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惯习延展、资本增殖和场域生成: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逻辑

2022-07-06汤夺先王增武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

汤夺先 王增武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规模和方式都呈现深刻变化,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契机。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依托对A省H市的调查资料进行研究发现,通过延展原有生计惯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易于立足城市,并建立社会组织和文化采借等方式实现资本增值,在动态过程中生成特有的实践逻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场域下,惯习和资本异于布迪厄的理论,二者部分重叠和贯通,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隐秘和私人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体验和情感不断增加,为加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独特的经验支撑和动力来源。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实践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 者】汤夺先,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增武,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合肥,230601。

【中圖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2-0033-0010

一、问题的提出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交往交流交融”概念,要求把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1]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多次强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民族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2]可以说,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也是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抓手。

(一)文献回顾

从提出至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热点,主要聚焦在基本内涵、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等。学者们普遍以“交往交流交融”的字面意义作为论析起点,认为该概念可分为民族交往、民族交流和民族交融,三者不可分割,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如金炳镐等认为交往是形式、交流是内容、交融是本质[3];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协调和整合过程,民族交流是物质文化、科学技术和精神层面的交流,民族交融是各民族相互吸收彼此文明成果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家园[4];还有学者将三者关系总结为“形神关系”论、“递进关系”论和“多层关系”论三种形式[5]。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但多为宏观阐述和理论探讨,具体的微观研究成果较少,且以互嵌型社区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在联系、相近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现状,尤以关注文化扶贫中的实际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交往交流等研究为主。[6]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视角,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

相关经验研究也多分而论之,如有学者认为在实践中应体现为族际交往、文化交流和结构交融的机制[7];从云南民族关系深化的历史看,交往增进民族团结,交流促进民族发展,交融增强民族认同[8];还有学者从嵌合市场与民族交往、政府介入与民族交流、共同生活与民族交融3个层面分析民族间的社区互动[9]。也有学者从空间统计视角分析交通现代化如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0]上述观点不难发现,学者们的逻辑起点是清晰的,倾向于从静态的、稳定的、确定的、单方向的、分层次结构来考察,重点强调三者内在特点。但在现实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受多方因素牵制,是动态变化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甚至偶有反复性,且边界不够明晰,胶着粘合、相互渗透是常态,厘清难度大。如在市场交易中,既有族际的交往,也有社会的互动和文化的碰撞,有时部分发生,有时同时发生。所以目前的研究多以“理论认识”代替行动者的“实践逻辑”,这种做法被布迪厄称为“学究谬误”。[11]153其实质是社会科学家们往往把在理论研究中所运用的理性(理论理性)作为行动者在实践活动中所遵循的理性(实践理性),[12]显然二者并不在同一维度上。现有研究以描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什么为主,从整体、深层次探讨如何生成和发展的则较少。因此,拓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态过程研究尤为必要。

人口流动已成为社会常态,我国正从“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13]少数民族是流动人口重要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智力和文化动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自古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在大流动、大融居背景下,少数民族人口流拓展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场域和意义,不仅对社会治理产生影响,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研究成果颇丰,领域和深度均有显著拓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学者将其总结为:整体上呈现出热点主题扎堆、新的领域开拓不够、理论和方法创新交叉不强,田野民族志过少导致解释力弱化等。[14]因此相关研究急需回应社会实际,创新思路,加大经验研究力度。该群体在城市流动频繁,若从社会静力学的语境来探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则只能观察到内容和结果,难以阐述其发展过程和经验。用动态分析框架认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可有效规避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不确定性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被割裂的风险,进而从整体上认识二者关系。

(二)“实践逻辑”概念的引入

“实践逻辑”由二十世纪后期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布迪厄提出,意在通过“实践理论”超越他所谓的“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之间的对立,[15]认为实践是一种在惯习引导下开展的非意识化行动,实践逻辑是人们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逻辑,具有非连贯性(非总体性)和非严密性(模糊性),所以实践有一种不是逻辑的逻辑。他将实践概括为:(惯习)(资本)+场域=实践。[16]169不难发现行为主体的实践在不同场域背景下,受惯习和资本的制约,在互动中积极寻求平衡,形成实践的基本逻辑。也可理解为惯习引导实践—实践再生产/建构场域—场域塑造惯习—惯习引导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已。[15]因为实践过程具有不完整、不连贯性,对其把握难度较大,表现出一种自在的逻辑,注重现时。所以在认识和分析行动者的意义时就必须回归实践,寻求实践的理性和逻辑。64709F18-E659-4839-9185-A037D87F192E

惯习是实践逻辑的核心概念,是个体行动者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较为“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决定行动者的行动。由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惯习里彼此交织、相互渗透,表现出一种虚拟的“积淀状况”居于体内,听候人们将其激发出来。[11]23即外部刺激的存在和意义是由其所具备的惯习来确定的,作为一种性情倾向和知识结晶被存储在身体里的无意识性,是内化了的外在必然性,确保行动者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一致,生成“实践感”,是一整套性情系统、具有稳定性和置换性等特征。[17]可以说,惯习中既含有客观结构的对应成分,也有个人具体的经验成分,是记忆的外在性结果,且惯习一经生成便能对行动者发生持续性影响。惯习还具有开放性,随社会变迁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和自动更新,使行动者应对自如。

资本构成和质量直接影响行动者的社会空间位置,惯习和场域的发生均围绕其分布方式起作用。在布迪厄看来,资本是行动主体在场域中进行斗争的基础,通过资本占有实现资本重新分配来为实践服务。资本是社会关系也是社会能量,只有在它得以生产和再生产的场中存在和产生作用[16]188,并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18]189~211,且都必须转化为象征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象征资本,各种资本的社会功能及影响都必须通过象征化结构及正当化程序被社会承认[19]331。实现资本增殖和内部相互转化是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惯习和场域产生直接影响。

场域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是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架。[20]392行动者一旦进入场域,便在惯习引导下“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你去投入、尽力的世界”[11]172。场域是行动者同宏观社会经济条件之间一个关键性的中介变量,是互动性很强的动态结构空间,参与其中的行动者之间存在排斥和吸引关系,产生对抗的竞争性或聚类的吸引性,即“场域效应”[21]22,这对资本的运作产生直接影响,也是惯习塑造的关键所在,经此阶段行动者在形塑后的惯习下指导实践,与之前已有所区别,形成基本的实践逻辑闭环。

综上所述,实践活动不是有意识的、理性计算的结果,而是由惯习、资本和场域引导的实践感的产物,即实践逻辑以惯习、资本和场域为骨干,以时间为主轴展开。实践的后果可能再生产结构,也可能造成结构变迁。这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动态过程性的实践高度契合。

H市为A省省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各领域发展迅猛,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渐增。据统计,截至2020年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3万余人,有回、彝、维吾尔和蒙古等族。1笔者利用实地访谈和参与观察等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的务工者、经商者,以及政府、社区和商会工作人员和教师等开展调查,获得大量一手资料。本文借助布迪厄实践视角,探讨少数民族人口因流动如何通过惯习的延展、资本的增殖和新场域的生成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和再生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动力,并以此反思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特色。

二、惯习延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得以發生的条件

少数民族人口到城市如何立足和适应是其首要问题,从原生计方式中寻求动力是常用路径且屡试不爽。生计方式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依据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等形成的一套符合自身生存发展的实践。历史上众多少数民族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游猎、游耕、游牧和农作等生计方式。[22]可以说生计方式极其稳定,不仅是维持群体生存手段,还是围绕以资源配置为核心展开的一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基本活动。[23]所以生计方式深度影响人们的认知、习惯和心理,具有惯习的基本特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利用原生计方式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较为常见的方式,还可有效缓解因文化堕距的冲击,优势和特色显著。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城市的生计方式有从事族裔特色经济和一般性务工两种,前者在H市以经营面食、烧烤、干果等民族特色浓郁的行业为主,后者包含有组织的务工和自由务工。本文的关注点虽是前者,但二者关系紧密,身份转换频繁。调查发现很多从事民族餐饮者之前有较长时间的务工经历,当积累一定资本后创业欲望陡增,务工所积累的人脉关系也是其创业资本之一。其中有2名在H市读书的维吾尔族学生,毕业后被安排在工厂就业,2年后以烧烤形式创业,店址选在原工作单位附近,开业时学校和工厂领导均来庆贺。笔者多次去该店观察发现,雇工均来自其校友和工友,也是工厂员工聚会就餐的重要场所。另外不乏著名高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从流出地体制内离职者利用族裔特色创业,可见无论就业还是创业,民族生计方式影响深远,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之一。作为符号象征,族裔特色经济易被城市居民认可,如一家新疆特色烤包子和馕店前每天都排着长队,有顾客说:

我在手机某APP平台上看到他家烤包子位列全市小吃人气第一,短视频软件上也有推荐,老板不会用这些软件竟然都不知道。我是冒雨赶来的,没想到人这么多,排了1个小时才买到。每次才出炉80个,卖到一半后每人限售只能买2个,这也很快卖完了,你看还有人在排队。老板说开业才3个月,来买的本地人、年轻人居多。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通过生计方式,易和城市居民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布迪厄认为,行动者惯习的认可必须只有在遇到习惯于辨认出它的行为人时才能起作用。[24]75特殊的生计方式容易得到顾客的青睐,也容易得到同行的认可和模仿。如一位汉族烧烤店经营者说:

我本来是开超市的,觉得烧烤这行收益挺高,就跟隔壁的维族老板合伙投资开店。顾客都知道他们做的正宗,一看到他们就愿意来了。你看我朋友圈发的视频都是他们,我还让他们推荐了几首他们民族的歌曲做背景音乐,(笑)感觉是不是很地道?2

不难发现,本地居民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计惯习的认可乃至模仿学习,是对其高度认可,通过实践加深了双方相互了解,共享民族文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潜在的需求和动力。64709F18-E659-4839-9185-A037D87F192E

族裔特色产业具有成本低、规模小、流动性强、资本周期短及侧重以民族文化和技术为优势竞争力[25]的特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利用生计方式立足城市优势明显,扩大再生产和产业升级亦多以此展开,如延伸到牛羊贩卖屠宰、灶具和啤酒饮料等相关行业和领域。以原生计方式作为跳板有利于增加民族间彼此了解,为强化互信提供平台,拓展民族互动广度和深度。少数民流动人口借助惯习的力量,将生计方式和市场规则相结合,抵消政治和经济等资本不足,通过生计惯习的再生产,保障在异域环境中从容应对,为跨越民族边界、与其他民族互动提供了条件,也反映出作为传统的少数民族生计惯习完全可以嵌入到现代城市社会中。

三、资本增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开展的手段

资本体现社会结构的强制性,决定实践成功与否,占有、增殖和相互转化资本是实践的重要目的。相对而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资本明显不足,张继焦认为,少数民族务工经商者在城市就业主要依靠亲友等强关系,其谋求发展则需要扩大社会关系网络与提升资本。[26]101基于此,陈纪将社会资本分为群外与群内资本,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升群外社会资本可以获取城市发展资源,进而实现社会融入。[27]从实践看,流动人口的资本增殖离不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中建立社会组织和文化采借是其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

建立社会组织来抱团取暖是实现资本增殖的一种重要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组织在协调利益、提升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监督、维护社会公平等具有重要作用。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具有提供专门化服务,协助政府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消解民族纠纷、协助应对突发事件,促进民族团结等功能。[28]H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生计方式为基础建立的社会组织较多,如拉面协会、烧烤协会等,以及民族企业商会、新疆商会等特色和区域性组织,读书协会、乐队等休闲娱乐类组织,“五色花”等志愿服务类组织,还包括数量可观、具有类社会组织性质的招工、设备供应等微信群,且多数组织对民族身份没有严格限制。

这些社会组织借助网络和电话沟通信息,对少数民族务工经商者在挖掘资源、拓展社会关系网络、技能提升、就业、子女入学和纾解矛盾等发挥重要作用。烧烤协会负责人表示:

我们协会虽然没有正式注册,但影响力很大。虽然我是回族,也不做烧烤生意,但是大家比较信任我,让我当会长,5个副会长各自管理一片区域。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水平有限,在店面转让、合同拟定等会请我们去把关、谈判,遇到纠纷和矛盾时他们通常上报协会,先有区域负责人协调,解决不了我们会长和副会长一起去帮忙。成立近1年来,协会已成功处理了好几起纠纷,把问题和矛盾消化在萌芽阶段。还有谁家开烧烤店了,我们以烧烤协会的名义送个花篮、派代表去捧个场、帮个忙。大家都缴纳会费,主要用于会员们的节日慰问,采购些家乡的特产送给大家,还有困难会员的临时补助等。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建立的社会组织以行业、兴趣和事务等为指向,跨越了民族边界,具有对内协调,对外保护成员利益,信息和资源共享,利用集体力量来提升社会资本,规范和约束成员行为,冲击和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惯习等作用,促进其融入城市。

利用文化采借是促進资本倍增的另一重要方式。文化采借是指两种文化接触后相互吸收、学习和借鉴,在文化发展中较为普遍且重要,有学者认为文化采借是实现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手段。[29]文化采借多是双向互惠的,利于增加文化共性和相似性,促进群体间相互理解和包容,加强彼此依赖和认同。调研发现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善于采借,把当地居民偏好加入到经营中,如某兰州拉面店老板发现H市人喜吃粉丝汤,便在菜单上了添加了近10个相关品种;部分烧烤店老板发现龙虾生意红火,便与龙虾店合作,其中一位已经开了4年烧烤店的少数民族经营者认为:

我们喜欢选址在人流量大的夜市,尤其烧烤店多的地方,人气旺了生意都不会太差。客人看到挂在门口当天宰的羊肉就会来消费,这是我们的优势。我看当地人特别喜欢吃龙虾,就和马路对面的龙虾店合作,在我店里放置他们的宣传册和菜单,手机可以直接下单,他们送过来。我在龙虾店显眼位置放了个“本店有新疆烧烤”牌子,也放了我们家菜单,我们各自都收些佣金。在烧烤店卖龙虾生意特别好,所以我刚和本地汉族朋友合开了个新店,他负责做龙虾,我负责做烧烤,生意非常好。2

采借是双向的,部分汉族经营者积极采借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质,如很多新疆汉族群众在H市借助少数民族文化经营关生意,某饭店老板说:

我是新疆人,老公是H市人,我们都是汉族,他(老公)家做餐饮的,觉得H市的新疆菜餐厅很少,应该很有市场,于是盘下了这个店做新疆菜,其中羊肉、面粉等是从新疆运过来的,从厨师到服务员都是从老家带来的少数民族同胞,有12人。因为我们做的饭菜口味正宗,品种齐全,有时还有民族歌舞表演,来我们这吃饭的人非常多,西北人占多数。3

稀缺性是资本的本质属性,资本竞争是社会的基本形态,如何应对竞争则反映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文化特质为一部分所拥有,通过雇佣少数民族群众获得其文化特质,是很多汉族经营者拓展业务的重要渠道。如一位汉族烧烤店老板表示:

之前我的店附近有一个少数民族烧烤店,他们内部有专门的羊肉供应渠道,但不提供给我,我竞争不过快倒闭了。后来我求助他们,雇了一个他们族员工,这样也给我提供羊肉,很快我生意好起来了,现在已经开了三个店。4

合作采借不仅有利于民族间互利共赢,也加深了之间的沟通、交融,发自内心地了解、接纳和尊重彼此文化成为可能,其价值巨大、影响深远。龚佩华认为两种文化接触,能否交融取决于能否找到共同点;对双方来说都会迸发出产生新文化的火花,对方的文化常常给自己以启迪而产生新的思想。[30]91,97文化采借还在共同目标下催生出共事、共享、共荣和共赢,如米歇尔所言,尽管各种文化对本身和对别的文化所做的表述远远不同,但是“合作”或在特定背景下的“联盟”才铸就了或长或短,成就不等的历史阶段,这种积累造就了人类社会的命运。[31]7文化采借对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双方而言是互惠和共享的,在接触和相互认可基础上,促进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动了解和融入城市,刺激群体间相互吸收彼此文化特质。文化采借让共享文化成为可能,城市越开放包容、精彩纷呈,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也越频繁。64709F18-E659-4839-9185-A037D87F192E

四、场域生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蝶变发展的平台

习近平强调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2]民族互嵌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逐渐显现,有学者认为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化提供平台空间,[33]笔者认为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有助于增加民族间近距离接触、了解和互动,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实践平台和场域,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一)共同成长,生成稳固同辈关系

近年来人口流动结构变化显著,1980年后出生的第二代流动人口成为主力,并呈现出女性比例提升、家庭流动性明显增加的特点。[34]更多的女性和流动子女参与流动导致新生代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远高于老一代。[35]这种变化使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稳定性明显增加,融入城市的主动性提升。流动儿童青少年数量增长迅速,学校成为城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一位小学老师说:

我们学校本来不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但位于火车站附近,外来人口多。几年前偶然机会接受了一位维吾尔族孩子,她能歌善舞,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特别喜欢这孩子。孩子学习成绩也大大提升,增加了孩子自信,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之后更多的少数民族务工经商者把孩子送到这里,目前有回、蒙古、彝和维吾尔等族38个学生,成了远近闻名的接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定点学校。我们经常开展相互了解家乡、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活动,不仅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带动了家庭间的交流,比如我们组织家长交流会,开展春游等。很多家长相互邀请孩子到家里做客,相互加深了了解。我们与和田市第一小学结成“兄弟学校”,正准备建立空中课堂,推动两校互动交流制度化、常态化。1

学校所结成的深厚友情持续时间长,对孩子之后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一个转学回老家的孩子,班主任和同学经常和他视频,相互问候,在儿童节交流时班主任没控制住感情嚎啕大哭,同学们也应声落泪。2学校是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机会最多的场域之一,师生在此能增加彼此的了解和认同,形成共同的社会规范,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历史、文化和行为中的共同要素,使其凝练为社会共享的核心价值,利于拓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学校互动易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大团结局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的集中反映。

(二)守望相助,提升互信合作关系

城市空间分布与民族关系一直广受关注,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利于增加民族间接触机会、消解族际失衡和冲突,也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36]目前对民族互嵌型社区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居住空间,其实有失偏颇。因为居住空间通常被定义为休息场所,社会互动有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大部分时间在店铺或职场,是民族互动主要场域,用邻里关系予以界定更为精确。当调研中询问“你的好朋友有哪些?”很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手指向店铺周边说“都在这”。有店主介绍:

我到这(H市)来开店认识了很多人,主要是店铺周边的邻居,我们相处非常融洽,有什么需要都相互帮忙。比如借用邻铺场地摆桌椅,空闲相互串串门,忙时搭把手。我孩子从老家过来想去旁边的小学上学,不知道怎么办,是我邻居带我去学校办的手续,因为我们是好朋友,他对这边特别熟。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有意识地维护邻里关系。笔者观察到一家烧烤店开业时并未在外摆桌椅,但物业工作人员前来检查说接到举报了。老板怀疑是同行邻居所为,遂逐户送去烤肉,有邻居还回赠了礼品。半月后问店主是否再被举报,他说没有。调查发现由邻居关系转向合作关系较为普遍,如一汉族餐饮店主与隔壁少数民族烧烤店主非常要好,汉族老板看到烧烤店资金周转不灵准备转让,主动与其合伙,由此结识了很多合伙人的老乡,还经常参与他们活动。作为受益者,当听笔者说有一对少数民族夫妻想开店但资金不足时,他马上表示可以跟他合作。

在城市邻里场域,民族间接触和互动利于改善双方认知,建立较为稳固的私人关系。通过增强互信促成建立新型关系,共同生活体验和情感的不断积累,稳固且丰富的互动方式,逐步培育出共同的价值观,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渠道。

(三)共克时坚,构筑共有乡土家园

以生态危机、核危机为代表的突发性风险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时空分布没有清晰界限。吉登斯强调,风险社会已经作为制度化的环境影响着千百万人生活,个体已经普遍意识到了风险存在,每个人都面临着一种不安的风险环境。[37]109~111民族自身发展与民族关系协调都面临风险社会的考验,所带来的不确定迫切需求各民族的共同合作,这为民族团结带来挑战和机遇。[38]新冠病毒反复肆虐和2020年江淮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严重冲击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同舟共济共克时坚成为社会的普遍意识,也成为民族关系的基本实践。H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发组织,积极捐款捐物或参与抗疫救灾。据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说:

我是回族人,来H市20多年了,对这感情很深。去年发生洪灾后,我在老乡群里说了想搞捐赠,很多人响应。我就建了微信群把想参与的人集中起来。大家积极性特别高,把很多旧衣服分类打包,寄或送到有需要的地方。聽说有个福利院安置了很多村民,缺少基本生活物资,我带着大家采购了很多毛巾、衣服、消毒水和纯净水等生活物资,装了满满一大车,以我们老乡的名义送过去,他们非常感动,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连电视台都报道了。1

面对灾难,民族间互助是双向的。许多当地群众也积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便利,如有位租客说:

我们来H市有五年了,一直租住张阿姨房子,她有两套房子在一起,一套自住,一套租给我们。我们两家关系特别好,她和我妈妈像亲姐妹,经常帮我们带孩子,她家有什么事我们也随个礼。去年疫情时我们一直没营业没收入,她主动将租金从每个月1400元降到1000元,还让我们不着急付,等正常营业了再说,这对我们帮助非常大。264709F18-E659-4839-9185-A037D87F192E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不仅对自我形象的再建构发挥积极作用,也避免自我污名和自我隔离,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拉近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形成情感认同。[39]同时当地居民给予帮助不仅为该群体解燃眉之急,还利于他们提升城市归属感,深化民族情感。投身公益让他们也快速得到社会认可,如很多市民感动于一位维吾尔族同胞的见义勇为,纷纷照顾其生意。[40]另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投身公益事业中还特别注意与自身生计惯习和文化优势相结合,河南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H市一维吾尔族烧烤店老板考虑到当地人喜吃面食,加之馕存储时间长、便于携带和运输,就赶制了一批亲自送过去。[41]安危与共的精神不仅促进和拓展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范畴,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内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应对风险灾害,展现双向互动、相互扶持、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不仅有利于增加彼此了解,互谅互让,也有利于双方自我形象的重塑。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获得共抗风险的经验,镌刻共有的历史记忆和共认的价值体系,为形成共享的精神家园实体与精神共同体提供不竭动力。

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惯习、资本和场域的转化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有自己的实践逻辑,通过惯习、资本和场域的相互转换,获得在城市立足发展的空间,在动态的实践逻辑中嵌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二者互为基础,同生共存。当然,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来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也不完全遵循布迪厄所述,呈现出自身的特殊性。

(一)惯习和资本相互贯通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带来惯习和资本边界有一定的重合,甚至相互转化。布迪厄认为惯习作为潜在的行为和系统,引导行动者的实践活动,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能量,决定实践成功的可能性,二者泾渭分明、相互制衡。生计实质彰显了一个群体的特有文化,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利用生计惯习作为载体获取城市居民对其文化属性的接受和认可。换言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计惯习具有符号化的资本属性,如为吸引顾客,很多烧烤店主将羊肉挂在门前,开业时牵一头活羊来展示,用浓郁的西北口音吆喝,组织歌舞表演等,强化自身生计和文化特色。以此将民族文化和象征资本直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资本,实现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共生互换,消减文化震撼的冲击,以较小代价增加立足城市的机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展示的生计惯习天然地蕴含着资本的成分,使惯习和资本边界较为模糊,加深了实践逻辑的模糊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到城市后能利用自身的生计惯习优势,以民族文化作为中介开展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获得市民的认可,进而迅速地将生计优势转换成资本,为立足和融入城市创造了条件。

(二)隐秘的私人场域转向

场域分化是自主性的来源,且场域越开放自主性越大。上述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利用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城市获得适应能力和认可度,产生有别于实践前的场域效应。布迪厄认为,场域是力量关系,不仅仅是意义关系和旨在改变场域的斗争关系的地方,因此也是无休止的变革的地方。[11]142也有学者认为,惯习和场域的一致造成文化的再生产,而惯习和场域的错位易导致文化的变迁和创新。[42]行动者个人的惯习受到原生文化的影响外,主要被其所处的场域所形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保持原有生计惯习实现再生产外,在尽可能多的场域中积极参与社会互动,尽力表达自主性来拓展活动领域,在不变与变中保持平衡,通过场域效应放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平台。

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由公开性转向隐秘性值得关注。日常生活具有平凡琐碎、跳跃抽象的特点,显得无足轻重又难以理解和把握而常被忽略。同时,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动者或群体具有高度熟悉性和重复性的具体实践活动。这种前意识的不言而喻的实践中蕴含着力量的差异、知识的运作和利益的争夺,由此带来隐蔽性。[43]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为开展和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思想、制度和动力保障,如H市专门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组织各种联欢活动、在党政网站上推介少数民族美食、解决子女入学难题等。借助公共平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增多和深入,如上文提及的合作关系、邻里关系和同学之谊等的积累为深化民族关系提供了基础。当日常生活成为交往交流交融主体时,私密化、破碎化趋势也愈发明显,如一位来H市多年的维吾尔族人说有两个好友,一个是本族的,另一个是刚来就认识的合作伙伴,虽不再合作,但关系一直非常好,来往频繁,由合伙关系发展到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朋友生病时他不仅支付了医药费,还每月给予生活费,为其操心奔波。1有学者认为民族间拟亲属关系的构建和地缘关系的强调,成为突破经官方确认或过去不时被以各种方式强化的民族边界的有效手段,由此推动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44]不难发现,这种隐秘私人场域的形成和深化是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升华,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的最好诠释。

结 语

大流动、大融居背景下,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流动秉持的实践理性和逻辑对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从惯习、资本和场域等概念认识和分析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穿透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由具体的事件集合组成,从实践逻辑角度来考察使其更加清晰。因为利用生计惯习从事传统和擅长行业,是该群体部分人以此作为城市生存发展的跳板,以期立足城市;通过建立社会组织和文化采借,实现资本增殖;在校园生活中建构良好同辈关系、在邻里守望相助中提升合作互信关系、在灾难风险前同舟共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互了解得以加深,友好关系得以加强,共守家园的情怀得以加倍,民族间有意或无意的交往交流交融贯穿始终。

实践逻辑是任何实践感的逻辑,实践离不开所涉及的事物,它完全注重于现时,注重于它在现时中发现的、表现为客观性的实践功能。[15]实践行为嵌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现实性和自在性,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化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行动中凝练成一种潜在的、内化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意识。当在灾难降临和其他群体需要帮助时可随时激发出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转变为一种自觉行为,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惯习和场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与居民双向互动、相互形塑,其实践理性和逻辑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内涵,以惯习为起点,在资本和场域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闭环。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是打破平行社会和群体区隔威胁的重要动力,与城市居民相互形塑,使社会文化、结构有机会相互接触、碰撞和融合,共同性因素增加有利于提升社会凝聚力和群体亲和力,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保障。从整体和动态视角彰显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感的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经验支撑和力量来源。64709F18-E659-4839-9185-A037D87F192E

对城市民族工作而言,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计惯习融入城市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成本、难度低,还为该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稳定收入,提升融入城市资本,减轻文化震撼的消极影响,形成利于该群体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场域。增加民族间的文化采借,丰富城市文化、促进城市更开放包容。积极推动和培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公共环境和日常生活两方面的协调发展,提升人们的情感认同,消除社会偏见和歧视,改变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共抗风险中,积极发挥各民族的主体性,提升参与意识和能力,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建设,构筑强大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0-1-23(01).

[2] 新华社记者.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8-29(01).

[3] 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4] 杜鹃.从文化涵化视角看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

[5] 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李蕾.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6] 张萍,齐传洁.十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20(5).

[7] 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

[8] 尹未仙.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云南历史经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2).

[9] 孙嫱.维吾尔族和汉族互嵌社区建设:南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个案研究[J].民族研究,2020(2).

[10] 程中兴.交通现代化如何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基于横断山区的空间统计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21(4).

[11]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12] 张传亮.布迪厄实践理论的整体性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13] 段成荣,巫锡炜.加强各民族人口迁移流动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N].中国民族报,2021-8-10(05).

[14] 马伟华.近年来人类学、民族学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现状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

[15] 谢立中.布迪厄实践理论再审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16] [法]皮埃尔·布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上册[M].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7] 朱国华.习性与资本: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8] [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冶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9] 高宣扬.当代社会资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0] [美]乔治·瑞泽尔,等.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动理论[M].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22] 庄孔韶.可以找到第三种生活方式吗?——关于中国四种生计类型的自然保护与文化生存[J].社会科学,2006(7).

[23] 李文钢.族群性与族群生计方式转型:以宁边村四个族群为中心讨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0).

[24] [法]布迪厄.实践感[M].蔣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5] 汤夺先,刘辰东.族裔特色经济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J].西北民族研究,2019(4).

[26] 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7] 陈纪,李论.论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6(3).

[28] 王增武,汤夺先.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探析[J].中国民族学,2019(1).

[29] 王明亮.文化采借与文化融合[J].贵州民族研究,1998(2).

[30] 龚佩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及整体中华文化的形成[C]//龚佩华人类学民族学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1] [法]米歇尔·伊扎尔.前言[C]//[法]列维-斯特劳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于秀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2]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N].人民日报,2014-05-27(01).

[33] 罗彩娟.1949 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启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

[34] 王增武.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35]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7(9).64709F18-E659-4839-9185-A037D87F192E

[36] 杨鹍飞.居住空间与民族关系再造: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37]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8] 肖灵.民族团结如何应对现代性断裂的挑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

[39] 张丽,汤夺先.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益行动中的形象建构——基于对H市M族流动人口的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21(3).

[40] 周密,等.“我忙不过来啦!”——烤包子店老板见义勇为 店里包子被抢购[N].(2021-08-14)[2021-11-27].www.xinhuanet.com/video/2021-08/14/c_1211331006.htm

[41] 徐静,等.倾“馕”相助 合肥一烧烤店主自制一万个馕饼送到河南灾区[N].(2021-07-29)[2021-11-27].https://t.ynet.cn/baijia/31187541.html.

[42] 陶水平.文学艺术场域学术话语的自主、开放、表征与竞争——布尔迪厄的文化场和艺术再生产理论探微[J].中国文学研究,2017(2).

[43] 郑震.论日常生活[J].社会学研究,2013(1).

[44] 满珂,刘春艳.民族文化交融的原因、途径探析——基于甘肃省临潭县的调查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HABIT EXTENSION,CAPITAL PROLIFERATION AND FIELD GENERATION:THE PRACTICAL LOGIC OF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 MOBILITY TO PROMOTE ETHNIC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Based on The Survey

of H City in Province A

Tang Duoxian,Wang Zengwu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the scale and mode of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 flow have shown profound changes,whic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inter-ethnic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Practice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habit,capital and field. Relying on the survey data of city H in province A,it is found that by extending the original livelihood habits,the minority migrant population is easy to establish a foothold in the city,and establish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ultural borrowing to realize capital appreciation,and generate unique practical logic in dynamic process. In the field of minority population mobility,habit and capital are different from Bourdieu's theory. The two partially overlap and connect,mak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more secretive and private. The practice of ethnic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h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he common life experience and emotions of the ethnic minority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urban residents,providing a unique experience support and source of motivation for strengthening ethnic unity and 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Keywords:ethnic exchanges;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minority population mobility;practical logic;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the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責任编辑:陆 露〕64709F18-E659-4839-9185-A037D87F192E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理实相生:是否可能,如何可能?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逻辑和方法论
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
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