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策略研究
2022-07-05喻快
喻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通过实施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多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以此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1 引言
体育课程教学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各项体育技能,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学习领会体育精神,以此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快实施课程思政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可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和素养的同时,使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品质,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
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教书育人和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重任,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必要举措。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体育专业知识及国民健康情况的讲解,可以使得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体育技能,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借助历史和现实辩证分析法,阐述和追求体育强国梦,以此加快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发挥高校的政治职能。
2.2 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体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加上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奋力拼搏,我国体育事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全球体育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人物事迹,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女排精神”“乒乓球外交”等。因此,加快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可以使其在接受体育教学过程,能够承担起为国争光的重任,进而可以在高校内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3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作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课程思政可以更好地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锻煉心理素质,进而获得更多的成长体验。在体育活动中,大学生从遵守活动规范到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进而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在社会上也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可以有效强化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引导大学生养成不怕吃苦、顽强奋斗、自立自强的信念,还能够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直面困难、永不退缩,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4 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体育课程包括的内容较多,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综合性特点,同时讲就纪律性、规则性,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高校通过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大学生身体,还能够使其树立不怕挫折、艰苦奋斗的信念,进而以乐观向上的心态主动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以此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
2.5 能够塑造高尚的体育精神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可以促使教师在开展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各类思政元素,并对体育发展史上的先进人物事迹、思想成果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树立大学生的体育梦想,进而不断刻苦学习和强化锻炼。同时,体育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我国体育事业先进代表人物及团队,引导学生学习其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使其可以不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提升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其可以更好地服从纪律、维护国家荣誉,以塑造和弘扬高尚的体育精神。
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对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视度较低
大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认为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强身健体,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与“德育”无关,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没有将体育课程思政摆在突出位置上。从体育教师的角度来看,提升大学生运动能力成为很多体育教师将体育的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训练提升学生的爆发力、敏捷度、体能耐力以及反应速度等,对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另外,由于很多学校开设的体育理论课程较少,加上体育教师的重视不足,因此学生很难对体育知识有深入了解,其在体育方面的品德和精神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些都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难以取得预期成果,现有课程思政大都停留在表面。
3.2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体育课程思政不仅要锻炼学生体能,还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很多体育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户外体育锻炼为主,课堂理论教学相对较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主,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很多学生在体育理论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吸收体育理论知识和思政内容。同时,体育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几乎没有发言权,教师也没有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展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史上的先进人物及事迹,因此导致课堂教学较为晦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明显不足。
3.3 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
现阶段,很多高校体育教师还难以承担起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任。首先,有些体育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能力有限,在体育教学中很难将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准确及时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得体育课程教学出现不伦不类的现象,因此难以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体育教师缺乏体育文化的积累和运用,很多体育教师在体育技能方面基础扎实,但在体育文化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面存在事实上的难度。另外,很多体育教师很难从中西体育史中挖掘思政元素,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提升大学生体能方面,缺乏挖掘思政元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阻碍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步伐。
3.4 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
体育教学必须要以安全为前提,尤其是在户外体能训练时必须要重视安全教育,包括进行锻炼前准备动作和理论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学,使得学生在提升体能的同时可以提身心健康素质。但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有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部精力都用于学生体能训练等方面,认为体育就是要提升体能,以强身健体和达到某种硬性标准为目标,而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通过其他课程进行弥补,这样一来导致有些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比如受伤等,其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也不透彻,限制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顺利实施。
3.5 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过于落后,限制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首先,大部分高校将考核重点放在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上,对思政教育元素应用程度及成果的关注度不足。比如在考核过程中,主要从遵守教学规律、运动技巧讲解等方面出发,很少将思政元素的应用作为考核内容,因此导致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视度普遍较低,难以确保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施。另外,高校在对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过程中,主要是以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为内容,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关注度不足。比如在实际考核时主要是以户外体能测试为的方式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而很少对思想道德状况进行考核,因此不利于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
4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4.1 提升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度
高校要想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要首先提升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度。首先,高校要转变管理者及广大体育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应用,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以更加有效地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同时,高校要促使教师形成立德树人的共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育人和育体的必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升大学生运动技能,还要做好价值引导和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有效提升道德素养。另外,高校要深化体育教师认知转化,要求教师经常对教学思维和行为进行反思,进而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确保体育课程思政取得实际成效。
4.2 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体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首先,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充分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得大学生可以感受到体育教学的感召力,进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比如,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体育学习计划,进而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通过项目训练寻找自身价值,在团体项目中通过团结合作养成奋力拼搏的精神,还可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自信,进而塑造积极向上、客观进取的品质。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避免采取理论灌输式教学,而是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其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相互探讨,并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对其给予必要的指导,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升体育理论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体育领域内先进人物代表及事迹以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生动展示,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熏陶,进而树立体育强国梦,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4.3 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在推進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全面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校要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升其教研能力,使其能够充分掌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在转变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同时,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体育综合性的育人功能,倡导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高校要对体育教学活动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升思政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和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另外,高校要通过举办座谈会等方式,组织体育教师挖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充分应用到体能训练和理论教学中。
4.4 强化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
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必须要给予充分重视。所以,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安全教育,比如运动器材使用、课前热身活动、运动安全防护、运动场地检查和身体状态评价等。安全教育在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较高的契合度,通过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安全意识,以提升风险应对和自我防护能力。体育教师还应该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在体育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用于创新、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和乐观自信的态度,在体育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与公平竞争意识,展现顽强拼搏和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耐挫能力。通过实施有效的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提供重要的保障。
4.5 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方面,首先要突出课程思政的重要导向,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还要对其思想道德情况进行考核。体育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合作、失败、成功、放松、冲突、紧张等情绪,这些都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良好切入点,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可以使得体育教师能够更好地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体育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销融合。同时,要实现评价标准的差异化,由于体育项目不同、教学特征不同、学生体能和个人差异等,必须要制定差异化的标准对体育项目教学和思政教学进行科学评价,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服务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5 总结
加快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不仅可以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还能够有效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对于学生及高校教育教学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必须要认识到其现阶段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教学方式方法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探索和改进。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可以从提升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施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
(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