效果。为此,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工作实践中,从业人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要强调对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资源的建设,不仅要提升各种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资源的品质,还要根据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资源的传播需求进行考虑,拓展不同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资源的“关键词”,提升不同文化资源被检索和推荐的可能性。第二,要注重对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资源服务功能的延伸,用多种不同的服务项目,更为有效地对社会群众进行引导。以“李子柒”的短视频为例,当从业人员借助“李子柒”短视频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时,为了提升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资源的服务功能,从业人员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思考。一是提升对留言评论区的重视,借助留言评论区向社会群众推送更多优质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资源,或者直接与社会群众进行互动和交流,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提升社会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二是提升对短视频场景的运用,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优质的传统文化嵌入到短视频的场景中,这样既可以提升传统文化的展示性,同时也能更为有效地激发社会群众的学习兴趣。
(三)要打造特色的文化活动,用“平台”引导群众
网络文化碎片化的特征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业人员在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工作中,应当以提升社会群众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深度为前提,更为科学、合理地对社会群众进行引导。为此,从业人员可以考虑从“平台”的角度进行思考,运用好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从而更好地对社会群众进行引导。如在线上“平台”的构建中,从业人员既可以用专业的网站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不同的影视作品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以影视作品“鬓边不是海棠红”为例,该作品主要以我国的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背景,而后再结合时代的特殊性,进行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宣扬和传播。在该剧的欣赏中,社会群众不仅可以感受到戏曲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充分的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在线下“平台”的构建中,从业人员应当思考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为主体,定期开展一些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活动,为广大社会群众能够更为规范、系统的学习不同传统文化提供支持。
(四)要强调文化的把关工作,用“规范”引导群众
优质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给群众带来美的体验,同时也能帮助社会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三观”,从而让社会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所以,当从业人员在网络文化冲击下发展传统文化时,不仅要做到对优质传统文化的传播,还要做好文化的“把关”工作,用更为“规范”的工作理念,完成对广大社会群众的引导。以动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为例,该动漫作品用不同的动漫形象,表示了特殊历史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党派的形象,在该动漫作品中,创作者严把作品文化的质量观,专注与对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宣扬,受到了一致好评。而在“暴走漫画”中,因暴走漫画本身的具有明显的“吐槽文化”的特征,更加符合年轻人接受信息的方式,所以在短期内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因为创作者缺乏对文化把关的重视,导致“暴走漫画”在后期产生了侮辱先烈的行为,不仅给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到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给部分年轻人的思想和观念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所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时,从业人员应当从应对网络文化冲击的角度进行思考,严把各项文化传播和发展工作的质量观,真正做到用“规范”来引导社会群众。
四、总结
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鉴于传统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影响,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有必要加强重视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冲击下发展的影響,更为科学地采取对策,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柴永鹏. 传统茶文化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中的融入[J]. 福建茶叶,2021,43(4):110-111.
[2]杨果,罗苗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复合型主体的协同联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3(2):97-102.
[3]张咪. 网络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32(3):80-84.
[4]许立茹.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对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对策[J]. 黑龙江科学,2021,12(15):50-51.
[5]段淑萍. 网络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9):186-187.
[6]郑文宝.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区别探略[J].理论探讨.2005,(3).125-126.
[7]刘天园,梁红海.运用新媒体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