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探析
2022-07-06温丽
温丽
摘 要: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并利用丰富的资源树立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体现汉语言文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一方面汉语言文学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相关的理论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弘扬了中华文化基础上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汉语言文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发挥要充分考虑到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做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设计与应用,在传播推广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结合,助力文化传播
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结合助力文化传播是近些年汉语言文学在传播中作用的具体体现。网络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自媒体、视频等传播媒介在传播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汉语言文学在助力文化传播中可以与网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助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利用网络实现汉语言文学资源的开发,促进汉语言文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显现[2]。
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结合符合汉语言文学发展的趋势。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的主要途径、微信等新媒体也为汉语文文学学习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应积极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网络的方式让汉语言文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快速传播,发挥汉语言文学的媒介作用。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汉语言文学角度出发积极形成性的內容并进行创新,一些好的作品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而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如一些学生将汉语言文学中的传统服饰内容通过短视频的媒介进行了内容的编辑并进行了传播,在网络上取得了积极的传播效果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渗透力,由此可见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汉语言文学信息发布者和广大用户间的互动以及用户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总之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结合符合文化传播的需求,符合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动向,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对提升汉语言文学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与资料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与资料结合是指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需要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拓展资料的方式丰富学生对文化内容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汉语言文学教材的容量有限,在教学中小教师积极融入新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文化拓展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
汉语言文学与资料相结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拓展工作,以书法为例,教材中的介绍主要是以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普及为主,然后简单介绍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但在介绍过程中存在只关注古代忽视了近现代的情况,即学生学习了书法知识以后对古代的书法大家侃侃而谈,甚至可以了解其风闻小事但提到近现代的书法学生就不是很了解,甚至持否定态度,基于以上的学生学习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近现代书法大家的补充,通过内容渗透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指导。总之汉语言文学与资料结合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内容渗透与拓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思想观念,在文化传播方面承担起自身责任。
三、汉语言文学与地域结合,创新文化形式
汉语言文学与地域结合是文化形式的一种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汉语言文学的地域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实现文学创新并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对不同历史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有更加丰富的认识。
与地域结合创新文化形式体现了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新动向。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集中在文化整体介绍而忽视了差异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有所限制,基于地域结合、民族结合的思路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文学内容,一方面是与地域结合,每一个地域都有着属于自身独特的文化内容,这些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传统地域文化的渗透可以提升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认同,从而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地域文化的渗透要坚持全面性的思维,在渗透过程中做好地域文化的讲解与说明并以某种媒介为内容开展指导,如可以以地方上的文物古迹为切入点进行讲解,主要说明地域文化的渊源、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容并围绕文物古迹进行全方位的解析[4];另一方面是要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民族文化讲解和说明非常必要,在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地方特有民族文化的讲解并结合民族文化的内容说明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历史特点以及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资料,从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现文化的创新。总之汉语言文学与地域结合对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对现有的文化形式进行创新并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实效性。
四、汉语言文学与教法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汉语言文学与教法结合是提升学生对文化认同、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教学方法的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现文化的有效教学目标。
注重教学方法结合体现了汉语言文学在教学上的灵活性。结合高职汉语言文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教法可以选择实践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例,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工作,如学习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学校内部的一些建筑,观察这些建筑中有哪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一些凉亭的设计、房屋的布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建筑文化的内容;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向社区的老人介绍传统文化,如展示书法、展示中国画等,通过内容展示的方式与老年人群体产生积极的互动,实现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在实践中的传播,提升传播的效果。
五、总结
汉语言文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将汉语言文学与网络、资料、地域等结合在一起,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广泛发展,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徐文,季俊彤.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汉语言文学导论》[J].中国高校科技,2022(03):107.
[2]毋小利.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教材驾驭能力提升的路径——以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1,29(06):38-42.
[3]柳杨.基于OBE模式的高校《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以渤海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7):17-19.
[4]张桃洲.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课程地图设计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5):83-89.488D924A-01CC-47C0-BFEC-A41F31814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