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素材在幼儿色彩教学中的运用

2022-07-05黄海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

黄海英

[摘 要] 在幼儿的美术课程教学中,色彩意识和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也是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生活化的素材和工具与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的融合是非常常见的,生活化素材本身的丰富性能很好地满足幼儿在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想象力。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兴趣,以色彩教学为切入点,充分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提升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参与能力,使学生对大自然中的色彩元素有更加敏感的观察意识和更加主动的运用意识。

[关键词] 幼儿色彩教学;生活化材料;教学运用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色彩感知力和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其若能够从生活中挖掘一些适当的元素运用到幼儿的色彩教学中,则能够使幼儿充分体会到美术与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在美术活动中引入生活化素材的价值探索

(一)能够为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生活中的素材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家长的辅助下,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些容易取得且色彩丰富的素材进行绘画创作。从实践活动开展的角度来说,容易取材的特点能够确保相关活动顺利开展,而且一些低成本的原材料能够充分地运用到幼儿的美术课程教学中,这也是对环保和节能要求的一种实践。

(二)便于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与美术相关的元素

美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若能够从幼儿教育阶段就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与美术创作相关的元素,则幼儿对生活中美术元素的敏感性就会得到提升,这能够帮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获得更多的思路和素材,从而提升幼儿美术创作的有效性和便捷性。另外,从生活中发现美术元素也是美术创作者所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发现并利用能够为美术创作提供帮助的元素,从而使绘画创作具备更加丰富的形式和立意。

(三)美术实践活动的可行性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相较于直接引导幼儿参观画展或进入艺术馆进行美术的学习与熏陶,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若能够从更加接近他们的生活中找到美术课程学习的元素,则学习和理解起来将会更容易。这将使幼儿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美术实践活动中,取得更好的实践活动效果。这也是幼儿园阶段美术色彩教学的一个根本目标。

二、基于色彩教学的幼儿园美术实践活动开展原则

(一)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意愿

既然是在生活中选取美术课程教学的素材,意味着学生可以更大程度地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进行选材,幼儿园教师应当在美术课程的前期准备中,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意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创作素材。在幼儿选取素材并参加活动后,教师应当对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辅助幼儿尽可能充分利用自主选择的素材完成美术创作。例如,在国庆节主题的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采集生活中的布片、树叶或彩纸等来创作绘画作品。这种自主从生活中选择素材并利用素材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美术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并且感受到生活中的素材對于美术创作的启发和辅助作用。

(二)注重色彩元素的充分控制

色彩元素具有丰富的本质特征。在基于色彩运用能力锻炼和辨识能力提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色彩的引入运用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把握,鼓励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色彩的运用作为素材收集和美术创作的主题引起重视。从具体实践的角度上来讲,基于锻炼和提升学生色彩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基础的素材搜集和美术创作时,应当注重从色彩的多样性和先验性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多采集一些色彩丰富的来源于生活中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提升对不同色彩的辨别能力和运用能力,还能创作出具有更为丰富的呈现形式的美术作品。

(三)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美术创作

幼儿的想象力是其创作好美术作品的源泉,幼儿只有自主发挥想象力才能创作出反映个人感情和思想的美术作品。为了充分发挥出生活化素材和资源的积极作用,在基于色彩能力训练的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喜欢且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素材的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同步的锻炼和提升。对于幼儿来说,自主完成一幅美术作品的创作,能够提升其学习美术的信心,使其感受到美术作品对于个人思想精神的陶冶作用。

三、在美术活动中锻炼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直观呈现色彩元素

多媒体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先进性的体现。幼儿园教师若能够在常规的教学工作中融入多媒体教学,就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美术作品。教师在美术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的美术色彩主题,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或平台对一些美术作品进行呈现,使学生对不同色彩的绘画效果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这能够为幼儿进一步在生活中取材进行美术创作奠定基础。另外,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背景下,教师还可以直接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色彩丰富的原材料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为学生进一步搜集生活化的绘画创作素材提供思路。比较常见的生活化素材包括彩纸、树叶、毛线、布头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不同色彩的元素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中进行运用。

(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美术活动的开展,从根本目的上来讲,是为了提升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从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通过美术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自主利用原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竞赛或展览,让学生自主投稿,以生活化主题为目标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指导。对于部分长卷绘画的创作,教师还可以选取一组学生共同创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优化,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提升内容。从教师的教学引导方面来讲,教师一方面要及时提升个人的教学引导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以便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引导作用,最终取得更好的美术教学实践效果。

(三)积极开展具有拓展性的美术创作引导活动

教师应结合本地区的环境条件和客观资源,开展具有拓展性的美术创作引导活动,为学生的美术课程教学提供帮助。从色彩的获取源头上来讲,大自然中的色彩是最为丰富和纯净的。教师若能够借助主题性的实践活动,引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完成色彩观察的任务,就能够激发幼儿主观上学习美术和认知大自然中色彩的积极性,最终取得更好的美术教学引导效果。从本地的生活实践上来讲,寻乌县就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可以以“寻乌文化探索之旅”为主题引导学生探寻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中的丰富色彩和能够运用于绘画创作的资源。当学生对自然环境中的色彩产生了感知和认同后,便能够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科学且具有艺术美感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实践创作,最终取得更好的美术实践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牛保.中国传统色彩美学在印染中的运用——评《染织色彩原理及配色》[J].印染助剂,2020,37(10):67-68.

[2]韩天炜.日本儿童美学意识塑造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17):56-58.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
情感教育在职校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