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消防监督检查探讨火灾隐患认定方法

2022-07-05李靖

消防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火灾隐患消防监督检查

李靖

摘要:在消防机构的日常工作中,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消防监督检查,消防监督检查开展的前提是做好火灾隐患认定工作,只有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对火灾隐患能够准确有效的认定,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火灾隐患,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预防火灾发生,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文章将基于消防监督检查,对火灾隐患的认定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消防监督检查;火灾隐患;认定方法

在消防监督检查中进行火灾隐患认定是一项较为复杂且专业的工作,一方面需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消防监督检查规定》进行认定,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具备专业的消防监督检查素养、能力及高度负责的消防监督检查态度,在此基础上才能更高效地完成火灾隐患认定工作,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学习提供一个安心的社会环境[1]。

一、如何进行火灾认定

在进行火灾认定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把握这一概念,并深层次理解其法律内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下文简称《消防法》)中,虽然出现了火灾隐患及重大火灾隐患这两个概念,但是并没有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在部分文献中,对火灾隐患的定义如下:火灾隐患是指在交通、工业、农业、商业、科研、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以及其他社会生活中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不安全因素;一般火灾隐患是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引发火灾的可能,且发生火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危害后果不严重;重大火灾是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导致的火灾可能性较大,其产生的后果影响较大、损失较大且伤亡较大。即使在部分文献中给火灾隐患及重大火灾隐患这两个概念下了定义,但是仍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火灾隐患是一种不安全因素。

其次,在认定火灾隐患的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认识全面,火灾隐患是一种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会直接造成火灾发生,如火电管理不善等,有些因素间接导致火灾发生,如布局不科学等,在认定火灾隐患时都需要涵盖进去。现阶段实行的《消防法》中明确提出火灾隐患及重大火灾隐患的概念,但是对于不安全因素应该认定为火灾隐患或是重大火灾隐患存在概念模糊问题。《消防法》中的相关条文指出:认定火灾隐患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二是火灾会增加对人身及财产的危害,三是火灾会严重影响火灾救援行动。只有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够被认定为是火灾隐患。

最后,在认定火灾隐患的过程中,尤其是要将重大火灾隐患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因为火灾隐患的认定涉及怎样确定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程度,在直接认定上难度系数较大。根据重大火灾隐患的定义可知,认定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二是火灾后果严重,分析以往的重大火灾可知,一般发生在火灾前,存在诸多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这样的行为留下了火灾隐患,增加了发生火灾的概率。所以对重大火灾隐患进行认定,需要结合其违反的消防法律法规的严重程度进行认定。

二、消防监督检查中提升火灾隐患认定质量的措施

(一)提升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

在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能够准确进行火灾隐患认定,最基本的就是要提升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使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能够对火灾隐患认定进行更精准、高效且客观的判断。首先,国家消防机构要积极聘请相关的消防监督检查讲师对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从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思想教育上入手[4],通过教育引导及宣传等方式提升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对火灾隐患认定重要性的认识,使其了解到火灾隐患认定方面最前沿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火灾隐患认定的工作流程;其次,国家消防机构也要加强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知识及火灾隐患认定知识的宣传,从根本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对火灾安全隐患危害的认识程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配合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国家消防机构也要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提升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理论水准、业务能力及实际技能水平,强化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的配合度,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自身也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技能水平,进而在国家消防机构中逐渐形成一支专业技能水平高、职业素养佳,思想道德水平优良的消防监督检查队伍[5]。

(二)建立健全消防监督检查责任制度

要想提升消防监督检查中火灾隐患认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规范、系统且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消防监督检查责任制度,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深入学习和分析新消防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国家消防机构中的消防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及制度要求,以此来完善消防监督检查责任制度,为开展火灾隐患认定工作奠定基础[6]。另外,还可以制定消防监督检查部门联动制度,进行在一定区域内的交叉互查,专家带学检查培训,以此促进国家消防机构中的区域内消防支队、大队之间相互分享和交流火灾隐患认定的工作经验,完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火灾隐患认定的全范围覆盖率,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联合推进的运行系统且全面开展火灾隐患认定工作。完善火灾隐患认定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也要始终坚持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所有的检查、监督、认定过程进行记录,提升火灾隐患认定工作的公信力。另外,还可以利用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自身的公信力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号召,引导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来,认识到检查火灾隐患的重要性,进而营造一个全面消防监督检查并有效防范火灾隐患的社会环境[7]。

(三)对火灾隐患的认定方向进行明确

在消防监督检查中要想提升火灾隐患认定的准确性,还要从几个关键的大方向入手,如基础消防设备设施是否安全完善、是否存在过期老化问题;消防安全系统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威胁人员安全撤离的因素、是否会出现影响高效灭火活动的突发事件、是否存在自行更改防火分区造成火災扩展的风险、人员聚集区域是否遵守消防安全规定、是否严格按照消防安全规定进行建筑设计布局、建筑物内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消防监督检查的火灾隐患认定中进行明确,使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实际的火灾隐患认定中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并在未来的火灾隐患认定中更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

(四)强化安全培训及教育,提升安全管理水准

首先,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度。针对一些危险性较大且整改不主动的火灾隐患单位,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媒体方式对外进行播报和公示,形成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在上级消防部门的支持下,得到当地人民政府的批准,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实行挂牌督办,在第一时间公布这类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情况,借助群众的力量督促这类单位进行整改。另外,国家消防机构也要向各个消防监督部门下达任务,督促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做好安全消防工作,提升行业消防安全意识及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时刻保持工作责任心,并制定相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灭火方案,建立防火档案,相关单位自身也要严格落实消防工作的“三自”原则,始终坚持中心责任的原则,对防火工作负责。

其次,建立健全的科学用火用电制度,严格把关。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火灾隐患认定的过程中,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结合和统一,在依法明确整改火灾隐患法律责任主体的前提下,为各单位营造自觉遵纪守法的氛围,特别是对那些拒绝整改或主观拖延整改工作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依法给予其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刑法》对相关责任人以消防责任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对其进行处罚。

最后,强化消防训练和教育,提升灭火救火的能力。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定时定期到所管辖的片区对经营户、管理及工作人员进行灭火技巧、火灾隐患认定及消防隐患识别等知识的培训,提升其对火灾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认识,并在此过程中严格抓好消防安全管理。与此同时,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灭火预案,并定期对片区的经营户、管理及工作人员进行灭火演习,提升其灭火及自救能力。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媒体、公众号等渠道对经营户、管理及工作人员普及防火安全知识,或走访各个社区召开培训讲座,潜移默化地提升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掌握逃生自救基本常识,一方面避免火灾的发生,另一方面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也提升了消防监督检查中火灾隐患认定的工作效率[8]。

(五)对火灾隐患认定的处理方式进行优化创新

为有效提升火灾隐患认定工作效率,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及人民的实际需求来完善及優化火灾隐患认定的处理方式,其中利用智慧消防系统结合实地检查、利用物联网推送的实时隐患点、规定一定范围内的隐患等级、综合认定存在的火灾隐患都是十分有效的火灾认定处理方式。智慧消防能够实现消防数据化管理,通过整合各个行业的消防数据,从而规范数据的采集、维护,形成消防基础数据,确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单位等数据库,有利于消防动态管理。第一,通过实时收集数据,实现交流多元信息。消防基础数据的收集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消防部门通过建立专属网加入政府网络监管部门,把消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常。通过各地的消防数据和消防网络组建更大的智慧消防网络信息系统。各地方消防单位要规范消防数据操作流程,形成相应标准,做到每天、每日、每月收集、核对分析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布这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和地方政府共享,能够准确地实现地理位置、人员信息、建筑物信息动态共享和动态管理。此外,要整合消防培训系统、后勤设备系统、户籍管理系统、消防车辆设备、消防设施等数据,从而形成电子图表,方便调用和更新,从而减少准备时间,缩短灭火出警时间,提高灭火效率,减少损失。第二,利用物联网,使安全监管实现智慧化。通过给本地消防总控室配备远程监控系统,从而监控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及人员的消防任务履行情况,通过与企业监控信号和消防机构联网,动态监控消防通道堵塞和易燃易爆品的运输情况,对企业和居民日常的高风险进行识别。利用GPS系统全天监测消防人员日常巡逻情况,从而建立报告、反馈、处理的机制。消防执法人员可以按照程序对堵塞和封闭消防通道的进行劝阻和要求整改,同时将智慧消防中的信息进行更新,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通过物联网技术针对火灾高风险区加大抽查次数,通过整合和汇总各平台的信息,及时更新数据,提出火警警告,实现提前预防、有效灭火。通过综合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在火灾后进行损失评估,为火灾调查提供相应数据。这些方式都能有效提升火灾隐患认定工作效率,是开展火灾隐患认定工作的可行办法。

三、结语

火灾隐患认定工作是消防监督检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国家消防机构及相关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必须要从根本上提起对火灾隐患认定工作的重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对火灾隐患进行精准的识别及认定,明确火灾隐患认定的方向,保持为工作、为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到火灾隐患认定工作中,以此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董镇海.基于消防监督检查中火灾隐患认定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4(24):237+239.

[2]吴鹏飞,刘江龙.探究消防监督检查中对火灾隐患的认定问题[J].今日消防,2020,05(02):94-97.

[3]冯林.对城市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检查要点的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05(03):66-68.

[4]王志博.城市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06(09):64-65.

[5]宋东臣.消防监督检查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0):62-63.

[6]霍玟廷.宾馆饭店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安全监管对策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68-69+79.

[7]高文.市民举报(96119)火灾隐患分类分级方法研究[C]//2019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9.

[8]于海洋.探讨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J].城市建筑,2020,17(06):195-196.

猜你喜欢

火灾隐患消防监督检查
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大型商场中装饰材料的防火监督检查
新时期如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问题分析
浅谈“九小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监管措施
超大型物流仓储库房防火技术举措探讨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
高层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某大型酒店火灾隐患调研及安全评价
对建立网格化消防巡防工作体系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